粤东腹地,珠江下游,一座在岭南大地上孕育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正苦苦寻求机遇——这里是惠州。
惠州,地处广东中部,东接深圳经济特区,南靠港口城市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座拥有 2700 多年悠久建置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小巴黎"之称,旧时云梦泽湖畔美景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咏。
惠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 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开启了改革开放大门。但是就在邻近的深圳这一岭南明珠如火如荼突飞猛进之时,惠州的发展似乎有些止步不前。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惠州何去何从?
当前广东省正在酝酿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而将惠州并入深圳市范围这一极具震撼力的"重磅炸弹"也开始在网络和舆论场热炒开来。这种"惠深合璧"的设想,会是惠州新一轮发展的发车钥匙,还是增添城市无谓的阵痛?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惠州发展现状求变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不过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450万,经济规模位居广东第七位。工业是惠州的主导产业,主要有机电、石化、食品等支柱产业,还拥有广东最大的钢铁基地——韶关惠州钢铁基地。
惠州另一大亮点是旅游业。凭借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惠州旅游业发展也十分红火。小桔灯都成为知名网红景点,著名景区如西湖、横渡、南昆山、雁鸣湖更是游人如织。来惠州,你还可以品味到横溪至正荫浓郁的客家文化韵味。惠州客家地区占惠州总面积的 70%,是全国客家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然而惠州在不断发力实体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压力。一方面,惠州始终缺乏强大的中心城市和产业高地,多极发展格局一直没有有效改观。另一方面,惠州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特色优势也不够集中,缺乏进一步突破的动力。
为突破瓶颈制约,惠州不断在谋求新路子。继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之后,惠州又提出要将自身打造成为广东省"双核驱动"的增长极之一。目前惠州正在全力推进"双核引擎"战略,大力发展沿海惠城城区和惠东县城两大核心城市,试图通过一体化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
二、并入深圳的合理性分析
而更激进的主张认为,惠州应该"借力"深圳腾飞,主动将惠州并入深圳管辖范围。这是否靠谱?我们不妨一一分析:
首先,从地理区位上看,惠州确实与深圳颇为亲近。双方只距60公里,皆在珠三角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就连早年,惠州还与深圳存在一段领土争议史。
其次,在产业经济层面,两地结构高度互补。东莞、深圳靠工业富甲天下,惠州凭借旅游和新兴产业也颇有特色。建成惠深一体化工业走廊,将有利于人力、物流、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产业链高级化发展。
再次,人力资源和交通一体化的需求也很迫切。惠深之间目前尚无高铁连接,很多惠州工薪阶层往返深圳上班颇感不便。两地人口、经济融合,也将助推交通枢纽地位双赢。
此外,周边区域如惠阳、惠东靠近惠州中心城区,而龙门、坪山则是深圳小城镇。整合空间规划,不仅有利于城乡统筹,也能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最重要的是,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第一个窗口,其先行先试经验已初具规模效应,可为惠州发展赋能。惠州与深圳关系亲密如手足,很可能就是深圳最佳的"后腰",两市紧密融合也顺理成章。
事实上,惠州与深圳早已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里,深惠已被明确列为一个经济圈层,其一体化程度可见一斑。
三、惠深合并存在的瓶颈
当然,惠深合并这一看似最直接也最振奋人心的发展方向,并非没有障碍。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两市毕竟存在诸多不同的地方,合并道路或许还有一些隐患:
首先,两市的发展基因存在很大差距。深圳是国家经济特区,市场化程度极高,创新助推型经济强劲有力,绝对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惠州则刚刚起步,体制基因上较为保守,创新创业环境与深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再者,两市的治理能力存在一定差距。依照中央精神,深圳正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且在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等方面已经有诸多先行先试的举措。而惠州作为传统城市,落后状况仍较为突出。如果合并,惠州务必切实学习深圳先进理念和开放思维,尽快缩小两地差距。
另外,两市的经济结构还存在一定差异。深圳基于金融业、科技业等现代服务业,正努力发展高精尖产业;惠州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发展速度和层次与深圳依然有不小差距。因此,即便合并后也需要给惠州一定缓冲期,规避合并初期产业撞击。
最后,还要防止惠深合并后出现一核多卫的格局。深圳无疑将继续位于大都市圈中心位置,惠州或许仍作为卫星城市存在。届时需要合理制定公共资源分配规划,避免资源极度向龙头集中。
四、惠深合并具体可行路径
如果惠深合并真的付诸实施,两地需要在适度的时限内进行全面整合,其具体路径建议如下:
第一步,两地开始全面整合行政管理体系。从单一层面如公安、武警等开始整合,逐步扩大到公共服务、党政机关等各个领域。最终要走向惠州纳入深圳管辖范围,但仍保留当地政府架构,类似于北京的区县一级。
第二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完善两地的交通、能源、物流等现代基础设施,尽快打通瓶颈,实现高度一体化。可考虑引入高铁、地铁、货运专线等大动作加速互联互通。
第三步,深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深圳活力、惠州后劲的优势互补,建立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高新技术、制造业、文化旅游等领域,找到最佳结合点。
第四步,高效利用各自资源禀赋,科学布局功能分区。如深圳承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中心功能,而惠州则成为工业重镇和旅游环线,形成大都市圈内分工合理协调。
第五步,同步人才、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一体化。有序错位发展,消除交叉重复项目,避免恶性内卷。并以高尚的包容心态对待各地区间的历史分歧。
从各个角度来看,惠州与深圳"惠深合璧"的设想理有合理,但也面临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惠州发展当前确实碰到了瓶颈,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深圳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直行区",其雄厚实力和先进制度环境若能与惠州充分对接,未尝不是惠州腾飞的一条捷径。
当然,惠深合并道阻且长。两市需要在理念、政策体制、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协调磨合,以最大限度实现一体化和融合。这既考验政府的系统规划和前瞻布局,也需要市民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
相信,只要惠深双方通力合作,彼此扬长避短,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桥头堡"的引领下,一个良性互动、繁荣昌盛的未来终会来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