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镇到绍兴是没有直达客车的。我们先到杭州,杭州到绍兴,我们坐得是绿皮火车,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下了一整天的雨,还是中雨,老天得是勤奋,并无一时的偷懒。读书时,看到烟雨、江南,这四个字时,一种朦胧感油然而生。现在感觉湿漉漉的,而且还冷,这种湿冷,在北方是感受不到的。
安顿后已是下午。原想待明天天晴时去鲁讯故居参观,谁知竟已约满,决定雨中前去。还好,参观的人不是很多,不用排队。
对于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少年时间能接触的文学作品很少,正是书荒之时,鲁迅先生的作品给懵懂无知的我们开了一扇大门。许多名言警句和景物描写记忆犹新,如: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家后园里,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我们默默地在先生的故居中流连徘徊,寻找着百草园中的蟋蟀;看看三味书屋中,那张是先生刻着“早”字的书桌……定睛凝思,仿佛跨越时空,我们曾和少年时期的先生相遇,在这近黄昏的雨中。
从故居出来,天完全黑掉了,雨还未停。回旅馆的路上,商议着明天的游玩行程。想在一天中把绍兴的名人古迹、风土人情,择其主要的进行游览。绍兴自古以来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书圣王羲之的故居和兰亭;沈园的垂柳和陆游的钗头凤;以及周恩来故居等,一时竟不知怎样安排。
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决定先去书圣故里。书圣故里就在市区内,乘公交可达。在这里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的石桥,屋后的流水,以及碧水上的乌蓬船,和门前晾晒衣物的人家。在这窄窄的小街两旁,矮矮的青瓦下面的门前、窗口,有一株、或二株藤木附着;有一盆、或二盆小花点缀着,无不透出江南的灵动和乖巧。整个小街上都商业化了,游人如云,尽显繁华。
通过一条极窄的巷子,无意之中闯入了蔡元培先生的故里。青砖、青瓦、白石,墙角或一缸中有常青滕,或小花,显得十分幽静,几进院落里,展示着蔡生先的生平事迹。而后,不远,我们又来到周总理的故居,也同样是几进院子,同样的幽静。
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在小巷中,找了一家具有绍兴特色的饭店用餐。用餐人很多,还得排队。等待多时,服务员引我们在上楼,到一个红色的八仙桌边。点了青绿色的茴香豆,点了黄酒奶茶,以及西施豆腐和八珍及藕合等等。整个饭菜的口味清淡,做工精细,给具有北方胃的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饭中,看了许多攻略,闻道东湖风景不错,《西游记》曾在此取景,决定一睹这江南山水的风采。先是来到公交车站,等半天,不见车来,一看高德地图,道路严重堵塞。换成打的,还是堵,已过了一个多小时,竟无法出城。左顾右盼,发现了共享单车,于是决定骑车去,等骑了一段路,却发现,这种方法不现实,正是五.一,大街上车流量大,共享单车骑起来又不顺手,长矩离的骑行即危险,且慢,弃之,改乘公交,必竞是出了主城区,很快就到了东湖景区。
虽已是下午四点,景区门口人很多。我们在“之”字型的栏杆内排队,随着队伍缓缓前行,终于进入景区,大屏上显示,当时有二万六千多人在游园。
一进入景区,感觉就是一座普通公园,很多的水塘上有小桥连接,门票为49元,有点不值。等到爬过很高的月亮桥,景色豁然开朗起来,有巨大的山石,石山上森林茂盛,山下是一座大湖,湖水碧绿,上有许多的乌蓬船,在与石山相对应的长长甬道中,有石桥和山石处相连。天色已晚,没有买到船票,游园的兴致大减,于是原路返回。在高高的月亮桥上,暮色之中,回望景区中的山、水和树木,只觉得景区太空旷了,一览无余。
回到城里,晚饭准备在仓桥直街这带解决。这是一条长长的、窄窄的,古老的小街。远远地嗅到了臭豆腐的香味,看到了孔乙己的招牌。游人很多,我们时时侧着身子,穿过人群,留连在各个特色小摊前,品尝着各式各样的小吃,感受着这江南的夜色……
明早,我们将乘绍兴到杭州的地铁,赶往杭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