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开;时间的底色,因奋斗而愈显厚重。
阳朔是桂林旅游的一张名片,也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排头兵”。近年来,阳朔县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提升旅游品质,紧紧围绕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目标,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如今,阳朔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型升级,塑造“画里山水,栖居阳朔”旅居目的地新形象。
从“新”出发 昂首迈向“世界级”
2006年、2007年蝉联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近年来,连续六年蝉联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07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0万人次大关,成为接待游客量最大的中国旅游强县,旅游对财政贡献率达65%……一连串的数字见证着阳朔“旅游立县”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一连串的荣誉,也见证了阳朔旅游一直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在前面。
近日,记者在阳朔县地标性建筑“戏楼”看到,工人师傅正在紧张施工,不少国际大品牌的LOGO已经挂起来了,据现场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上半年就能正式开放。
“桂林的旅游毋庸置疑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旅游购物这个关键点上,一直都缺少标志性的商业集群。我们打造这个项目一方面想填补这个市场空白,另一方面也是想对阳朔旅游进行‘业态革新’。”项目负责人刘平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超33亿元,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是广西首个超10万平方米的旅游购物城。
记者了解到,阳朔县于2023年招商引资落地了“海旅免税·阳朔超体”项目。该项目是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出海”开辟全新商业领域的第一个项目,项目以海旅免税会员购、海旅超体折扣商品作为核心龙头,引进相关业态作为引流配套,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国际旅游购物城。
如今,在新的消费形势下,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呈现品质化、丰富化、个性化、体验化等特征,对旅游供给和服务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阳朔,鸡窝渡村的变化也见证了阳朔旅游提质升级的过程。该村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养生度假高端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入选2021年“壮美广西·乡村振兴”30个特色案例,2023年获评自治区改革集成前十优秀试点村。
“区别于宾馆和酒店,民宿能迅速被市场接受,首先就是它有温度和氛围。在鸡窝渡村的众多民宿中间,我们家的特色主题就是山水禅的生活体验,通过打造‘沉浸式’住宿的方式,我们已经基本消除了行业淡季。”竹窗溪语营销经理梁兆月说,如今该民宿每年能实现600万元到800万元的销售额。
如今的鸡窝渡,有竹窗溪语、良宿、聚龙小镇、霁云上院、闲心人家等中高端民宿酒店20家,民居住宿10余家。“各家都在打造自己的特色,未来很有可能我们的民宿才是旅游的‘目的地’,山水倒成了锦上添花。”阳朔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鸡窝渡村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主要经营竹排漂流、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租车等。旅游业已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造前的1.8万余元增长至4.1万余元。
阳朔的旅游发展从未止步。近年来,阳朔持续提升文旅经济外向度,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向海图强等战略机遇,主动参与东盟经贸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经济活动,成功举办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智库大会,以更大开放格局展现更强发展主动。此外,该县“县乡有点、以点带面、全域整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全链条文旅业态蓬勃发展,实现独特的文旅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文旅产业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阳朔西街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印象·刘三姐》获评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阳朔西街、《印象·刘三姐》入选“桂林经典”名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我们将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批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挑历史重担,切实扛起使命担当,真抓实干开局,改革创新破题,科学高效实施,推动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蝶变,全力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阳朔县委书记周彦说。
“抓项目”畅通经济发展“动脉”
近日,记者来到福利镇漓江大桥施工现场,桥梁主体已基本成型。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着福利侧边跨合龙段模板的拆除施工,护筒止水拆除、转移,材料分类归集、逐步清场。
“目前福利大桥主体结构施工已进入收尾期,福利侧引桥预制梁已架设完成、主桥边跨已合龙完成,剩余的最后一节2米中跨合龙段预计5月12日完成,至此,全桥将进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过去,从桂林到阳朔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沿途“山水美”之外,恐怕还有脚下“交通难”。
桂林进入阳朔县城的快速公路边,一座崭新的汽车站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记者从项目部了解到,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4.96亩,站设计日发送旅客15000人,大巴停车位148个,小车停车位500个。项目规划有主站房(含城市候机楼)、行车公寓、旅客服务中心、修理厂综合楼、架空双层停车场、检验台、洗车台、站前广场等,总投资11878万元。项目一期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阳朔县汽车客运站项目是提升阳朔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我县旅游、交通事业发展,助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阳朔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小雪说。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让阳朔县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2024年阳朔县重大项目建设将持续加码,预计统筹推进自治区、桂林市重大项目超过30个,总投资超2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23亿元。
近年来,阳朔按照一个项目一名联系县领导,并尽量保持县领导联系项目连续性的原则及结合县领导分工统筹安排,最终拟定了2024年县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大项目计划盘子111项,其中重中之重20项、重大项目91项。总投资577.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98亿元。随着一批精品重大项目的推进,也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的打造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经济建设是主战场,项目建设是试金石。
在重大项目建设进展迅猛的同时,阳朔也以更大的决心发展工业。2023年,阳朔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1.55亿元,同比增长5.5%,排名全市第二;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3.8%、6.7%。全年接待游客2111.43万人次,同比增长75.92%;旅游总消费300.29亿元,同比增长79.76%。其中,入境游客9.8714万人次,同比增长899.84%;国际外汇收入3466.73万美元,同比增长1095.5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8201元、24774元,同比增长4.6%、7.6%,成功跻身全市第一方阵。
和美村庄里的振兴繁花
77张竹筏连接成825米长的“巨龙”,在80多名船工的协力操作下,在两岸数万游客和村民的欢呼声中,蜿蜒巡游在遇龙河上。
位于阳朔县白沙镇的遇龙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从事旅游行业有800多人,其中遇龙河筏工600多人。遇龙村也因为每年“百万”分红,频频走红网络。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遇龙村形成了旅游业、花卉苗木和金桔种植为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格局。近年来,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起乡村版的‘西街’,现在我们想依托和美乡村这个项目,整合全村资源,让村子实现最大程度的‘商业化’,留住更多的人。”遇龙村党总支部书记封志伟说,随着特色产品不断增色,乡村振兴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记者了解到,该村通过全力打造“旅游+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开发“巨龙巡游”夜游新业态,计划打造起环遇龙河休闲农业旅游圈,实现沿线民宿、餐馆、商店等服务行业的共同发展。
和遇龙村一样,高田镇龙村也位于遇龙河国家级度假区,流经龙村的金宝河是阳朔县打造“一江两河”旅游经济带的重要一环,皮划艇、竹筏漂流、飞拉达、高空跳伞、高端民宿、文创产业等业态都能在这片喀斯特地貌上找到合适的场地。
在新建成的龙潭至龙村旅游道路上,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或者骑行,或结伴徒步,十分惬意。“现在遇龙河景区那边人流量较大,朋友就推荐我们来龙村这边的新码头。虽然还在试运行阶段,但也让我们感觉发现了‘宝藏’。”在桂林上大学的小吕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龙村作为阳朔县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户外运动的核心区,将是阳朔旅游的新增长极。目前,龙村和美乡村各项目施工建设如期进行,龙村至龙潭旅游产业道路建设工程全长2060米,现已实现通车,该路成为遇龙河国家级度假区经龙潭村通往龙村的旅游黄金通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遇龙河、金宝河、凤凰河开发持续深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沿江沿河文旅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近年来,阳朔县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民族民俗风情、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沉浸式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历村、桥背村等乡村振兴精品村品质,建成了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村庄。以阳朔镇高洲村、白沙镇遇龙村、高田镇龙村为试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突出重点、全域推进、向美而行,着力厚“底子”、美“面子”、强“里子”,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升级样板。
“我们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突出‘一村一景一文化一特色’传统村落韵味,持续增强‘画里山水·栖居阳朔’品牌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在产业发展上注重农旅融合,在就业务工上狠下功夫,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乡村振兴时代发展中获利。”阳朔县委副书记秦太平说。
来源:桂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