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成财 摄影报道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完善旅游产业链、探索“农业+旅游+生态”产业融合新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化党建品牌,绘就了党旗红、旅游火、河湖清、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年,南门峡镇西坡村党支部由于班子不健全,各项工作推进滞后,被戴上了“软弱涣散”的帽子。
2023年,王宗熬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也迎来了一次大调整。“摘掉帽子、挣回面子、丰富里子、还要让村民鼓足钱袋子。”王宗熬立下誓言,立志要让西坡村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强“两委”班子、严格党员发展、严肃组织生活、落实惠农政策……一项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一位党员,在摘掉“软弱涣散”帽子的同时,党组织凝聚力也不断增强。从备耕春播、人居环境整治,到争取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点一滴、由内到外让西坡村焕然一新。
西坡村的变化,映射出南门峡镇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的不懈努力。“党旗红”成为南门峡镇发展的最鲜亮底色。
每年6月至7月,南门峡镇磨尔沟村人潮涌动,南门峡镇的旅游文化艺术节每年都在这里开幕。
“磨尔沟景区自开业以来,已经承办了50余次大型活动,这要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磨尔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保军说。
2018年以前,磨尔沟村还是一穷二白的“穷窝窝”,人均耕地面积少、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单一。看着如此景象,王保军暗自发誓:要让村子富起来。于是,王保军带领村党支部大胆尝试,开始发展旅游业。
磨尔沟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2600余万元,用2年时间,把村子打造成了以游客服务中心为集散中心、智慧露营舱、青绣工坊、农业体验园区、高空滑索、惊险玻璃栈道、民俗展示等游娱业态为主的乡村旅游景区。
从2020年开业到现在,累计收入超过300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共吸纳附近群众80余人到景区就业,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400元增长至1.6万余元,村民由此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磨尔沟的成功,也是南门峡镇融入互助县全域旅游大格局的生动实践。这几年,南门峡镇进一步完善了以磨尔沟田园综合体、北沟脑村藏族文化体验、七塔尔村徒步研学、“两峡”自然风光观光徒步、西山根绿色有机农产品采摘、却藏寺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南门峡好风光”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南门峡镇最闪亮的名片。
每到盛夏,南门峡水库北岸便会聚集上千只水鸟,引来省内外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登上瞭望台欣赏它们翩跹的舞姿。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对南门峡的偏爱就是与鸟结缘的,他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南门峡湿地记录鸟类信息。“我是南门峡的常客,平时除了完成观鸟任务外,我也会经常到这里讲课,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来看,南门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水库和境内水资源越加清澈,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各类珍禽固定的觅食地。”王舰艇说。
近年来,南门峡镇立足山水森林资源禀赋,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寻求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农业+旅游+生态”产业融合新路径,努力探索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绿色致富路。
一直以来,位于互助县脑山地区的南门峡镇是生产粮食作物的大镇,但由于气候和海拔原因,经济作物的商品化和品牌化程度较低。为此,南门峡镇充分发挥气候冷凉、耕地较多的优势,指导各村依托已建成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建设保鲜冷库、种植连片农作物、签订农业订单等方式,形成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主导特色产业,切实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南门峡镇卷槽村、西山根村利用累积资金种植荷兰豆等特色经济作物,年均增加2.5万元集体收益。在“荷兰豆经济”的带动下,各村积极整合流转土地,积极探索符合本村村情、具有本村特色的种植作物产业。
去年,西坡村种植26.67公顷红笋,群众年均增收42万元;峡口村组织群众种植豌豆苗46.67公顷,每亩产值超过5000元;北沟脑村种植的33.34公顷菜薹远销港澳;西山根村荷兰豆种植面积达53.34公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麻其村种植连片青稞,在改造加工车间的基础上,购置包装设备,发展青稞制品种销产业……
乡村振兴,南门峡镇凝聚着发展的热望,一个个村民正把生活的愿景,变成实打实的美好日子,在最熟悉的地方诗意栖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