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丰 通讯员 徐颖
2021年春天,杭州市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新的余杭区不断向新而进,开启了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从5000年前的古城到现代城市发展重要新中心,何以余杭?
潮新闻·钱江晚报今起推出重点策划——《遇见余杭·从王城到城市新中心》系列报道。
我们将穿梭上下五千年,以历史视角记录旧城灯火与今世繁华,发掘背后的基因传承。
我们将深入地下与水中,以社会视角观察水利堵疏与城乡发展,思考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
我们将翻阅古籍经典,以文化视角还原历代大儒的人文美学,探寻激励一代代余杭人的文化密码。
古往今来,河流塑造了城市和文明,也承载着沧桑与变迁。
因水而名、因水而迁、因水而兴……余杭的历史,是一部与水“相爱相杀”的滔滔史诗。五千多年来,处于杭嘉湖平原和浙江丘陵山地过渡地带的余杭,既诞生了阡陌纵横、千帆过尽的繁华,也铭刻了防洪抗灾、警钟长鸣的苦难记忆。余杭历代先民战天斗地,探索建起令今人叹为观止的卓越水利系统,也为杭州这座城市注入了江南少有的硬气和风骨。
余杭东苕溪沿岸。据视觉中国
“逆天改命”的先民
治水、用水,造就“养人”水乡
五一假期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游客们穿过林间小道、乡田山野、绿荫湖泊,陶醉于如画美景中。杭州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江南水乡模样,在良渚时期就奠定了雏形。
自古,太湖流域就是台风、暴雨和洪涝的重灾区。5000年前,水患将良渚人动员了起来,他们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通过拦水筑坝、开凿河道建造起规模惊人的外围水利系统和完备的水路交通体系,保护粮食生产和古城的安全,在这片洪水常肆虐之地“逆天改命”。发达的稻作农业和恢宏的文明就此建立,余杭乃至杭州的治水史也从这里开始书写。
鸟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遗址。据视觉中国
良渚水坝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无疑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2017年,考古学家在莫角山宫殿南部发现了良渚人的“粮仓”遗址,根据推测这里可容纳20万千克的稻谷。丰富的仓储量,足见良渚人的水稻生产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作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稻作文明,良渚的强大离不开当时先民们已经具备的主动抗御、疏导、利用山区水资源等重要能力。
“余杭地处钱塘江北岸,杭嘉湖平原南端。从气象学来说,良渚至夏朝晚期,地球正处于洪水泛滥期,良渚古城北部群山脚下多为海洋。杭嘉湖平原的形成,是几千年来海侵海退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互动的结果。”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研究院教授李海静看来,江南平原的开发利用与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关,良渚时期的外围水坝系统,见证了余杭区域社会发展中人水互动的最早历史,苕溪水系的历史演变与余杭的发展更加休戚相关。
斗转星移2000年,在位于余杭区潘板镇俞家堰村西南200米的小古城遗址,北城墙处的一座商代水门遗迹为人们研究余杭先民逐步开展筑堤、浚塘、开湖等更大规模改造自然活动提供了新证据。
小古城遗址。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据考古学家介绍,这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同类型中最早的水门,用途、结构甚至和秦汉时期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相似,可见防洪、引水功能的先进。”李海静认为,根据余杭的地势地貌结合良渚水利系统、小古城遗址,可以推测出余杭先民随着水陆运动、海平面下降,良渚人逐步从浙北山区高地向淤积形成的杭嘉湖平原不断迁移定居。由此,余杭区域不断被开发扩大,“水”也成为余杭建城史的重要符号。
历代余杭父母官
安澜通济立下城市格局
余杭南湖,人们在此露营享受阳光,或与三五好友散步合影。不远处的芦苇荡栖息着许多野生鸟类,是拍鸟爱好者的“天堂”。
余杭南湖。据视觉中国
如今风光旎旖的湖区,2000年前却是关乎数十万百姓生死的“保命符”。苕溪,左傍群山、右接平原,每逢雨季,万山之水咆哮而来,直奔一马平川的杭嘉湖平原。难料的洪灾,让先秦时期的沿岸百姓头顶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公元前222年,秦国在南苕溪南岸设立余杭县,余杭人与水的“爱恨情仇”开始写入史册。
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县令陈浑组织百姓在县城西南一处低洼开阔地开湖筑塘来分杀拦蓄洪水,同时筑起西险大塘导流北、中、南苕溪汇成东苕溪向北进入太湖。两年后,南湖“降生”,湖畔的滚水坝“五亩塍”还将周围荒泽灌溉为千顷良田,余杭也迈出了成为浙北重要产粮区的关键一步。近五百年后隋代开凿的著名“运粮河”余杭塘河,一千年后宋代见证米市繁荣、水运繁忙的仓前粮仓,都随着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感恩于这位“驯服”苕溪第一人,余杭百姓奉陈浑为天曹神(土地神),修祠、举庙会加以纪念。
4月,余杭下陡门村,苕溪与西险大塘、村庄构成绝美田园画卷。据视觉中国
陈浑后,历代余杭主政官都继承了以民为上的治水初衷。
唐代宝历元年(825年),县令归珧不仅重新疏通南湖并修复西险大塘,并在城北“另起炉灶”,历时三年开挖一个周长60里、面积远超南湖的蓄水池“北湖”,分泄北面洪水灌溉周边田地,自己却因劳累过度病逝任上;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宰相蔡京看中南湖风水想引水入湖为母亲墓地添景,县令杨时以南湖蓄洪的利害关系极力劝阻……
历代余杭官员对苕溪的不懈治理,让苕溪成为兴邦之水并催生出繁荣贸易。
始建于东汉的通济桥,1800年来屡毁屡建却始终将被苕溪一分为二的余杭城紧密相连,托起了南北山货往来、商贾云集景象的长盛不衰。而作为拱卫杭嘉湖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历朝历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固的西险大塘,得以让塘堤以东的余杭、杭州主城区慢慢从被洪水冲刷的支离破碎中解脱出来,更多人居住、耕作,逐渐稠密的人烟有了“东南第一都会”雏形。
余杭古城城址大致范围示意图。据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上,余杭县城城址因为水患在南苕溪两岸多次迁移,直到北宋雍熙初年才定址溪北。”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华芳表示,余杭在北宋时期逐渐形成了“溪北为城,溪南为市”的格局。
余杭安,杭嘉湖三地皆安
一城风物尽在苕溪
历史上,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而最终成就这座世界华美之城的,也是水。余杭,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从区位看,余杭是杭嘉湖平原水患治理的咽喉之地。陆运交通发达之前,水运是江浙经济的命脉。因此历代的苕溪治理工程,都与江南运河兴建、太湖流域治理密切相关。”李海静说。
仓前古镇,是被苕溪繁忙水运激活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仓前原名灵源,宋代已是著名的稻米之乡,承载着往来于余杭和大运河漕运的余杭塘河穿镇而过。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南宋政府依托此地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的优势,建立便民仓以备赈济,并以仓名街,自此阅尽了杭州千百年的繁荣漕运。
今天的仓前地区,一座梦想小镇拔地而起,这里也是年轻创客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据视觉中国
来自余杭苕溪的水,还曾在关键时刻为杭州城“续过命”。
南宋纯熙六年(1179年),地方政府对西险大塘进行分段加固,设立水利设施陡门,统称“十塘五闸”,用于防洪控水,仍有一些闸口沿用至今。为确保运河与临安府(今杭州)内的水运畅通并联通钱塘江,政府还全线深挖疏通河道,并多次拓宽城内外的水网。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临安府遭遇大旱,城内外的河道、水井全都干涸,西湖水也面临枯竭。紧要关头间,临安知府赵与蕙开凿了一条36里长的宦塘河(今西塘河),在城北新桥至奉口交界处联通天目水(今东苕溪),通过早前建造的发达水网大大缓解了临安城内居民用水困难,也让杭州的历史并没有因为这场旱灾而“断更”。
西险大塘,这个在文内多次提及的名字,这条陪伴东苕溪一路向北的45公里“长龙”,至今依然是“杭嘉湖平原的第一守护神”。
1949年以后,余杭人不仅对大塘坝体进行多次整修加固,还创造了“百米一人”的巡塘制度,把可能的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1999年和2000年夏季,加固完工的西险大塘经受住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保住了杭州主城区的安全。
空中俯瞰苕溪畔的余杭西险大塘,通济桥、南湖尽收眼底。据视觉中国
今天,杭州城市发展重心正在向西转移,人们对于治水的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西险大塘从单纯的“安全堤”被重塑为“生态堤、文化堤、风景堤、艺术堤和运动堤”。
2022年8月,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开工,在将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至200年一遇之外,还融入了景观、人文、运动、旅游等元素,深挖苕溪历史文化,精心“雕琢”沿线景观。建成后,这座“工程+景观+文化”的体验式开放水利枢纽,将成为一条滨水风情休闲带,让市民游客在每一段堤塘都能近距离体验、感受苕溪的美景。
余杭苕溪骑行绿道。据视觉中国
从良渚时代起,余杭先民始终是杭州这片土地上的治水先驱者。他们有过“望水兴叹”的踌躇吗?或许有吧。但请相信,他们肯定对这片汹涌洪流进行了同样漫长的思考。从与自然抗争到实现和谐相处,庞大而精妙的水利遗迹就是他们给予历史的答案。
从一曲荡气回肠的治水长歌中走来,他们带给了后世子孙和杭州这座城市安居乐业、钱粮富足的幸福生活,也造出了一座“人间天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