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桥峪村的大名远播九州,与我有密切关系。从九十年代初期我写的《富庶之地柳桥峪》就发表在大众日报上。那时候柳桥峪村读过我这篇文章的只有吴希光一人,他时任村支部委员,当时是他带着感激的目光向我投来亲切地微笑,这一幕我永远难忘。
所有的人大概共存一种天性,生来就热爱自己的父母、热爱自己的村庄,而我表现地尤其突出,总认为自己有义务来宣传它、建设它。从明朝洪武年间建村以来,祖祖辈辈埋头苦干不计得失,用智慧和双手在这一穷二白的贫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美好家园,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几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又形成了它独有的生活习俗;勤劳、忠厚、善良、博爱,成了一种良好习气,更成了祖祖辈辈人的法宝。只要是到过柳桥峪的人,都被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气息深深感动过。
就是这一片贫瘠的土地,又养育了无数的优秀人才。无论是哪个时期,尤其是建国前后,从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走出去的上百个青年,他们都成了自己奋斗战线上的力量和骨干。尤其是建国后,走出去的人才他们都是好样的:原钢城区民政局局长伊方荣、现任汕头市交警支队大队长蒋一良、新汶矿务局原技术处处长史秀来、莱钢原汽运公司党委纪委书记郑维池、原莱城区公安局政委田超、现任莱芜市国税局工会主席书法家王丰举、名扬乡里为民医病的好医生郑逢明、澜头管区第一位女英语老师史新丽、呕心沥血不图名利为山村教育奉献自己的邹学勇老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原西岗煤矿副矿长吴茂祥……等等。他们可谓是我们柳桥峪人地骄傲,成了仍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的一种自豪。
正像一位研究莱芜市地质山东大学教授的一位权威跟我讲:“柳桥峪它四面环山,山峰南高北低,两山对峙把持左右,唯一一条路与外面相通;村中河流湍急猛浪若奔灵气活现,山野植被繁茂四季不绝,处处存着蓊瑞升腾之象,一定是藏龙卧虎,不出百年人才济济遍布神州。”他这些言语听来玄虚,但细思也颇有道理。这几年条件好了,教育质量也上去了,仅仅是十多年的时间,考取名牌院校的就有十几位,有些参加工作后已经提拔到正副处级,一二学子执教于高等学府。当时教授说这一番话并不是我一个人听到,在座的还有原莱芜市史志办主任在场,时间大约是2007年5月13日。说实在的,我也是古典文学专业,读古书多了有些自然现象即使别人不用说我心里也明白,最恨自己在别人面前讲不出来,关于教授的解释所见略同。
现在条件更好了,村子地改造给柳桥峪带来了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柳枝飞舞碧波荡漾,一年四季风光烂漫气象不绝,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江南。尤其是烟雨霏霏的初春时节,迎春花香抱枝头次第开放,点染的悬崖绝壁泛光流彩祥瑞峥嵘。
岁月如梭不进则退,柳桥峪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一座山中小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委两级班子的英明决策中,在柳桥峪人的顽强拼搏里,定会拔地而起越建越美。我们坚信柳桥峪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颜庄镇柳桥峪村柳正2013年元月9日写于柳茅书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