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沈阳北陵(清昭陵)公园,繁花碧水,游人如织,六对12个石像生在游客探秘目光的注视下,宛如沉默而庄重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深邃而古老的故事。5月12日,北陵公园文史研究室研究员梁莹告诉记者:“清昭陵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这里不仅有古代建筑的精华,还有明清帝陵石雕作品中别具特色的经典之作——清昭陵石像生。”
清昭陵石像生
是皇权仪卫的缩影
沈阳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墓。现在是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每天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清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十五日,制定了祭祀昭陵的制度。清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乙酉“昭陵立象、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兽(獬豸)、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望柱二。”可以说,清昭陵里的石像生至今已有374岁了。
梁莹介绍,所谓石像生,是指陵墓前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又称“翁仲”,左右对称地排列在陵墓神道两旁,是皇家陵墓重要组成部分和皇权仪卫的缩影。这种做法始于秦汉,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不尽相同。
清昭陵在顺治八年(1651年)初步建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该陵整体为“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的建筑格局,正红门至隆恩门为前导部分的一进院落,在正红门外还有下马碑、石狮、神桥、石牌坊等装饰性建筑。
★方城、隆恩门、隆恩殿为祭祀建筑区的二进院落。
★宝城明楼、宝顶、地宫为陵墓区的三进院落。
清昭陵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昭陵保护区现存古建筑38座(组),主要建筑均建在中轴线(神道)上,保留了清初的建筑特色,而其他建筑自南向北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不少建筑是按照中原王朝的陵寝规制建造而成的。
清昭陵石像生的刻画“接地气”
中国古代京城的建筑布局,大多讲究中轴对称。清昭陵也有一条中轴线,它正对着北陵大街。当你进入公园大门再往北看,这条中轴线又一直向前延伸到正红门。
正红门前有一座高大牌楼,上面悬挂着“清昭陵”三个金色大字,气势宏伟。进门后是一条向北通向皇太极陵寝的大道。游人首先能看到左右各有一座华表。然后,道路两旁便是如同守护陵寝的皇家“仪仗队”——石狮、石马、石骆驼等石像生,它们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陵园的庄严与肃穆。
梁莹介绍,清昭陵石像生与明清其他帝陵不同。除了动物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有文臣武将各两对,清世祖顺治皇帝清孝陵有文臣三对、武将三对。而皇太极清昭陵石像生只有石兽并无石人,且数量少,规模小,仅六对石雕像,它们由南向北排列,分别是石狮子、石獬豸、石麒麟、石马、石骆驼和石象。其中一对汉白玉石雕白马,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所骑两匹战马“大白”和“小白”的模样雕刻的。
梁莹说,这些石像生的姿态刻画很“接地气”,在威猛强悍中又显温顺和蔼,如石母狮微含下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脚下的小狮子,目光中充满了疼爱。小狮子仰面朝天,举起四脚与母狮左掌相扣,仿佛沉浸在欢乐的嬉闹之中。石象的蒲扇形大耳贴在头部,眼睛微弯,似笑眯眯地看着前方,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等。
梁莹举例说,明十三陵或关内其他清陵,石兽脸部大多向前突出,嘴扁长,头部比例较矮,怒目呲牙,而清昭陵石像生外观俊美,比例匀称,观赏效果极佳。清昭陵石像生在雕凿技术和造型方面倾向生动写实,与后代的清帝陵相比,更多体现了清初东北地方特色和满族风格。
记者看到,沈阳北陵公园根据历史文献重新设计了石像生的介绍牌,并聘请专业公司对介绍牌进行中英文对照翻译。梁莹表示,清昭陵石像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研究清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物证。
沈报全媒体记者:陈凤军
摄影:李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