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博物馆,感受陈列于展厅内各具特色的文物,同博物馆讲解员共同探寻文物的魅力,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汶水河畔,一座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历史的博物馆——大汶口遗址博物馆,静静地矗立于此。这里不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也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日前,记者踏足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一探大汶口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地位。
大汶口遗址在1959年被首次发现
“大汶口遗址发现于60多年前,当时被称作‘堡头遗址’。1959年5月,在津浦铁路修复线工程中,人们在大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发现了很多墓葬和遗物。通过现场的彩陶片等物品分析,确认了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据大汶口遗址博物馆讲解员荣敏介绍,经过勘探,专家学者在大汶河北岸大汶口镇也发现了遗址存在。为更好地反映遗址的自然和地理状况,将遗址统称为“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了距今约6100年到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什么以“大汶口”命名?在一幅大汶河流域图前,荣敏解释道,大汶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大河。大汶河由五条支流汇聚而成,大汶口就是这五条支流的合流之处,大汶口遗址的发现命名了大汶口文化。
从相关遗址的先期发现,到大汶口遗址的发现,再到命名的提出,最后到学术界认同,大汶口文化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在1963年,现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中提出了大汶口文化的命名。”荣敏说。
大汶口遗址的厚厚土层中埋藏了无数的文明密码,后人不断勘测和破译,为研究史前社会提供了重要依据。从此,大汶口不再只是一个地名,而是成了一个史前重要文化体系的代名词。
馆内展品全面介绍遗址发掘成果
日前结束的“五一”假期,大汶口遗址博物馆迎来了多个客流高峰。众多家庭选择带着孩子一同前往,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
展览面积2100余平方米的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着石器、骨角牙器、陶器等文物以及根据考古勘察进行复原的房屋场景。以“海岱曙光”为主题,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分为发现大汶口、探索大汶口、守护大汶口、仰望大汶口四个篇章,综合介绍了遗址的发掘成果和历史价值。
男人们带着工具,到野地里打猎;女人和孩子们留守在家中,氏族女首领手持龟甲,虔诚地向上天祷告……馆内一处复原的房屋场景展示了“大汶口人”的一天。“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手工业发达,骨、角、牙器制作工艺水平高超,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工具。”荣敏说,当时,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骨针、骨锥等纺织缝纫工具,许多陶器底部也留有布纹的痕迹。
造型优美的陶器同样展示了大汶口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彩陶豆”堪称大汶口文化的标志性器物,红褐色的陶衣上描绘了白彩八角星纹。
“‘八角星纹彩陶豆’是盛食器,豆盘内盛装供品。”荣敏说,关于陶器上纹样的含意,有的学者认为是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的学者认为四射的八角寓意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象征着大地,有天圆地方之寓意。制陶是大汶口文化时期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此基础上,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内复原了一座陶窑,再现了取土、捣碎、和土、成型等一整套制陶流程。
用科技方式展现大汶口文化
除了丰富的文物展示外,大汶口遗址博物馆通过综合运用手势互动、全息影像、3D显示等形式,辅助于光、声、电等手段,结合独立展示、场景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方式,将大汶口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
“360°全息影像柜内摆放的,是根据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红陶兽形壶,按照比例复制的展示品,它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驻足展位前,荣敏介绍,红陶兽形壶是一个酒器,造型生动美观。
触摸展示品前的屏幕,红陶兽形壶的文物简介、文物故事等内容可供参观者选择。影像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汶口时期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魅力。“红陶兽形壶拱鼻、张口、鼓腹,短尾上翘,耳穿小孔,四足立起便于加热。”荣敏说,这一陶器表现出大汶口先民们高超的制陶水平,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汶口遗址博物馆自2024年5月1日至10月7日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1:30(11:00停止进馆);14:00—19:00(18:30停止进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参观者须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入馆,团队提前两天预约。
六千多年前,大汶口文化从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发祥。时光荏苒,大汶口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更多的故事安躺在汶水之畔,就像刚刚萌生时那样,静静地等待着人们来探索。
记者: 张芮
摄影: 隋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