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摘要网友提供话题,以此进行探讨!并不代表任何官方信息!
作为一个山东老乡,我最近有机会到河北承德小住几天。虽然离家不远,但对这座城市我还是有太多的疑惑和不解。承德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大杂烩,将各种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趁现在有时间,就来盘点一下我心目中的那9大疑问。
第一个疑问,为什么承德会成为皇家避暑胜地?从地图上看,承德处于河北省的最北部,临近内蒙古,离北京也有一段距离。按说离京城太远,交通不便,何以能成为清朝皇帝们的"后花园"呢?实地走访后,我对这个疑问有了一些答案。承德地处燕山余脉,林木葱郁,气候宜人,群山环绕,确实是个避暑胜地。再加上清朝中后期,明黄旗蒙古贵族在承德一带屯垦,使这里成为祖籍地。所以从地理和族裔因素考虑,皇帝们选择承德避暑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疑问,承德竟然有世界文化遗产?在我的印象中,像这样的特殊加冕一般只会出现在诸如京杭等古都。没想到承德这个相对偏远的小城,也能拥有如此殊荣。后来了解到,承德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承德避暑山庄和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历经200余年的营建打造,规模宏大,工艺精湛。而金山岭长城又是明长城的精华部分,都是地道的人类文化瑰宝,足以当之无愧。
第三个疑问,承德怎么会成为全国钒钛之都?这可不是个传统的矿产大县啊。后来从当地朋友那里了解到,确实是近几十年来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产业布局,才使承德成为钒钛材料生产的中心地带。由于钒钛新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电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承德因地制宜培育了这一支柱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第四个疑问,为什么承德会出现这么多少数民族?我在街头看到不少满族、蒙古族的居民,甚至还有自治县。原来这与承德的历史文化渊源分不开。而满族则是因当地设有行宫避暑山庄,大量京官充任管理要员、随从而在此定居。随着时间推移,这里逐渐成为满蒙文化交汇之地。
第五个疑问,承德街头还真是出现了好几种语言!不光有普通话、满语、蒙语,就连英语的影子我也看到了。仔细一想,这也不足为奇。毕竟承德如今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文旅城市,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再加上满蒙族裔聚居区,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自然就留存了下来。能在一个较小的城市里感受到多语共存的环境,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六个疑问,为什么承德会有这么多老旧院落?无论是住宅还是商铺,到处都能看到年代久远的四合院、胡同等建筑,让我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后来得知,这与承德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这里曾是皇家行宫所在之地,许多贵族大臣都在此置产。加之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宁园""退园"等生活理念,格局雄阔的老式建筑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第七个疑问,承德的美食怎么会同时包含了燕鲁、蒙汉两种风格?我在街头吃到的羊肉串、烤包子、手扮肉、酸菜都在情理之中。但点了碗小米饭,里面竟然还放了白糖!这可是一种典型的蒙古族餐饮习俗。燕菜蒙餚并存,令我大跌眼镜。后来想通了,承德处于华夏和游牧文化的融合带,当地人的饮食自然就集中了两种风味。
第八个疑问,为什么河北会出现这等绿洲般的城市?我在承德街头行走,随处可见成片的树木、草坪,空气清新湿润,完全不像内陆城市的那种干燥。这份清新的氛围,着实让人心旷神怡。承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主因,背靠燕山余脉、林木茂密。才让承德成为河北省最绿最美的城市之一。这个疑问豁然开朗了。
第九个疑问,为何承德会有这么多诗词遗迹?就连地名也带有浓厚的诗意色彩。像什么"紫塞明珠"、"口外八景"、"辽河源头"等等,都极富诗意。后查阅资料才知,承德自古就是文人骚客笔耕之地,诸多文豪在此留有遗作。当时承德风景秀丽,文人因此留下了灿烂诗篇。如今这些诗句依然遗存于历史文献和地理名称之中。所以,承德才会时刻洋溢着古典诗意的味道。
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回事,尽管有些地方给我的第一印象的确很奇怪,但探究其中缘由,便会恍然大悟。承德就像一个集中了北方游牧和中原文明结晶的大熔炉,或许正是这种包罗万象、渊源流长的独特气质,才让这个城市透着别样的神韵吧。而我作为一个外乡人,能够在街头巷尾感受到承德的这份独特之美,实属难能可贵。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次踏上这片热土,领略它更多的韵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