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
Nature Museum
国家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藏品设有无脊椎动物、古爬行动物、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动物人类朋友、植物世界、人之由来、神奇的非洲等展厅。馆区珍稀标本数量在国内自然博物馆居首位,截止到2023年12月,藏品总数共计40.16万件,如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化石、复原全身羽毛颜色的赫氏近鸟龙化石、保存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等,是一座主要从事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等领域的收藏、研究、展览和科普等工作的自然博物馆。
很久很久以前,恐龙和古代哺乳动物曾是地球的主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强大的生物却逐渐走向了灭绝,这是为什么?
带着对问题的好奇,5.12日周日的上午,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启对远古世界的探索之旅。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参观自然博物馆,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让人不仅看“热闹”还能了解些“门道”呢?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自然知识,蜡笔城堡特地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受邀讲师带队讲解,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古生物陈列厅展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透过化石的印痕和老师生动的讲述,家长和孩子们似乎跨越了时空,看到遥远的古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聆听着它们或闲适散步、或集体狩猎的古老声音。
博物馆内展出的每一件标本都深藏着大自然的奥秘。讲师提到,大家参观时,不能孤立地看每一个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而是要将视野放大,观察它们与哪些生物形成了食物链、它们是生活在热带雨林还是原野荒漠,从而挖掘出展品上藏着的自然原理和知识。
参观不是光用眼睛看就可以,还可以换一种参观方法,锻炼感知和观察能力。以一层陈列的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骨架为例,讲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两具骨架的区别。例如,“上边这个小型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的四肢是不是长且在身下,下边这个爬行动物化石的四肢是不是短且在身侧?”这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行走前进上的区别,而且还可以使孩子们直观地掌握长短概念。
大家再结合每个展品的介绍,自行往下引申,就涉及物种进化、生物起源等概念了。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讲解和参观一结合,瞬间还原出生态原景,展示出生物之间的关系,蕴藏着生态原理和科学概念,令孩子们纷纷瞪大了好奇的双眼,啧啧称奇。
“神奇的非洲”展厅的展览采用360度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地面地形与背景画的自然衔接展现无限透视的原野效果,配合开放式动物景观这一新颖的展示方法,向孩子们展示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例如通过古长颈鹿和现代长颈鹿两个标本的脖子的鲜明对比,了解长颈鹿脖子变长的秘密;通过狮子捕猎的场景让观众感受非洲原野的弱肉强食的生存大战...等等
种种创意的展现方式配合讲解员身临其境的解说,令真正的自然与生命之美的画卷逐渐展开在孩子们眼前,这启发了大家去构想一个更宜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
一上午的浏览行程,丰富的展馆参观体验就这样结束了,孩子们积攒了一肚子的知识和疑问,随着讲师耐心的解答,古代文明脉络和自然发展轨迹的线索被慢慢解开。
看懂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它更应该成为未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众多美丽的生物、濒临灭绝的动物、绿色和谐的自然...种种多样性的存在,才令我们生活的地球如此精彩,通过这次半日营的体验,小小超人们要在家长的督促下从我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