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啁啾的鸟鸣隐约传来……一大早,推开窗,深吸一口带点湿气的新鲜空气,只见一颗“大白菜”状的石笋从深谷探向云端,宛若擎天之柱。“鸟鸣山更幽”,数只飞鸟绕着“大白菜”在淡淡的云雾里穿梭,身形时隐时现, “你方唱罢我登台”。“大白菜”背后,是连绵不绝的青山,雾气淡的时候,几处连片村舍会从丰富的植被里透出来。你会觉得,置身这里,生态与文明有了嗅觉、视觉、听觉上最为直接的诠释。
这里是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忠信镇石笋村,当地人给 “大白菜”起了个通俗而亲切的名字——“白菜山”。5月下旬,应开民宿的朋友杨青相邀,刘先生与同事来了一场“特种兵式”自驾游,欣赏芙蓉江十里长峡的壮丽,探访寨子组挂壁公路的险绝。“这里睡得更踏实,因而醒得更早。”刘先生说,醒得更早的一个好处,就是目睹了大自然最生动的一面,人也更松弛了,真可谓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上部的植被越来越茂盛,这颗‘大白菜’是越来越像了。”石笋村党支部书记费友生打趣说。在费友生看来,这颗“大白菜”见证了沧海桑田,还将见证游人如织。
沧海桑田在石笋村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自然界的变迁,二是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是一方孕育故事的热土,八仙长者张果老伞挑巨石立于此的神话代代相传;这是一方见证奇迹的热土,世界第一座桁式组合拱桥长岩大桥让天堑变通途;这是一方催生希望的热土,一个美丽乡村正如凤凰涅槃般悄然蜕变——条条公路如玉带盘绕,幢幢民居如珠落玉盘,片片产业如雨后雨笋。”曾有媒体这样描述石笋村的改变。
费友生告诉记者,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里要深挖气候资源和生态富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百姓富生态美”幸福生活画卷在这里铺展开来。
杨青所经营的民宿,其前身是石笋村旅游接待中心,于2017年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主体,期间因没有好的项目进行运营而闲置至2023年。村里在忠信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寻求外部合作,找到杨青。
“我们投资300万余元,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将利用环境优势,结合石笋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打造集美食、住宿、娱乐、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风情民宿。”杨青介绍,该民宿占地1000平方米,采用乡村风格设计,内有14间住房,餐厅1间,大包房2间,可接待30余人同时就餐。
据介绍,村里以资产入股民宿,每年分红。杨青表示,将与石笋村共同推进石笋村农旅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石笋村还联系到大乐之野设计公司,对村里旅游资源开发作了整体规划。从景点打造、串联,到旅游业态开发,再到配套设施改造升级,都有精细的考量。
“以工代赈挖沟渠,让500亩油菜田可以种植水稻,打造更为丰富的生态景观; 新建300亩蓝莓基地,让人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采摘乐趣。”
“规划8公里左右的人行通道,将周边的仿古建筑、凉风洞、溶洞、酿酒基地等景点,与‘白菜山’串珠成链。”
“在深谷底布局游乐设施,设置露营、烧烤区;沿芙蓉江,开发垂钓游、骑行游,利用山峰资源,开发攀岩业态。”
“将干沟组、寨子组40多户民房,改造成民宿,可接到100多名游客。”
…………
费友生总结,下一步将把石笋村的牟氏兄弟经果林、银山乡酒厂、特色种植养殖等地方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一起,抱团发展,通过“接待中心展示产品、游客现场采购、基地采摘体验、民宿感受乡情”等全过程“温”乡村情怀、“去”都市烦恼。
“在这里可以让游客品味地道的乡村美味,摆脱都市压力的束缚,徜徉于灵山秀石之间,享受乡村的轻松自在。”费友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振梁
编辑 邱胜
二审 李杰
三审 钱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