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它犹如一股洪流,汇聚了国家的力量与智慧,铸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永胜机械厂,便是这股洪流中的一朵浪花,虽小却充满了力量。
永胜机械厂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巴山镇的原国营,是一个生产迫击炮弹的“小三线”兵工厂。永胜厂始建于1965年8月,1967年投产,军工代号“9353厂”,通讯地址“崇仁县813信箱”。
无数热血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离开繁华的城市,投身到艰苦的三线建设中来。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这山沟沟里,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时代篇章。永胜厂的职工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带着不同的故事和梦想,汇聚在这片热土上,共同为国家的军工事业贡献力量。
在永胜厂的辉煌时期,这里有数千名职工及家属。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自上海,这些城市青年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舒适,毅然决然地投身到祖国的边陲建设中。他们在这里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生产出一批批优质的军工产品,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整个厂区分为一区、二区和三区,设有九个生产车间和试验场,主要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60毫米迫击炮弹和160毫米迫击炮弹。每个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各种设备,生产着82毫米、60毫米和160毫米等不同口径的迫击炮弹。这些炮弹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卫祖国安全的利器。自投产至1986年的二十一年来,永胜人努力奋斗,勤奋工作,共生产“82”弹884万发;“60”弹122万发;“160”弹9.3万发。
永胜厂的二区,曾经是一片繁华的景象。这里有办公楼、职工宿舍、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也有礼堂、职工俱乐部等娱乐场所。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里都会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职工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那时的二区,就像一个小镇一样热闹非凡。
至今仍清晰记得那些三线厂的生活片段,它们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的脑海中缓缓展开。从小,我就听过天南海北、四川味、东北味、上海味……的各式普通话交织在一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构成了三线厂独特的语言风景。那时,我常常跟着大人们,手里拿着1分钱2根的自制冰棒,一边品尝着那清甜的滋味,一边听着他们谈论着厂里的种种趣事。
食堂里,除了日常的饭菜,还有消暑药饮料供职工们饮用。那种特殊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大人们半军事化的生活氛围,也深深影响着我。淘气的时候,我最怕看到厂里的军代表,他们严肃的面孔和威严的气场,总是让我心生敬畏。
闲暇之余,篮球场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经常举办激烈的球赛,我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电影院则是另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不记得那些电影的具体片名,但那种沉浸在光影世界中的感觉,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到食堂用开水壶打职工福利冰水,是夏日里的一大乐事。那冰凉的水流,总能瞬间驱散身上的暑气。而大澡堂里的热水淋浴,更是那个年代稀罕的享受。每当洗完澡出来,浑身清爽,仿佛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在那个年代,永胜厂的职工们物质生活可谓是相当“优厚”。他们不仅吃得好、穿得好,还经常能看电影、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我们当地人看来,上海人过得简直是天仙般的日子。他们穿的是卡其布、的确良、毛料等上等面料做的衣服,衣着打扮富有上海大都市的时尚,与我们当地居民的土气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军工订单的减少,永胜厂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军品任务中止后,工厂果断采取措施,组建化工分厂,开始尝试军转民的道路。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最终于2007年宣告破产,部分厂区被拆除。只有少数建筑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但这些残存的建筑却见证了永胜厂的辉煌与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
走进这些废弃的厂房和宿舍区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热血朝天的年代。偌大的厂区如今变得空荡荡的,建筑荒废,杂草丛生,一派萧条。那些曾经忙碌的车间、人声鼎沸的食堂、欢声笑语的宿舍区,都已成为了历史的记忆。只有那些高大的树木和老旧的公共设施,还默默地守望着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
偶尔也会有从上海等地赶来的退休工人到此缅怀青春。他们漫步在厂区的小路上,看着那些熟悉的建筑和设施,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他们回忆着当年的生活点滴,讲述着那些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岁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