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脚印,串联起心中的梦。当我翻开旅行笔记,数一数那些年走过的河南,才发现不知不觉,我已经来过5次了。
相比于其他省份,河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老"。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到商都殷墟,从洛阳十三朝古都到开封八朝古都,从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到明清文化积淀,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点,都在这里留下了厚重的沉淀。这是一种从容不迫,平平淡淡的历史感。河南就像一位备受岁月沧桑,经历了风霜的老者,慢条斯理地张开怀抱,诉说着她的前世今生。
来到河南,考古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殷墟。作为信史时期商朝的都城遗址,这里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将中国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司母戊大方鼎,被称为"青铜重器之最",这些信史记载的活化石让人震撼。面对残破的甲骨文和伫立如山的大鼎,仿佛在与数千年前的商人对话,聆听着那个时代的喧嚣和秘密。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相传是东汉明帝梦见金人,遣使向西求法,然后用白马驮回佛经佛像而得名。斑驳的寺庙里,无数高僧大德在此诵经礼佛。我在秋日的暖阳里坐在千年古银杏树下,看着僧人们来来往往,寺门外的马嘶不绝于耳。前世今生,佛法无边,唯有这一缕禅意,让我在俗世纷扰中获得内心的宁静。
在龙门石窟,则可欣赏到中国石刻艺术之冠。栩栩如生的佛像、菩萨、飞天,在工匠的神奇巧手下被赋予了灵魂。山崖下一株枯树形状的合掌佛像,瘦骨嶙峋却面含微笑,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尤其是那尊高达17米的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按照武则天的容貌凿刻而成的,俯瞰众生的慈悲目光,看尽了人间沧桑,化作一抹若有似无的笑。行走在此,即使是不信佛的人,也会被这股庄严肃穆所感染。
我喜欢上河南博物院一探古人的智慧。那把战国时期的犀角琴也许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音色,但它撩拨着我的心弦。云纹铜禁,铜犀,妇好玉凤等等国宝,无一不是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隋唐时期的金银器皿,在灯光下光芒璀璨,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此生得见,死而无憾。
每次来河南,少不了去尝一尝地道的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的羊肉烩面、爽口洁白的灌汤小笼包,酸爽可口的胡辣汤,回味悠长的洛阳水席……河南人民朴实热情,好客好食。一碗面,一盅汤,一壶老酒,淋漓畅快,诉不尽的舌尖美味。不吃河南美食,简直白来一趟。
对我而言,河南之旅不仅仅局限于美景美食,它更像一堂文化课,让我更真切地体味到中华文明的历史厚重感。我的画笔描绘不出殷商的辉煌,我的语言也无法表达龙门的巍峨,只有亲身造访,才知道河南文化有多么的恢弘磅礴。
5次河南行,我看到的是一个安详而又深沉的文化宝库。她不似四川那般热闹繁华,也不似云南那般轻盈飘逸。她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从容淡定,用她独有的方式守护着华夏文明的根脉。她并不张扬,但越是了解,越会发现她的独特魅力。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走过多少城市,看过多少风景,而在于收获与体悟。河南,以她的博大与深邃,给予我前所未有的思考,关于时间,关于文明,关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也许有一天,当我年华老去,再次来到河南,我会用一种更加睿智和通透的眼光,去审视这片土地,聆听古老的石头诉说岁月的故事。那时的我,会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敬畏和感恩。
谢谢你,河南,赐予我如此多的感动,如此多的思考。我与你,未完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