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寺,南京仪凤门外狮子山西南麓。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乃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也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之一。
静海寺,位于南京建宁路288号,建宁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在仪凤门城门西侧250米左右的地方,便是静海寺门前的牌坊和“郑和航海广场”。静海寺在2005年和2012年评选的“新金陵48景”中与天妃宫以“天妃静海”的名称入选其中。
现在的静海寺,被称之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此前曾被称之为“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在静海寺的门前,有着相关说明,其内容为,“静海寺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仪凤门外,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功绩下令敕建,名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明清时期,静海寺规模宏大、殿宇林立、气势恢宏,是‘金陵八大寺’之一,被誉为‘金陵律寺之冠’,承载着中国古代开辟海上丝路的辉煌成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军胁迫清政府在静海寺内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见证了中华民族屈辱的一页。历史上静海寺屡经战火,大部分被侵华日军焚毁。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静海寺附近江面上胜利渡江,解放南京。1990年,南京市、下关区(今鼓楼区)人民政府在静海寺遗址上建成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静海寺的正门上悬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几个字,原先正门上为沈鹏先生题写的“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匾额,正门两侧的廊柱上有一幅楹联,“古寺历沧桑奇耻殊荣关国运,大江流日夜雄风豪气铸民魂”,为郭殿崇先生所撰写,常国武先生题写。
大门的一侧,矗立着一块石碑,碑的正面刻镌刻有《重修南京静海寺记并铭》,背面是大海高山祥云的图案。此碑原先摆放在大门内的广场上。
迎面是一座横条的石碑,《重修南京静海寺记并铭》的作者为许嘉璐先生,碑文由言恭达先生书写。铭文分“序”和“铭”两部分。碑铭的前部为文言散体,后部为宽韵骈体,叙述了静海寺六百年的兴废荣衰。
其序曰:南京静海寺,明永乐间敕建。名曰静海,四海和谐,波澜不惊之意也。盖成祖遣中官郑和七使西洋,是百异毕陈,万邦来朝,故建寺以旌伐。记谓此寺规模宏阔,殿堂百余楹,地三百亩;英宗刻藏经于京师,有诏赐静海乙部,是则一时名刹,金陵盛景矣。正德间重修,嗣后凡六毁五建,烬余仅偏殿数楹而已。近时多有兴衰,二零零五年岁在乙酉,适为郑和出航六百周年,乃复扩建,虽未能尽循初建之旧制,然其恢弘壮丽不让焉。
噫!静海之废兴也,世事之映照。郑珰之出使,意在通好。所至平等贸易,非遇袭则不武,此中华民族和合理念之体现也。是以中土声闻远播,友朋接踵,国力益盛。然明廷旋即固步自封,外行海禁,内施酷政,遂渐陵替。逮及清叶,未能更张,反见其厉。是以三百余年而中华衰落,且不自知焉。道光间,英人狂输鸦片于前,继之以坚炮利舰,破关陵城,虽将士奋勇,无奈朝廷腐朽,一战而北。一八四二年八月英人迫议于此寺,同年二十九日签订南京条约于英舰康华丽号,是为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华之始。自兹而后,我中华遂屡战屡败,乃至无年不受不平等条约,任人宰割,生灵涂炭,中华之衰,莫此为甚。呜呼!和谐万邦乃立寺之表,丧权辱国则斯地为证。虽名静海,政浊国弱,海何得静!国无外交,关隘竟属强敌;民陷水火,山河岂得自主。后人至此得无感慨耶!今逢昌明,既重现静海往日之盛事,复示来着以殷鉴定。工程既就,勒石以记其事。
其铭曰,浩淼龙江,嵯峨狮岭;有明蓝若,金陵盛景。禅林梵呗,纪事解脱;天妃护佑,意在和平。百年名刹,岂期凋残;煌煌巨寺,唯存数掾!江湄为陆,阅江增楼;沧海桑田,市井繁稠。盛衰荣辱,因缘为何?国为谁立,孰人掌国。既逢盛事,当立宏志;民族复兴,国耻应志。举国同心,前史为箴;居安思危,力绝疠祲。大道既无极兮,国人安可息肩;巍巍我华夏兮,屹立东方万年!
进入大门,是一个宽阔的院落。前方有正殿,两侧有配殿,院落显得十分宽敞。
西侧的偏殿,门前有“中英《南京条约史实展》”的字样,史实展便从这里开始。
“中英《南京条约》史实展”,以“从屈辱到自强”为主题,展示了《南京条约》谈判、议约、订立的历史史实。展览分布在六个展厅,展线长度465米。展出面积2320平方米,其中室内1649平方米,室外671平方米。展览展出图片158张、文字版17个、地图4张、文物实物63件、历史档案文献57件、模型7个、视频6个、艺术品18件、视听设备6个以及场景等综合展项19个,合计354个展项。
在第一展厅中,有着关于“静海寺”的介绍。其中提及“静海寺见证了中华民族近六百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兴衰,它的建成,是为了颂扬大明王朝教化海外的德政,褒奖郑和远航西洋的功勋,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远播四海的辉煌。”同时,还有“古静海寺全景图”以及古静海寺沙盘模型,展现了旧时静海寺的风貌。
第一展厅的入门处,原先的静海寺西侧配殿,有着“古天妃宫碑基座”。
“天妃宫碑”的全称为“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是明代永乐14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御制的天妃宫碑,此碑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为了酬谢海神妈祖的护佑,奏请皇帝而立。古天妃宫于1925年遭毁,但碑仍巍然耸立。2005年扩建静海寺时,发现了深埋地下的天妃宫碑的基座,并对此采取了就地保护的措施,当时在基座四周以围栏保护,周围墙壁悬挂展板,介绍碑座遗址被发现、发掘和清理的过程。现在位于第一展厅中“古天妃宫碑基座”,更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着基座以及“天妃宫碑”。
在围栏的一侧,有着“古天妃宫碑基座”的说明文字,其中云,“天妃宫碑(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郑和下西洋奉请明成祖所立。1996年陈列馆扩建碑身移至后院。2005年对原碑基座进行抢救发掘,并就地进行保护。”
“天妃宫碑基座”,2014年6月30日被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局列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天妃宫碑基座在原始位置就地保护,也就是说天妃宫的原址,比复建的天妃宫要偏西一点,如此说来,静海寺的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西侧。
在“中英《南京条约》史实展”的展厅中,与静海寺以及郑和相关的展品,还有郑和宝船模型和古静海寺偏殿木构件。
其中“郑和宝船模型”为郑和宝船62艘中最大的一艘,长148米,宽60米,排水量在2500吨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体现了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古静海寺的木构件”,是古静海寺被毁前遗存的建筑构件,木雕纹饰精美。
原先的“南京静海寺纪念馆”,进门之后正中竖立着“《重修南京静海寺记并铭》碑”,碑后的殿堂是“郑和纪念堂”。“郑和纪念堂”是静海寺扩建的主体建筑,堂前上方悬挂着一块横匾,上有“郑和纪念堂”几个大字。门前的廊柱上为一幅对联,“盛誉著瀛寰重洋几涉开新纪,大功传禹甸圣德广宣睦远邻”。
“郑和纪念堂”内,正中为郑和的全身铜像。郑和雕像高2.60米,重2吨,材质为白铜,由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创作。郑和雕像下方的黑色大理石基座上写着“郑和(1371-1433)”的字样。雕像定格的是郑和成功返航,站在船头,远眺祖国海岸线的瞬间。阳光照射下来,郑和微眯着眼睛,披风被海风吹起,手里拿着一卷航海图……,整个雕像内敛而又昂扬,自信而又豪迈,凝重而又飘逸。
两侧的立柱上分别有两幅对联,“前胜古人苍茫烟水万千里,后期来者激荡风云六百年”以及“帆引长风七下西洋惊世界,史铭伟绩重光东土壮中华”。郑和铜像的正上方有横匾,上面写有“超前轶后”四个大字。
“超前轶后之奇举”,是孙中山先生对以郑和为代表的七下西洋壮举所作的历史地位评价。在《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建国方略》中有一段关于郑和航海的论述,“……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然今之中国人籍科学之知识,外国之机器,而造一艘三千吨之船,则以为难能,其视郑和之成绩何如?”孙中山以“超前轶后”盛赞郑和航海是古代航海史上的“奇举”。
“郑和纪念堂”墙壁的四周陈列着郑和航海史迹壁画,共有十幅,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凌清教授创作,壁画从郑和下西洋28年间所有事件中精选出有代表意义的十个场景,来展现郑和“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精神内涵,描绘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过程。壁画总长为36米。高2.30米,采取传统的磨漆刻漆工艺,做工精美。
十幅壁画的内容分别为,“京师起航”(明成祖朱棣率文武百官为郑和船队送行)、“上货出海”(太仓浏家港,郑和船队将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装运上船,准备出海)、“天妃护佑”(海上风云变幻,海神妈祖显灵,护佑郑和船队平安归航)、“生擒海盗”(郑和生擒无恶不作的海盗陈祖义,从而打通了东西方海上交往的通道)、“重栅小城”(郑和船队在马六甲建官厂,作为船队补给地及货物的集散中心)、“水上贸易”(古里国王与郑和举行开市仪式,当地人与船队进行贸易往来)、“传播文明”(郑和船队给土著居民赠送冠服、历法等礼物,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暹罗礼遇”(暹罗国王迎接郑和船队登岸)、“睦邻友好”(各国国王、使节来朝进贡,郑和也将自西洋携回的宝物展示给皇帝及大臣们观看)和“建寺立功”(成祖褒奖郑和航海功绩,敕建静海禅寺)。
静海寺的第二进院落中有“潮音阁”。“潮音阁”原来是古静海寺内最高的建筑,因在其楼上能听到长江潮水声而得名。《金陵梵刹志》中有记载,“潮音阁杰出殿表,见千帆下上涛浪”,“潮音阁者罡风昼响,恍度落茄之山”。原先的潮音阁内,陈列的是《和平的使者:郑和航海史料展》的展览。
潮音阁,黄墙红柱,青瓦飞檐,正中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有“潮音阁”三个大字。
“和平的使者:郑和航海史料展”,通过大量的珍贵图片及实物展现了郑和“超前轶后”的航海伟绩及友好开放的博大胸襟。展览共分为前言、七下西洋传播文明结友邦、航海英雄永垂青史、敕建寺庙以纪功德等四部分。展厅内陈列有《郑和航海图》、古静海寺模型等。
在“史料展”的展厅中,曾经展示了郑和出海时使用的宝船、战座船、马船、水船和粮船等模型,这些模型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都严格按照当时的实物缩小仿制,完整地反映出郑和船队中的各类船型特征。
宝船为船队最高将领、外国使节等所乘坐,并载有赏赐给各国的贵重礼品和各国进贡的珍宝。上下四层,各层间有登梯相通。宝船长44丈4尺(约合132.68米),宽18丈(约合53.94米),船体深12米,吃水8米。舷壁高1.5米,载重为7400吨,共有九根桅杆,四层甲板,宝船上层两侧列放有中炮16尊,中层则分列大炮9尊,宝船头部染有被称为“龙目”的两个大圆眼。马船是快速综合补给船。长37,宽15丈,八桅十帆,仅次于大号宝船,吃水深、稳定性好,宜于载重远航,也称中号宝船。水船是专门为存储、运载淡水用的辅助船。粮船是用于船队运输粮食及其他物品的补给船。战座船是兼有作战性能的海船。
在“史料展”的展厅中,曾经有一幅石碑拓片的放大照片,这是“静海寺郑和残碑”的拓片。碑文虽然已残破,但仅存的寥寥数十言,记载了郑和船队的船只种类和与西洋沿岸国家交往的史实,是目前国内直接反映郑和下西洋船队情况的珍贵石刻资料。
《南京静海寺碑》(残碑文)内容为:“……帝敕建弘仁普济天妃之宫于都城外龙江之上,以……帝复建静海禅寺,用显法门,诚千古之佳胜,岂偶然之……一、永乐三年(1405年),将领官兵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清海道。永乐四年(1406),大船住于旧港海口,即古至三佛齐……首陈祖义、金志名等,于永乐五年(1407)七月内回京。由是。……永乐七年(1409),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其国王阿烈苦奈儿谋劫钱粮船只,事……阿烈苦奈儿并家……”
根据碑文中记载的“永乐三年,将领官兵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永乐七年(1409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内容,说明郑和下西洋时所乘的船舶分别有二千料海船、一千五百料海船和八橹船,这是目前唯一记载郑和宝船队船只大小的碑文,其内容记载与明代祝允明在《前闻记》中所述的第七次下西洋时所用船种基本一致。
根据碑文中记载的“帝复建静海禅寺”内容,可见静海寺是在永乐17年明成祖朱棣敕令重建弘仁普济天妃宫完工之后,复又新建的一座禅寺。静海寺落成,又适逢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即将从海外带回的海棠种植于寺。
如今残碑实物早已不复存在,而发现这块残碑的是历史学家郑鹤声先生。1936年春,时在南京国立编译馆任职的郑鹤声在下关一带寻访郑和遗迹,在静海寺意外地发现了镶嵌在厨房墙壁上的《静海寺郑和残碑》,发现这块珍贵的残碑后,当时就拓印了一张,不久又对拓片拍了照片。在郑鹤声撰《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一书中,回忆了这段经历。
“南京静海寺,自永乐初创筑后,至正德、万历、乾隆间三经重修,于道光十二年(1832)被火焚毁。嗣后再经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即在此寺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静海寺再度被毁,事后又由静安和尚再行募修。一九三六年,编者曾数度往游,并在寺中发现郑和在静海寺所立之碑。此碑历劫之余偶尔保存,因其残破,故寺僧不知于何时嵌之寺西则厨房壁间,以永其传,表示珍惜之意。”
从西侧配殿,顺着长廊来到静海寺后院的一处狭长的空地上,那里矗立着已经屹立了600年的“天妃宫碑”。
天妃宫碑,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上,它的原始位置是在“天妃宫碑基座”所在的位置。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迁移于静海寺内,并改朝南为朝北,为减缓古碑的风化速度,在碑的四周用大红铁架搭成玻璃阳光房罩住,顶部留有孔洞,以保持空气流通。“阳光房”禁止进入,因此只能隔着玻璃罩欣赏古碑。
天妃宫碑,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明代永乐14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在为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平安归来而亲自撰文,碑高5.48米、宽1.50米、厚0.50米,下承龟趺,上刻螭龙,碑额篆书,碑文正楷,楷书笔力挺拔,清健遒劲。天妃宫碑的龟趺碑座龟头已残,龟趺高1.17米,残长3.10米。
天妃宫碑,于1957年8月30日及1982年3月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78年12月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牌上标明,时代: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
在天妃宫碑两侧建筑的墙上,分别嵌有“文化遗产解读”、“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以及“天妃宫碑简介”等内容的说明牌或石碑。
“文化遗产解读”说明牌的内容为,天妃宫碑,在朝月楼116号静海寺内,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碑全称“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四年(1416)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时所立。青石质,正面碑文楷书阴刻,满行48字,碑文计699字,碑文基本清晰可读。明正德十二年重修。清咸丰年间,宫毁碑存。
“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为碑文的全部内容。
“天妃宫碑简介”石碑的内容为,天妃宫碑全名“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始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公元一四一六年),残部重二十七吨,碑体六百九十九字,高约六米,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为了对航海保护神天妃表示谢意,奏请皇帝朱棣批准,于永乐五年(公元一四〇七年)在龙江关建成天妃宫并立碑纪念,碑文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天妃又称天后系福建莆田湄洲屿人,生于公元九〇〇年,死于九二七年,本名林默娘,也称妈祖。传说她一次做梦时救回在海上遇难的父亲,嗣后被尊为保护航海者的海神,福建、台湾及海外不少地区和航海者信奉天妃,已出现一种“妈祖文化”。此碑原遗存在隔壁建宁路二九〇号居民院内,为了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并使之发挥作用,经有关方面批准,下关区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三月将此碑挪移至此。碑座为龟趺,俗称龙生九子,“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因此石碑基座往往用赑屃,其头部已于早年毁损。碑体全文分散文与诗歌两个部分:第一段大意是朱棣怀念其父亲朱元璋的功绩,叙述大明江山国泰民安。第二段大意是朱棣自述在继承先人事业的基础上兢兢业业管理国家,特别是对外派遣使节频繁交往,并叙述做法和目的。第三段主要是叙述初次航海的一段遭遇,详细描写了怎样遇险和终得神助,尽管里面充满了神秘色彩,但从碑文中,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想象出海上极端艰险和变化无常的情景。第四段叙述始建天妃宫的情况。第五段叙述建宫以后航海更加顺利的情景,从中可以窥见当时海上交通往来的繁荣景象。第六段描述了神的威力,并说明建碑的目的。诗歌部分是对天妃海神的赞美之辞。
天妃宫碑,在1997年的迁移过程中,原本连接碑额、碑身、碑座的石榫被拉断,有关部门用环氧树脂粘合修复,整个碑从此连成一体,不能分成三部分运输。经过微波无损探伤仪检测,显示碑体内部早已有了许多贯通的裂隙。隔着玻璃罩可以看到,碑身上横七竖八地裂了不少裂纹,有几条深深的纹路已经贯穿了整个碑身,细小的裂纹无法数清,底座的龟趺也多处残缺不全,赑屃底部花纹几乎全部脱落,碑身的字迹已漫漶不清,很多字无法辨认,甚至有些文字已经完全消失,远远看上去仿佛就是一块“无字碑”,碑额上的“明代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也已经模糊,只能隐约看出一些字迹。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碑文还能够拓出清晰的拓片,但现在已经风化得很严重了。
碑的最上面的部分是碑额,雕刻着四条盘在一起的龙;中部为碑身,镌刻着明成祖朱棣亲自撰书的碑文;最下面的是赑屃碑座。或许是当初搬迁过程中没有规划出足够的空间,使得天妃宫碑在周围房屋的夹击之中,显得十分局促。仔细看起来,似乎整座碑还有一些倾斜。
如今在天妃宫里,有一座碑亭,碑亭中的天妃宫碑是用青石为原料,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的复制品。
“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内容如下:
仰维皇考太祖高皇帝,肇域四海,幅员之广,际天所覆,极地所载,咸入皈章。怀柔神人,幽明循职,各得其序。
朕承鸿基,勉绍先志,罔敢惑怠,抚辑内外,悉俾生遂,夙夜兢惕,惟恐弗逮。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
其初使者涉海洋,经浩渺,飓风黑雨,晦冥黯悿,雷电交作,洪涛巨浪,摧山倒岳,龙鱼变怪,诡形异状,纷杂出没,惊心骇目,莫不错愕。乃有神人飘颻云际,隐显挥霍,下上左右,乍有忽无,以妥以侑。旋有红光如日,煜煜流动,飞来舟中,凝辉腾耀,偏烛诸舟,熇熇有声,已而烟消霾霁,风浪帖息,海波澄镜,万里一碧,龙鱼遁藏,百怪潜匿。张帆荡舻,悠然顺适,倏忽千里,云驶星疾。咸曰:此天妃神显灵应,默加佑相。
归日以闻,朕嘉乃绩,特加封号,曰“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建庙于都城之外,龙江之上,祀神报贶。
自是以来,神益显休应,视前有加。凡使者及诸番国朝贡重译而来者,海舶往还,驾长风,驭飞帆,蓦数万里,若履平地,略无波浪忧险之虞,歌吟恬嬉,咸获安济。或胶于浅,冒入险阻,则陵徙谷移,略无关阂,奇灵异效,莫可殚纪。
今夫江湖之间,以环海视之,如池沼之多,猛风急浪,尚有倾樯破楫之患,而况于临无涯不测之巨浸也哉!然则,神之功于是为大矣。虽然,君国子民,其任在朕;而卫国庇民,必赖于神。阴阳表里,自然之道,沧溟渤澥,神之攸司。凡风霆、雨露、寒暑、燥湿,调变惟宜,易沴为祥,奠危为安,铲险为夷,皆神之能,其可无文以著其迹?爰书其事,建碑于宫,并系以诗曰:
湄州神人濯厥灵,朝游玄圃暮蓬瀛。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
上帝有命司沧溟,驱役百怪降魔精。囊括风雨电雷霆,时其发泄执其衡。
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雕题卉服皆天氓,梯航万国悉来庭。
神庇佑之功溥弘,阴翊默卫何昭明。寝宫奕奕高以闳,报祀蠲洁腾苾馨。
神之来兮佩珑玲,驾飙车兮旖霓旌。云为扆兮雾为屏,灵缤缤兮倏而升。
视下土兮福苍生,民安乐兮神攸宁。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世扬休声。
永乐十四年四月初六日。
天妃宫碑,是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记事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也是研究郑和航海和妈祖文化的珍贵资料,还有着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如碑文中“旋有红光,如日煜煜流动,飞来舟中,凝辉腾耀,偏烛诸舟,熇熇有声”的一段,就是准确、生动地记载了一种大气电学现象。
静海寺,明代十大律寺之一,坐落在长江岸边,狮子山西南麓,初建成时规模宏大。
静海寺,始建于明代。但关于始建年代有着不同的说法,明清以来的地方志和文人笔记,大都认为静海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
明代葛寅亮撰《金陵梵刹志》卷十八中记载有,卢龙山静海寺(次大刹,敕赐)“在都城外,南去仪凤门半里,所统天界寺二十里,西城卢龙山之麓。文皇命使海外,平服诸番,风波无警,因建寺,赐额静海。正德间,重修。寺左有巨石,名真假山,从地矗起,下空洞,潦水微渚,曲径盘折而上,形类累石为之。潮音阁杰出殿表,见千帆下上涛浪。今禅院因避河患,改建方丈之左。”殿堂包括“金刚殿(三楹)。左钟楼(一座)。右井亭(一座)。天王殿(三楹)。正佛殿(三楹)。左观音殿(三楹)。左伽蓝殿(二楹)。右轮藏殿(三楹)。右弥勒殿(三楹)。右祖师殿(二楹)。潮音阁(五楹)。左华严楼(三楹)。回廊(二十楹)。玩咸亭(一座)。方丈一所(十六楹)。公学(三楹)。僧院四十房(食粮牒僧七十名,食粮学僧三十名)。基址三十亩(东至天妃宫,西至城河,南至官街,北至城河)。”禅堂包括,“正门(一座),华严楼(三楹),禅堂(左、右两堂,共六楹),十方堂(三楹,在正门外右首),茶厨等房(囗楹),旧禅堂一所(在寺左)。”此外,公产有“盘槐田并寺前房(丈过实在田、地、塘二百三亩二厘,又房地四十间,走道一条)。”
清代《江南通志》卷四十二中记载,“静海寺,在府西北仪凤门外,卢龙山之麓。明永乐间,内监郑和使西洋归,因建寺,赐额。”
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三中记载,“……又有静海寺,在仪凤门外,明永乐建。以‘海外平服’赐额。静海寺中,有危石磊砢特起,崖穴相贯,虞允文尝三宿其下。”
清代甘熙撰《白下琐言》中记载,“仪凤门外静海寺,明永乐间建,规模宏阔,础石大若车轮,润如苍玉,柱皆数围,或云沉香木为之,其实钟山楠木耳。乾隆间,住持浩清重为修整,创造石戒台,苾刍来归者日众,为金陵律门之冠。道光壬辰二月二十二日卯时,不戒于火,悉成灰烬,仅留山门、天王殿而已。”
静海寺,背倚狮子山和明城墙,东接天妃宫,西临仪凤门下的护城河,殿宇林立,气势恢宏。数百年以来,静海寺几毁几修,历经沧桑。根据史料记载,明代正德年间静海寺大修过一次,历时三年,修建了殿、堂、楼、亭、阁、廊四十间。重修之后,静海寺有四殿、六堂、四亭,还有方丈室、楼、阁、画廊等建筑。根据明代杨廉撰《静海寺重修记略》中记载,“仪凤门外狮子山之阳,有静海寺焉,鼎创岁深,虫坏日甚。用浮图故事,费出募缘,经营三载,厥功告僝。凡为殿四,堂六,亭亦四;若门,若阁,若楼,若方丈室各一;若画廊,以间记则四十云。”
清代乾隆年间再次重修,且重修之后,吸引了众多的出家人,香火旺盛,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律寺,号称“金陵律寺之冠”。清代道光12年(1832年)2月,一场大火将寺庙几乎化为灰烬,仅剩山门和天王殿,再度重修,这是静海寺第一次毁而复建。
清代道光22年(1842年),鸦片战争战火蔓延,英军兵临城下,胁迫清政府在静海寺内四次议约,议定了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清代咸丰3年(1853年)2月,太平天国军队从静海寺挖地道,炸塌仪凤门北侧城墙后攻入南京,静海寺遭清军炮击起火被毁,后来由静安和尚募款重建。
1937年冬,日军进攻南京,静海寺于是年12月10日大半被毁。计焚去头门韦陀殿三间,大课堂三间,原大殿地基平房三间,影堂三间,祖堂三间,斋堂三间,库房四间,云水堂三间,大厨房五间,楼房五间,共四十九间。仅存方丈室六间,念佛堂五间,其临街(绥远路)大门“静海禅寺”四字,亦尚存在。
1949年后,静海寺旧址曾一度作为建宁路小学校舍,那时的静海寺还有三尊木雕法像,一口几百斤重的钟和一些寺产。1982年,在大规模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了残存的静海寺遗址,当时遗址仅剩残缺的东配殿共2楹6间,其中3间建于100多年前,另3间建于200多年前,临街的一间被街道工厂占用,其余被下关区土杂公司作为仓库使用。
1982年,静海寺被定为下关区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南京市在静海寺遗迹偏西处,按照明代庙宇风格进行第三次重建,1988年建成,修复了僧房并新建过殿和正殿。修建工程由东南大学潘谷西主持设计,过殿在前、大院居中、正殿在后,正殿前还设抱殿,占地面积628平方米。由于修建的是仿古建筑,因此称“古静海寺旧址”。
1990年,静海寺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6年11月,对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静海寺占地近3000平方米,在配殿后设主副五个展厅,并铸造了“警世钟”,新馆于1997年6月1日落成,其中《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将静海寺扩建为“南京静海寺纪念馆”,由东南大学杜顺宝主持设计。这次扩建后的静海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新建郑和纪念堂、潮音阁等建筑,扩建后的静海寺包括山门、郑和纪念堂、潮音阁、香港回归厅、戏台等建筑,通过回廊与原建筑构成一个整体。“古静海寺旧址”重建之后,虽然整体建筑仿明代的江南园林风格,古色古香,安静典雅,但其用途已经不再是佛教庙宇,而是被辟为纪念馆以及史料陈列馆,现在的静海寺,则被称之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金陵梵刹志》载有明代凌大德绘,傅汝贤刊的《静海寺全景》图,图中的古静海寺,有天王殿、正佛殿、观音殿、伽蓝殿、托藏殿、弥勒殿、祖师殿等殿堂楼阁八十多楹。如此大的规模,当时可谓金陵名刹。图中可以看到,静海寺位于城墙与河流之间的空地上,城墙曲折,墙后为狮子山,植被稀疏。城墙下开有仪凤门,门外大路一侧为绣球山。山门面朝大路而建,坐北朝南,开一门,山门后沿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殿、方丈室、毗卢殿,潮音阁,是一个狭长空间布局。靠城墙一侧有钟楼、观音殿、三宿岩、真假山、禅堂。“寺左有巨石,名真假山,从地矗起,下空洞,潦水微渚,曲径盘折而上,形类累石为之”。在天王殿两侧有钟楼和井亭。靠近仪凤门处可见天妃宫。静海寺建筑殿宇较多,其中潮音阁高两层,面阔五楹,三层重檐歇山顶,登阁可远望长江。
古静海寺废圮已久,地面无踪迹可寻。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曾于2006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27.5平方米,出土了石础及木构件。
《金陵梵刹志》中称,静海寺曾有“左钟楼一座、右井亭一座”,在现在的静海寺正门前,一左一右,也各有一座井亭和钟楼。
井亭,在正门广场的西侧,为一座四角方亭,亭中有井一口,亭上悬挂有“井亭”的牌匾,原先在亭柱上还有对联一幅,“一脉清泉远,五洲乡梦长”,对联为潘高鹏先生书写。
钟楼,在正门广场的东侧,为一座两层四角方亭,原先亭上悬挂有“钟楼”匾额,因为钟楼里面的“警示钟”,已经移至静海寺内,钟楼前匾额上便成为“静海”两字。
“警世钟”,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由南京市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铸造。
“警世钟”,青铜材质,造型沉稳端庄,色泽古朴,重3.50吨,钟的主体高度1.842米,象征着《南京条约》于1842年在静海寺被迫议定。钟顶有一高7.1厘米“火球”,寓意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钟的肩部铸有12只和平鸽,象征当时12亿人民热爱和平;钟裙之上是两条龙,二龙之间是一朵盛开的梅花,是钟的撞击点;环绕钟体的回纹,取香港回归的“回”之意。钟的背面镌有武中奇先生题写的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钟体的正面铭刻着陈焕友先生所题“警世钟”三个大字,钟的两侧用魏体竖排着572个字的铭文,记述了从《南京条约》签订到香港回归祖国这段沧桑的历史。
静海寺,曾经的“金陵律寺之冠”,曾几何时,这里香客聚集,梵音缭绕,佛轮常转。
郑和晚年曾经一度在寺内居住,下西洋时带回的一些奇珍异物也供养于寺内,如佛家至宝“佛牙”、艺术珍品“水陆罗汉像”等。明代嘉靖43年(1516年)李时珍曾住在静海寺考察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药用植物,增补了《本草纲目》。
明代《客座赘语》卷九中记载,“静海寺有水陆罗汉像,乃西域所画,太监郑和等携至,每夏间张挂,都人士女兢往观之。”卷一中记载,“静海寺海棠,云永乐中太监郑和等自西洋携至,建寺植于此,至今犹繁盛,乃西府海棠耳。”
昔日的静海寺,静海寺内曾有一尊铜鼎,洪熙元年(1425年)为纪念永乐时六下西洋的经历,曾铸造一大铜鼎供奉于静海寺中,清代潘德舆诗《静海寺》中云,“更看铜鼎万钧重,雷纹古篆追商周,洪熙元祀郑和造”之句;静海寺内曾有一尊郑和塑像,清代张汝南诗《江南好》中云,“静海寺在仪凤门外,明内监马三宝使西洋回建护法,塑三宝像,殿柱以碧玉石为础最有名。”
今日的静海寺,仿古庙宇建筑鳞次栉比,黄墙红柱,青瓦飞檐,斗拱交错,院落、过殿、配殿、正殿,一应俱全。虽殿堂楼宇辉煌,但缭绕香烟却无,与郑和有关的痕迹,似乎也只剩下静海寺外一侧的“郑和航海广场”了。
静海寺周围,护城河上有座“静海桥”,流水、小桥、城墙,似乎都在叙述着过去的故事;静海寺门前,一座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牌楼,高耸在山门之外,四座石台之上,方柱直冲蓝天,方柱之间夹着三座低檐瓦顶,显得古朴美观。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静海寺,正如门前那座石牌坊上题写的“静海沧桑”那般,经历了无数的岁月,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