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渡,又称“姚家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东北部,嘉陵江西源河道——白龙江与支流大团鱼河的交汇之处。毗邻接壤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庙镇、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镇,坐拥三省间,听闻鸡鸣声。
2021年版《四川省地图册.青川县分幅》对姚渡镇及周边区域的标注。红色箭头指向姚渡镇东边12公里的川陕省际交界点——秦家垭。从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姚渡在四川省境位置相对“孤立”,虽然不是飞地,但受南端地形条件限制,若通过公路出行,要么东走陕西,或者西行甘肃才能前往四川其他区域。兰渝铁路还在姚渡设有火车站,而南下到广元,也得擦边过陕西。
兰渝铁路姚渡火车站,兰州铁路局陇西车务段所辖三等站,办理客货运业务,位于姚渡镇东北方向9公里,靠近陕西省宁强县界,2016年投入使用。现在(2024年4月)每天有5趟列车经停,并包括动集。
因区域位置毗邻川甘陕三省,姚渡对“鸡鸣三省”的边界文化概念也进行了宣传。今场镇东侧约800米的某座寺庙前,便立有一尊“雄鸡鸣叫”的塑像。
白龙江与大团鱼河的汇流点,江河自山谷间冲积出了一片缓坝,肥沃宜耕。早年就有百姓来此落户屯垦,并摆渡泊津,形成聚落,且渡口为姚姓所承担,定称“姚家渡”。清代嘉庆年间,随着人口增多,为加强管理,设姚家渡乡团(文尾备注1);1935年改置“水白姚联保”(文尾备注2),时属平武县。1942年青川正式建县后,改设姚渡乡。1952-1954年曾短暂设立姚渡镇,1958年组建姚渡公社,1967年改为五星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后,恢复姚渡专名,属青川县沙洲区。1984年又复设乡治,1992年撤乡升镇。
姚渡镇东场口,小地名称“强家坪”,地势宽缓,群山与聚落风貌拾零。
位于场集和平街上的姚渡镇人民政府驻地。党、政、纪各职能管理部门都集中在了一块办公。
镇政府对面,还设有一处“川陕甘毗邻乡镇党建联盟议事厅”。该联盟成立于2020年6月,最早是为了在三省交界毗邻区域对疫情进行防控联控管理。待疫情稳定后,又增加了其他新内容,遂将管理功能逐步转化完善。由单纯防控疫情,主导开展省界互邻合作,涉及有“农业、旅游、生态、防灾、水文、土地”等诸多内容,也会处理相关人为纠纷。
(2020年)6月24日11时40分许,青川县姚渡镇政府会议室里,随着大家用手共同按下黑色水晶球,“川陕甘三省毗邻乡镇党建联盟成立仪式”17个金色大字跃然呈现,宣告川陕甘三省毗邻乡镇党建联盟在青川县姚渡镇正式成立。
青川县姚渡镇分别与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甘肃省文县碧口镇、中庙镇和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两两相接,商贸往来频繁,民间交往密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毗邻六乡镇成立临时联合党组织,统筹协调、联防联控,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为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协作,在青川县委组织部倡议下,由姚渡镇党委牵头,6个乡镇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共同组建涵盖87个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联盟,围绕组织共建、基层共治、产业共促、园区共育、生态共护5个方面深化合作,细化护林防火、河道整治、旅游互惠、矛盾纠纷调解等25个具体协作项目,为川陕甘三省毗邻地区构建起了深化友谊的平台、互助合作的平台、共同发展的平台,并致力打造跨省区联合党建品牌。仪式上,还签订了川陕甘毗邻地区党组织共建协议、川陕甘毗邻地区能源(天然气)合作协议。
据悉,川陕甘三省毗邻地区党建联盟将通过乡镇轮值的形式,每年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盟峰会,总结共建工作,协调解决难题,推动务实合作。
——摘自广元市人民政府官网2020年6月28日新闻报道:《川陕甘毗邻乡镇党建联盟成立》
议事厅办公场景。室内墙壁上对毗邻交界区域各乡镇概况、合作目标、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介绍,也是一面展现边界镇情的科普文化墙。
川陕甘三省交界毗邻处有六个乡镇,除了紧靠的青川姚渡、文县碧口、宁强青木川外,另还有青川沙洲、文县中庙、武都枫相三个就近接壤的,各方距离都不远。地理上“山水相依”,人文上“频繁交融”,民间往来亦很多。该联盟议事厅之所以设在姚渡,这六个毗邻乡镇中,姚渡位置要相对居中。今后每年一次的联盟峰会都将在这六个乡镇中轮流召开。
谈论合作,那么得先从历史沿革入手,以此掌握文化基础,并采用网络术语——“回忆杀”的方式来加强各方凝聚感,也能让合作具有持续性。无论任何地方,只要是在边界毗邻地带,都会出现土地交错、管理交杂、归属反复等情况,而产生这些现象都有着一定历史渊源。从墙上摘录的“历史沿革”信息来看,策划设计人员很用心,查阅过不少史料。
川陕甘三省地图自然必不可少,姚渡作为小镇,这类地图自然不会标注,但当地人却在图中姚渡的位置处涂画上了轮廓。
地图旁边,是建立此项合作联盟的目的需求。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偏远山区地带,各自间应取长补短,抱团合作,引领正确方向,共谋发展之路!
姚渡场镇分为新老两大街区,整体呈块状+矩形。以姚秦路串联起路网主骨架,再延伸出和平街、迎宾路、幸福街、平安路等多条街巷分支。位于姚秦路上的农贸市场,作为街区商贸交易中心,每月逢新历双日会在此赶场。
幸福街即姚渡老街,位于场镇北侧,线状延伸,长约200多米。老街设有姚家渡社区,主要管理场上的城镇户籍居民。姚渡老街目前除北场口与社区办公室旁边外,并没有留存多少老旧建筑,都是砖混结构的1~3层房屋(多为改扩建)。姚渡中心小学与幼儿园也在老街上。
姚渡老街北场口尚存的几间木结构旧建筑,现已经成为了无人居住的危房。房屋二层窗台端还写有时代标语印记。与在四川盆地内所看到的穿斗木结构房屋不同,盆周山区这类木质旧房,感觉要更加厚重、大气一些。
姚渡场镇北侧,宣传口号为“鸡鸣三省,蜀北门户”,突出区位特点。图左道路为穿越场镇的主干线——姚秦路,图右是沿白龙江河岸修建的过境路,如果不打算去镇里,可直接绕开通行。
回眺白龙江畔的姚渡场镇,场北一带的居民多为农村户籍,管理机构属市坪村村委会。
1942年青川正式设县以前,姚渡属平武县(青川分县)所辖。而平武又作为龙安府的附廓县及治所,那么古代文献对姚渡的记载便出现于《龙安府志》上。
清代道光22年(公元1842年)版《龙安府志》(邓存咏 编撰)里的“姚家渡”方位描述,“署东”指青川分县署。青川县境早在西汉、三国蜀汉、南北朝西魏等几个时期曾分别设立过白水(治今沙洲镇)、广武(治今青溪镇)、马盘(治今青溪镇,文尾备注3)、泰兴(治今乔庄镇)等县域建制,也算历史悠久,不过后来沿革几经变迁,这些县相继被裁撤或省入。直到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以原清川县地置青川守御千户所(治今青溪镇,文尾备注4),属四川都司;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属龙安府;清代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青川守御千户并入平武县;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改设青川分县(治今青溪镇)。所以道光《龙安府志》编撰时,姚(家)渡即为平武青川分县辖境。目前青川县青溪镇(文尾备注5)是一座古镇,并打造了“青川县署”等文旅游览景点,2022年9月建成开放。
清代道光22年(公元1842年)版《龙安府志》(邓存咏 编撰)配套舆图中对姚(家)渡的位置信息标注。
姚渡镇场北,白龙江与支流大团鱼河的汇流处,小地名称之“清峪口”。大团鱼河,古称“盘鱼河”,发源自陇南市武都区枫相山(属西秦岭山脉),流经文县境,至青川县姚渡镇市坪村(川甘省界点)汇注白龙江,青川段仅长6公里。大团鱼河沿线几乎为山地峡谷空间,流径自北往南,待出峡与白龙江干流相汇后,便形成了一块宽缓的冲积坝,河道中间还堆覆着沙洲。
远眺大团鱼河峡谷风貌,G75兰海高速公路在姚渡镇跨越白龙江后,穿越大团鱼河峡谷径直北上,进入武都坝子。兰渝铁路与兰海高速则在大团鱼河峡谷内都建有一座“西秦岭隧道”。而大团鱼河与白龙江汇流后继续循下游方向南行,此时河水流速快、水量且增大,并夹杂上游大量泥沙、砾石到此堆积+上叠,河貌呈显下切侵蚀状(由高山峡谷进入低山缓坝,河床纵向坡度亦增大),岸畔便出现了漫滩与阶地,阶地共有三层,个人用数字进行了标注。
徒步走过青川姚渡大桥,来到白龙江西岸的甘肃省境内,这里属陇南市文县中庙镇余家湾村。G75兰海高速公路在余家湾设有互通出入口,该互通虽然设在一个山区小村子,但却承担了“姚渡、中庙、碧口、玉垒、范坝、青木川”等川甘陕省界毗邻区域周边各场镇高速出行,节点作用更大。车辆过姚渡大桥后左转沿S206省道行驶约800米,在一处三岔路口连接G212国道,再往西约600米即到兰海高速余家湾互通,继续西行就是中庙、碧口、文县城。而由三岔路口往南,可至青川县城、广元市区。所以桥头旅游指示牌上,全都标注着青川境内景点。
从姚渡大桥甘肃一侧回望四川境内。个人曾在2013年10月来过这里,那会桥头还立有“四川人民欢迎您”的文字标识,现在这里开设了商店与洗车场。该边界点无官方编号界桩。
余家湾村驻治小地名称“坪地里”,源于空间形态。S206省道将从余家湾跨越白龙江(建有‘清峪沟大桥’)往北行,再沿着大团鱼河峡谷(西秦岭山脉)经枫相、洛塘、琵琶、玉皇、三河、柑桔、汉王等乡镇,到达陇南市武都区,全长约130公里,但沿途不经过县级城市,G212国道没有选择走此线。
从姚渡场镇沿着姚秦路(S105省道)西行,先经姚渡火车站,遂下穿兰渝铁路,约12公里到达川陕两省交界点——秦家垭。
秦家垭地处大巴-米仓山脉西段核心(偏北),是一座山谷隘口,今属陕西青木川国家自然保护区范围。
陕西境内对姚秦路的编号为S103西青线,“青”应指“青川”,“西”从距离里程上应指西安,由省会连通边界。
四川境内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公路边建有一座宣传广场。
秦家垭边界点四川一侧基层管理今属青川县姚渡镇汉道河村(文尾备注6)。图中右侧那扇大门为汉道河村水厂,利用附近河溪资源,提水供给生活与农业灌溉。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图文介绍。
2016年4月8日,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整合设立国家公园。8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人民政府联合上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同年12月29日,国家林业局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的函(林函护字【2017】181号)。2018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四川成都成立。——信息来自网络。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范围图。
(2024年)1月11日,记者从自然资源厅获悉,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确权近日完成公告登簿首次登记工作,这意味着其正式拿到“户口簿”。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横跨四川、陕西和甘肃3省。经国务院授权,由自然资源部委托3省人民政府代理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面积为1.93万平方公里,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87.73%,涵盖水流、湿地、森林、草原、荒地、矿产等六大资源。
去年,自然资源厅会同相关单位开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确权登记工作。这项工作涉及省、市、县(区)三级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是保护等级最高、面积最大、权属争议最多的登记单元。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地核实和权利人及权利关系人协调等方式进行争议调处,共化解权属争议331处1351.31平方公里,化解面积占争议面积81%。
值得一提的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确权创新开展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确权登记模式,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三维确权登记数据展示平台,实现自然资源调查成果二维向三维可视化转变,生成一本“立体户口簿”。
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完成登记,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产权保障,有利于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解决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所有权界限模糊、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助力生态空间的有效监管和严格保护。——节选自“华西都市报”2024年1月15日新闻报道:《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拿到“户口簿”》 记者 王若晔
大熊猫国家公园地理位置示意图(包括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范围)。
大熊猫国家公园跨越中国西南与西北,由四川省岷山片区、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省秦岭片区、甘肃省白水江片区组成,规划面积为27134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11'10"-108°30'52",北纬28°51'03"-34°10'07"之间。
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山系,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5588米,土壤类型有山地棕壤、黄棕壤、水稻土、潮土、山地褐土等。属大陆性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72.07%,有种子植物197科1007属3446种,有脊椎动物641种。——信息来自网络。
陕西省宁强县所属地级汉中市,这里立有一块“汉中市林(山)长公示牌”,如今国家对于生态保护非常重视,河流、森林、山脉均划定了负责人制度。汉中因地处秦岭与大巴-米仓山脉之间,林业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在南北两山区域,此图标注了秦岭汉中段的林业管理范围。
位于秦家垭川陕边界点陕西一侧的景观广场,方便游客停留拍照。附近村民都很会做生意,将许多山货物产摆到广场上进行售卖。
“鸡鸣三省”的边界文化概念,同样适用于陕西青木川古镇。而从细节造型上来看,陕西这尊“雄鸡鸣叫”塑像比四川姚渡那尊更显精致。
陕西还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仿古关楼,称之“西秦关”,两端标刻“襟陇带蜀”字样,从区位角度突出了川陕甘三省之间的毗邻通达关系。
秦家垭边界点陕西一侧基层管理今属宁强县青木川镇南坝村。另外,该边界点无官方编号界桩。关楼上方牌匾矗挂着“青木川”三字,姚秦路“穿垭”纵行。
南坝村秦家垭(宁强县青木川镇)不仅作为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西界,也是陕西省地理位置最西端——东经105°29′,北纬32.82’,海拔约700多米。这么一看,秦家垭即因姓氏而得名,且具有陕西简称特点(三秦大地)。
秦家垭川陕边界聚落风貌。这里的一座人工池塘,打造有农家乐与酿酒作坊,可提供食、宿、购等旅游服务。而川陕甘三省官方编号界桩就深藏于图中右侧高山顶端,但坡陡林密,前往非常不便。
秦家垭距青木川古镇5公里,姚秦路自垭口关楼东行缓下,顺沿前方山谷到达,南坝村村委会也设在青木川场镇上。青木川古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南角,与甘肃文县、四川青川县接壤,所处大巴-米仓山余脉缓坝间,清代兴场。嘉陵江流域水系白龙江支流——金溪河穿场而过,并将场集隔河划分。老场坐落在金溪河南岸,沿循河道蜿蜒成弯状,如似盘龙卧伏,俗称“回龙场”。青木川是川陕甘毗邻区域的山货物资集散交易点,周边又远离县级城镇,地形环境也赋予了作为中心商贸聚落的条件。老场商铺林立,繁荣热闹,建筑类型多四合大院,由此突出“团结、聚兴”等人文元素。
1981年版《四川省地图集.青川县分幅》中对姚渡与秦家垭川陕边界点(红色箭头)的位置标注。这版地图集的资料信息截止时间为1977年,所以姚渡场那会还是青川县沙州区五星公社驻地,直到1981年恢复原名。
文尾备注——
(1)乡团:清代城镇或农村的地方自治武装,又称“团练”。
(2)水白姚联保:“水”指洞水(今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白”指白水(今青川县沙州镇,曾为白水公社)。
(3)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马盘县改清川县(治青溪镇)。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因宋蒙战争毁坏所废。地名源于青竹江“水色清美”。青竹江,嘉陵江西源白龙江支流,发源自摩天岭,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昭化古城所在地)汇注干流,河长204公里,流域面积2873.2平方公里,也算是青川县的一条母亲河。
(4)守御千户所:明代卫所编制,属军事机构,多设在汉地州县与少数民族交界的区域。
(5)青溪镇位于青川县城(乔庄镇)西南方向50公里,青川县域老治所,1951年县治由青溪迁驻乔庄。
(6)汉道河村因毗邻西汉水故道而得名。2020年阳山村、青元村、和平村合并至汉道河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