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来过山西省介休绵山景区旅游过的人无不为它魔幻般的仙境,奇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所折服。
绵山仙境
绵山景点
介休绵山景区一览表
绵山属于数万万年形成的沉降陷落形地貌,构成了雄伟壮观挺拔的千仞绝壁和奇幻深阔的溶洞。它绵亘蜿蜒,多姿多彩,巍峨壮观,充满奇幻阳光之美,是美的化身,力量的象征,因此绵山也称岩山。我们当地土话也有叫年山。
大雨过后,大人们指着绵山方向说,还能够看到古时候大禹治水留下的船桩哩
最初知晓绵山还是小时候,我们汾阳演武镇离绵山直线距离也就是三四十公里,绵山位于我们古镇东南方。每年到了夏秋雨季下大雨的时候,往往首先是从绵山那里涌出滚滚乌云,继而风吹云动,乌云密布压树梢,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往往大雨过后,晴朗的天空下,大人们指着绵山方向说,山顶上还能够看到古时候大禹治水留下的船桩哩。
而我们当地(可能是属于我们原来汾州府区域的好些个地方)民间还有一个涉及到绵山的风俗民情;当地白事(白事指人去世的仪式)讲究颇多,人去世下葬的时候都要讲究穴位的方向。而在打穴位的时候,方向一般也就打好了。
但在棺木下葬时候,往往阴阳先生还会要念念有词;“头顶东南佛绵山,脚踏西北子夏山” 。
而当棺木下到穴位底时,还要用他的罗盘和铅锤再吊一下,精确一下方位,虔诚而又细致,他闭着一只眼睛仔细瞄着的方向就是绵山和子夏山的最高处。
对于这样一个风俗民情一般阴阳先生也是解释不清,一般人们也好像都知道,又好像是说不清,只知道祖祖辈辈就是如此,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或许是因为绵山是春秋时期忠心事主的介子推殉葬的地方,子夏山是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子夏隐居设教的地方,为了纪念两位名人的一种说法;
也或许是在我们当地一东南,一西北最近的两座海拔最高峰,属于太岳山脉余脉的绵山(最高峰海拔2560米),属于吕梁山脉的子夏山(最高峰海拔1690米),它们在全国虽然不是太高的山峰,但在我们当地一马平川的平原还是显得鹤立鸡群,我们在家乡抬眼看到的就是一东南,一西北这两座遥遥相对的山峰。
而一般人的观念普遍是以东,以南为上,而位于东南的绵山代表繁荣向上。
而位于西北的子夏山则代表着坚实稳固,脚踏实地。
因此,人们去世以后的穴位就是“头顶东南佛绵山,脚踏西北子夏山” 。
总之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人们虔诚的希望,期盼,安宅镇土,保佑后辈儿孙平平安安的一种愿望吧!
绵山景点南天门
绵山景点
而绵山还是一个树木王国,古树名木四季常青,尤以柏树千姿百态最为奇特状如龙凤、虎、象、不可胜数。
雄奇绝美的自然山水孕育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这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南北古交通要道,也是游览福地,也是险绝的军事要塞,还是寒食清明节的原发地。
此外,绵山独特的宗教文化也独具魅力,绵山崇尚大道,佛、道、教,众教相融。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它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佛,道,教为一处的一个旅游景点,是我国众多其他旅游景点所不能比拟的。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也叫介山。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古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在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
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等。
而绵山独特的自然山体风貌,形成了这里众多的独特寺庙。山助寺庙靓,寺庙借山势险。好多的寺庙就顺住山势,或藏于凹岩,或嵌于岩壁,或隐于山坳,或建于溶洞。
佛教寺院有建于东汉的铁瓦寺,建于三国的抱腹寺,建于北魏的鸾公岩,铁佛寺,建于隋唐的回銮寺等;道教建筑大罗宫,建筑面积30000平米,为全国庙观之最;而龙脊岭养生源,集中有12个闭关辟谷修行成真洞。
遥望大罗宫
介休之绵山,论起源流,绵山大罗宫之名出自春秋时期著名隐士介子推。据传介子推曾携母隐居于绵山并在此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曰大罗”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罗仙境”。
绵山海拔25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这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唐朝李氏夺取政权的福地。
隋大业十二年,太原太守李渊入关中、取长安,灭隋而代之,建元武德,改国号唐。
当时,唐仅统辖关中,汉东一带,郑王王世充占据河南,夏王窦建德据有河北,诸侯割据构成了对唐的严重威胁,这时突厥所封定扬可汉刘武周聚兵数万人入侵并州,妄图攻占河关关中。秦王李世民请缨讨伐,并占据战略要塞绵山。
公元616年,在这里度索原雀鼠谷发生过李渊与甄翟儿之战。
公元617年,发生过李世民与宋老生激战,李世民由太原南下,突破雀鼠谷,大破隋将宋老生于霍邑(今山西霍州)。
公元619-620年,发生过李世民与刘武周部宋金刚度索原雀鼠谷大战。此一战中,李世民经绵山神灵点化,运用八卦阵和五行阵大败宋金刚,活捉尉迟恭,进而灭刘武周。
之后,李世民再次依托绵山,经沁源,逾太行,入河南,活捉窦建德,降服王世充,为李唐王朝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朝武德二年﹙西元619年﹚,唐高祖李渊之母曹太后得了怪病,日夜受鬼怪袭扰,不得安宁,经御医医治一年有余不见起色。当时李世民在绵山与宋金刚交战正酣,双方死伤无数,李渊非常担忧。
这时有琅琊云游道士上书高祖,说大唐虽然受天命获得政权,但毕竟杀戮过多,游魂冤鬼无处存身,所以来加害太后。现有琅琊天台山主神赵公明,原是日精托化成人,后到峨眉山修炼,商周时下山助商被姜太公所杀。玉帝因其忠勇,封他为玄坛真君,让他统辖阴阳两界钱财,所以最善于驱神役鬼,除病消灾。只徐求玄坛真君显灵救世,才能保太后无恙,战事顺利。高祖依计而行,曹太后之病果然得以痊愈,李世民也很快取得度所原雀鼠谷大捷。
高祖李渊为感激玄坛真君之功,下旨塑五座玄坛真君金身,分别赐予琅琊天台山、绵山大罗宫、蜀中峨眉山、蜀中青城山和南京太清宫奉祀。
据传唐高祖之女,唐太宗之妹曾修道于大罗宫。绵山还留有高祖李渊 “古老神奇,大道绵山”之亲笔真迹。
唐开元之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李隆基巡幸雀鼠谷,为先皇太宗在绵山部署雀鼠谷大战,得到大罗众神护佑,破敌获胜,遂专程朝拜绵山,到大罗仙境进香,为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赦命重修大罗宫。
后经历代帝王将相,名人雅士不断捐资修建,进而成为中国道观建筑群中,神系最为完善的道观建筑群。
从财神、八仙、妈祖、元辰到三清、三元、五岳等大神,基本囊括道家、道教各尊神灵,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历朝历代官民们祈福攘灾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绵山大罗宫
最著名是依山而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共有十三层组成,总高110米,被游客称为天下道家第一观的大罗宫。
大罗宫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这里是春秋晋国介之推当年所看到的“大罗仙境”,“三清上,曰大罗”。
道教认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最上层为大罗天。大罗宫之意就是建在大罗天上的宫阙。
天下第一道观 大罗宫
据传该宫建于唐开元之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李隆基巡幸雀鼠谷,为先皇太宗在绵山部署雀鼠谷大战,得到大罗众神护佑,破敌获胜,遂专程朝拜绵山,到大罗仙境进香,为祈大罗宫因历代战事,几毁几复,1942年2月2日侵华日军又纵火烧毁。
现在的大罗宫(备注附录)为当地大居士阎吉英先生筹4亿巨资在原址上重建而成,迄今已经建造道教殿堂60余座,塑造神像600余尊。
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110米,层楼迭阁,青墙金瓦,画栋雕梁。雄狮背驮整座宫殿,形象逼真,威武生动。
一层至七层面阔五间,以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为主。
绵山景点
七层以上为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
八层至十三层面阔9间,廊下各有10根盘龙大柱,宛如皇宫天庭,一派金碧辉煌。
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群楼高耸,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雍荣华贵,又古朴典雅,可与布达拉宫媲美,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
因此形成了大罗宫供奉从无形、无名、无上、三清四御到道家诸神。
2000年5月曾在此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道家活动──罗天大醮,香港、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等国内外20余家经团参加。
千百年来,在大罗宫祈祷国家兴盛、家庭幸福、个人前程的不计其数,现这里各种祈祷的表文有两千多种,游人赠送的帐、幡有两千余条。前来挂铃、挂灯的有一千余人。从古自今,人们办事都离不开大罗宫,三六九祈祷、初一十五朝拜者甚多。
游览大罗宫,如步步临仙境,步步升高。在大罗宫之上的悬崖绝壁上飞人挂祥灯,可岁岁降光明。这里还有壮武侯宋昌大罗道馆挂祥云牌、汉文帝减免中都三年租税的历史故事。
绵山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又因唐贞观十五年(641)太宗皇帝驾幸绵山礼佛时,有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
绵山龙头寺
区内有毓德堂、关帝庙、真武庙、南天门等名胜。有《叶剑英元帅论绵山》、《左传·介子推不言禄》、屈原《九章》、宋廷魁《绵山赋》、唐太宗御制诗碑等,这些石刻是领略绵山厚重历史文化的主要景观。
这里也是朝观云海,夕观日落的绝妙去处。
龙头寺的毓德堂,是集中体现绵山大道思想,供奉“天地君亲师尊位”庄严神圣的殿堂。始建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建。意在告诫世人遵循天、地、君、亲、师、诸道敬天敬地、忠君爱国、孝敬父母、仁爱兄长、尊敬长辈,用介之推的“忠孝仁信、礼义廉耻、慈俭温良、谨让谦和”16字箴言教化天下。
毓德堂
毓德堂上层,正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右侧为祭母文、祭社稷文、玄宗皇帝祭天地文,左侧为神宗奠玉皇大帝文、秦王出师告天地文、太宗皇帝祭介山文。
由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理念,在绵山毓德堂得以传承和延续,显示了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和谐社会理念。
弘扬大道思想,传承道德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绵山毓德堂一贯遵循的宗旨。
绵山龙头寺
绵山天桥
天桥
天桥;是因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栈道而得名,有千余年的历史。长300余米,宽 1 米多,上离峰顶80余米,高入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危岩上。
每逢雨过云涌,人在桥上过,云在脚下飞,使人有平步青云,飘飘欲仙之感。景区内主要建筑是洞神宫、祖师殿、七真殿、水母殿、悬空长廊等和回头看柏龙、兔桥、须弥石等名胜景观。
有孔明和张良等人的修行洞。此外还有中国古代最险绝的军事堡垒——石勒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洞神宫是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与刘武周在雀鼠谷度索原交兵时曾得洞神宫太清道德天尊护佑而大捷。唐太宗李世民为感神恩,于贞观十六年(642)降诏重修。宋、元、明、清官方和民间先后增葺。
绵山朱家凹景区
绵山朱家凹景区;和朱明王朝兴起有关,是一处“圣迹”。据称在元代末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在这里修行,祈祷上苍保佑儿孙富贵。结果他的儿子朱元璋的在灵宝天尊的庇佑下,统一了中国,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洪武十八年派皇十七子朱权来绵山谢恩,大兴土木,修葺洞玄宫,这就是朱家凹的来历。朱家凹是上清灵宝天尊的道场,左右偏殿为十方灵宝殿和诸仙殿。西面山岗上有玉皇阁,嘉靖二十一年(1542)朱世宗在此建醮,祈求大明江山千秋永固。
绵山“千游岩,万游岩,最美还是李姑岩”;
李姑岩位于龙脊岭西侧
绵山景点
李姑岩
李姑岩位于龙脊岭西侧,是一处长达200余米,深20余米,高30余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庙殿分为上下两层。依山筑阁,别具特色。
其中庙殿有皇姑殿、释迦殿、关帝殿、都龙王殿、罗汉堂、三身佛殿等名胜,是一个国内罕见的皇姑出家的旅游点。
皇姑殿内的九尊雕塑,全部是唐代遗物,十分珍贵。皇姑楼是当年李姑修行打坐的地方,其中的设置和壁画,再现了大唐皇室的风貌。其它各殿的来历都与李姑有关,传承着许多感人的传说故事。
绵山景点
而古色古香的皇姑殿坐落在郁郁葱葱原始树木的树荫之中,清雅幽静,是绵山旅游景点独特的景观,难怪千百年来人们流传着在绵山“千游岩,万游岩,最美还是李姑岩”的美丽传说。
而说到皇姑李姑,在我们那里还有一段显为人知的传说;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叔妹世姑在绵山修行出家。世姑虽然生在皇宫,但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还经常采药为附近百姓看病,并且亲自给乡亲们配药,煎药。
有一天,世姑又为一位患病老妪看病煎药,而且一边煎药,一边还给老人做饭。但是因为她自幼生活在皇宫,不会做饭和面,和面时不是软就是硬,软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的稀软,慌忙之中她急中生智,用一根筷子试着将稀软的面拨到开水锅里,而她还竟然将面拨的粗细均匀,做出来吃的还是非常柔软顺口,老人吃的高兴,就问世姑;“孩子,这叫什么?”
也不知道老人没有说清楚,还是世姑因为慌张听错了,世姑将老人说得“这”听成了“你”,还以为老人问你叫什么。而此时世姑已经遁入空门,不愿意说出真名来,就说出了她的乳名“八姑”。
“呀!八姑,八姑真好吃”!老人高兴地说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心地善良,行善学好的皇姑就将这样做出来的面食叫做八姑。而因为面是贴在刀上用筷子一根一根剔下来的,所以多少年流传下来叫剔八姑,也叫贴八姑。
云峰寺;云峰寺也是一处不得不看的景点。始建于三国时期的云峰寺,是绵山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岩”的抱腹岩,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远看如两手抱腹,悬崖绝壁间可容纳两万名游客,而云峰寺的200余间殿宇僧舍就被抱于其中,不走到近处,看不到寺庙深藏何处,大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
绵山景点
据寺内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记载,该寺由高僧边迪公测量筹划,魏明帝下令诏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筑,分为上下两层,飞檐叠阁,栈道悬空,融千年佛教文化于悬崖绝壁间,正是:“危壁惊险亦所成,云外有路天际生”,堪称天下间绝无仅有的奇观。
云峰寺
云峰寺内建有空王古佛殿、药师佛殿、弥勒殿、观音殿等四十六处文物古迹,以及大量唐、宋、元、明时期的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筑的斗拱、梁枋、窗楼均为石雕,令游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代工匠的奇思妙想。
云峰寺
奇妙的景点
抱腹寺
抱腹寺;洞穴道观殿宇,这是个规模最大的洞,只见巨大石洞如泰山压顶般横空覆盖,如十方华盖藏罩着渺小殿舍,拥抱着千古宝藏,蕴含着巨大能量。从洞外往里看乌漆麻黑,从洞内往外看,别有洞天,另有天地,很质朴的原味重生。
铁瓦寺;位于介休市绵山,东汉建安年间,绵山已有佛教寺院──铁瓦寺。《介休金石略》载:“摩斯塔下有寺,东汉建安年建,皆铁瓦,悉铸施者姓名”,据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以后规模较大的开发建设有五次:三国曹魏时,高僧迪公考察筹划,魏明帝曹睿特诏建绵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昙鸾于绵山抱腹寺及山之阴聚徒说法,弘扬净土宗教义,并创建鸾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择地绵山,创立禅林,修炼成佛,后唐太宗李世民敕建云峰寺;元末大火后,明晋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复云峰寺等。
云峰寺胜景
其中云峰寺塔林;又叫佛骨塔林,位于绵山云峰寺建筑群的右侧约一公里处。
塔林为绵山历代高僧墓塔。绵山塔林过去墓塔很多,因年长日久,有的已不复存在。现存单层六角亭阁式墓塔10座,方形二层亭阁式墓塔1座,塔铭一方,残经幢一座。每座塔上均有塔铭,全部属“临济宗”,均建造于清代,塔高均在 5米以下。墓塔均为青砖砌筑,10座六角单层亭阁式墓塔形制基本一致:自塔基上叠涩砌出六角须弥座,然后叠涩砌成塔身,再叠涩出檐,最后反叠涩砌成六角攒尖顶收顶。塔檐有简单的仿木构形式。现塔林为当代重修或复建。
其中云峰寺塔林,又叫佛骨塔林
墓塔均为青砖砌筑,除元初普光和尚塔为方形两层较为少见,且规制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平面八边形单层,高度在三米上下。普光和尚塔筑于青石铺就的塔基之上,砖砌塔身白灰抹缝,两层砖雕檐口斗拱,一层塔身正面设龛,一、二层塔身均有塔铭石刻镶嵌,其余再无装饰。顶部砖砌方形刹座,上置石刻塔刹,造型简单。
而绵山还有据说是全国最多的神奇包骨真人象(包骨真人象是古代僧人圆寂以前,通过打坐辟谷,只吃一些野果和中药材,一段时间以后,逐渐禁食一切食物,只饮圣水,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体内的污秽物质排泄干净后,逐步减少饮水量。直至完全停止饮水,滴水不进,最后自然停止呼吸,使体内的物质和水分充分耗尽,这样就能够达到长期不腐败,肉身不烂,然后再将身体用泥塑包起来,供人们供奉赞仰)遗址。
隋唐高僧田志超的包身真人像就坐落在绵山云峰寺。
空王殿后60级台阶上有石佛殿3间,所有斗拱、梁枋、窗楼均为石雕,是寺内最古老的建筑。殿内所塑空王活佛像,据明王德十三碑记所述“包塑真容”的记载,为包骨真身。
空王佛田志超为汉人成佛第一人
空王佛田志超为汉人成佛第一人,也是绵山现存15尊真身舍利佛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尊。
关于云峰寺,有着很多传说,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汉人第一位成佛的志超和尚。
唐代高僧田志超(571~641),法号“空王佛”,相传他云游到绵山,想在此地修行。当时绵山一带是道家场所,龙母携五龙已在此修行多年,于是田志超与龙母打赌斗法,输的一方永远不踏入绵山,结果是田志超获胜。
绵山景点
后来龙母的五个儿子赶来助阵,田志超又将五条龙镇于龙池中,成为绵山的守护神。千百年来,龙池里的水从未干涸,也不会溢出。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到绵山求雨,结果长安一带果然普降甘露,干旱解除,唐太宗于是下旨在云峰寺内修建了空王殿。
田志超圆寂后,遗体未做处理却一直完好无损,弟子们于是以其肉身为胎,包塑成像,予以膜拜。
此外,寺内还供奉着一尊元代焦居士的包骨真身像,据寺内现存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所立的《焦居士真骨碣铭并序》记载:焦居士辟关辟谷,圆寂二十六年仍然躯体完好,被其孙制作成塑像供奉。
“正果寺”;寺内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颇有灵气,是研究绵山历史文化和地理气候的重要文物。此外还有通天云衢、五龙松、弥陀殿、圣母殿、观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龙殿等,来历神奇,庙殿灵验。灵应塔明七暗九层,高达69米,高出云霄,巍峨壮观,是中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更兼这里地势险峻,松柏参天,成为绵山极具特色的游览胜地。
正果寺
正果寺碑志
田志超弟子的包身真人像则坐落在正果寺,从唐代到明代,各代都有。那些塑像,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容貌各不相同,就连他们的年龄都可以从容颜上窥见一斑,历经千百年仍然保持了圆寂时的原始状态。而有的塑像有些地方外面的泥塑脱落以后,还可以看到原来包骨真身的手指骨,脚趾骨,及头盖骨。
那些塑像,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容貌各不相同
绵山的包骨真人象
绵山的包骨真人象
因此有人将绵山的包骨真人象比作“东方木乃伊”。
有的塑像还可以看到原来包骨真身的手指骨,脚趾骨,及头盖骨
有的塑像有些地方外面的泥塑脱落以后,还可以看到原来包骨真身的手指骨,脚趾骨,及头盖骨。
包骨真身的手指骨,脚趾骨
“还愿挂铃”是绵山的另一特有景观。
“还愿挂铃”是绵山的另一特有景观
“还愿挂铃”是绵山的另一特有景观
在云峰寺有一项延续千年的还愿挂铃民俗活动,每逢庙会和吉日,许过愿的善男信女们便请长于凌空作业的人来挂铃还愿。挂铃人从百米高空岩顶用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利用前后晃动的力量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场面惊险刺激。
相传唐贞观十二年(368年),陕西大旱,唐太宗李世民向高僧田志超求雨,果然瓢泼大雨倾盆而至,旱象解除。唐太宗为感高僧解民倒悬之恩,特意命能工巧匠打造了一口铜铃。
又于农历三月十七日(志超成道日),在文武大臣扈从下赶往绵山抱腹岩下,请当地百姓帮忙将铜铃悬于岩的顶壁。从此,抱腹岩挂铃还愿的习俗世代相传,成为绵山一绝。
“通天云衢”
在古代,要想登上高二十余丈的抱腹岩山顶,必须抓住两根铁索沿75度的斜坡攀援而上,其惊险程度堪比华山千尺幢。
近年来,当地为方便游客登山,又在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全长300余米、400多级台阶的之字型栈道“通天云衢”,从山下看过去依然令人“毛骨悚然”。
绵山景点
绵山风景名胜区 远眺卧佛
狮子山;文殊广法天尊与太上老君经常在绵山探讨道学。唐代有人曾见二位老者,一穿白,一穿黑,对坐山上,侃侃而谈。待接近时,二老者倏然隐去,只看见天空中飘起一白一黑两朵祥云。在二仙对谈时,文殊的坐骑狮子蹲在山上,因而该山形如卧狮。
介公岭;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
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
而衷心事主的介子推留下的一句诗句“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成了二十四节气“清明节”的来由了。
绵山景点
介公岭
介神庙
介公墓
绵山最为推崇的应该还是介公岭上的介公墓介神庙。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介子推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以县,以节,以俗铭记的一位历史名人。介公岭便是千古先贤介子推的隐居地,焚身地和祭祀处。介公墓建于2000级石阶之上的柏树岭中央,居高临下,放眼眺望,美丽山川尽收眼底。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历代墓碑数通。
而介神庙则坐落在一处深28米,宽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祠庙。
“黄山归来不看松,绵山归来不看柏”,介公岭是绵山柏树王国中的国都。这里是介之推的归隐之山,是介子“忠孝清烈”伟大精神的承载地,也是寒食节的原发地。介公墓是晋文公为怀念介之推而敕令修建的衣冠冢。
介公墓是介子伟大一生的总结,以苍天为盖,青山为屏,苍莽为帐,四周松环柏绕。
介神庙是全国最大的石窟祠庙,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红柱金顶的介神庙嵌在峭壁中,庙内以宏大的彩塑群塑有介之推的生平事迹和成仙后的灵验应化事迹,彩塑工艺色泽鲜明、流光溢彩,红飞黄舞。介公岭上品寒食,不仅可以感受2640余年的寒食文化,更可以享受寒食养生奥妙。
经过多年民间收集,目前绵山已具有百余种传统寒食。
藏经阁位于介神庙顶,阁中品香茗,赏月色,观圣迹,可览千年文化。
仅一个“大”字难以对介神庙给人心灵上的折服以解释,恰恰也由此反映出介子精神永存天地间。
龙脊岭
龙脊岭;因位居双龙交汇的背脊而得名。该游览区主要展现李唐军事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有龙抬头、龙涎泉、龙须瀑、介子推母子巨型雕像、真武殿、八卦园、仰止亭等二十余处景点。子推母子塑像生动传神,再现了当年介子推偕母归隐绵山的情景。
绵山唐营是国内唯一留存的唐代古营。督战台、插旗石等历史遗迹,讲述着秦王李世民当年布兵督战的故事。绵山的灵气吸引了众多的仙家、圣人,仅此处就有伯子常、彭祖、子乔、华佗、汉钟离、吕洞宾、陈抟等历代古贤的修行洞十余处,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养生源用碑石图文对养生功法做了简明生动的介绍。
龙脊岭上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势坐北朝南,以石亭为界,前后相隔十余米,温度相差近十度,因此冬天里仍然温暖如春,青松翠柏,奇花异草,布满山岗,是暖冬游的最佳去处。
绵山景点
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空谷传声,须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过。
栖贤谷
相传当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经这里到达归隐地的。封侯亭是当年文彦博宣旨诰封介子推为洁惠侯时所建,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具有皇家园林的气象。亭内有宋神宗的圣旨碑刻,弥足珍贵。游览区内还有清风洞、迎仙坊、天源瀑布、超凡洞、箫声叠瀑、鳄鱼石、仙界石、壁上园、蝴蝶窝、驯虎之神、点石为羊、仙泉等二十余处景点。
其中壁上园的奇花异草生长在垂直九十度的石壁上。这里彩蝶纷飞,各色各样,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在这奇花异草中,仰望一线晴空,耳听幽谷涛声,脚踏天梯栈道,令人尘虑顿消,如临仙境。
栖贤谷外有一座封侯亭
栖贤谷外有一座封侯亭,中间是较大的亭阁,两侧有连廊,前边还有一池碧水映照莲花。每处建筑都是根据历史故事衍生而出,让人感知这片深山蕴含着无数历史典故。
蜂房泉;又名圣乳泉、母奶头
蜂房泉;又名圣乳泉、母奶头,是一处罕见的自然奇观,中国绝无仅有的悬泉。
北宋宰相张商英曾用:“水窦蜂房泉,山头鹿(粮仓)顶圆;风吹鞴袋谷,云罩簸箕天”来形容这里的山势地貌。
巨大的悬崖绝壁上数十对苔藓茸结的石乳,乳汁如珍珠断线,滴落池中叮咚作响,宛如琴弦弹奏出的山水清音。
清代康熙年间山西名士傅山曾把此泉水比作佛家最正法、乳酪最上品,即使神龙那伽也只能品尝一勺,而不许多贪。
诗云:“佛恩滋静者,石乳敕龙潭。菡萏琼茄引,摩尼玉线甘。惠该功德八,清彻法身三。一勺醍醐足,那伽不许贪。”
该景区还有望峰门、五龙朝母殿、四海龙王殿、三皇阁、五岳殿、妈祖殿、圣母殿、八仙洞、上善若水牌楼等景点。每当农历十五日,在这里品茗赏月,四面群山环绕,形如天井,九霄皓月当空,酷似银盆。苍茫夜色之中,眼望满天星斗,耳听阵阵松涛,叫人若置仙境,尘虑顿消,个中感受,妙不可言。
一斗泉
一斗泉;是一处天然生成的石泉,因仅仅能盛一斗水而得名。传说很久以前绵山缺水,元始天尊云游至此,用拂尘醮东海之水,往绵山洒了几点,绵山便出现了很多泉水,最后一点滴在此处,形成一斗泉。后来这里成为元始天尊的道场,百姓有祷必应。为了感谢神恩,依山而建了洞真宫。本游览区除了众多巍峨壮观的人文景观外,还有象鼻山、鹿桥、固山石等自然景观,承载着很多美丽的传说。
水涛仙沟
绵山秀色,首推水涛仙沟;沟前说法台苍翠如黛,耸立于两山之间,环绕于涧水之中,夏秋季节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 ,如诗如画。十里仙谷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称的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数十处,宛若镶嵌在茂林和芦苇丛中的一串串碧玉,使人如置身于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南国水乡之中。
绵山景点
沟中主要景观有:五龙树、五龙飞瀑、莲花峰、仙箓榜、子月峰、刀劈石、雄狮瀑、水帘洞等自然山水奇观;又有仙女坐龟,碧溪垂钓,牛角挂书、知章醉酒等雕塑小品。华夏奇瀑五龙飞瀑,落差80余米,跌落于五龙潭;水帘洞,为天下修性养气、辟谷成真第一洞。洞口飞流如练,洞内可容三四十人,为历代高僧、高道辟关、辟谷的修炼场所。 水涛沟为拜神仙、游仙境、得仙气的游览好去处。
古藤谷
古藤谷;俗名“西水沟”。它地处闻名遐尔的水涛沟西侧,与水涛沟相媲美,又别具特色。据《史书》记载,这里曾经是绵山静林河的发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创办静林书院之地。谷内古藤缠绕古树,形成似伞、似尾、似洞、似桥、似网、似宫等形态各异的藤景奇观。猕猴桃、山葡萄、山樱桃、山核桃、野山楂、山梨、山杏等山珍野果,随处可见。此外,这里还是天然的中草药植物园,仅载入《本草纲目》的名贵药材就有党参、绵黄芩、五苓子、蜱藓、菖蒲、茯苓等百余种。许多天然造化的奇石千姿百态,酷似各种动物。因此,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历史名人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题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辩的还有唐玄宗、令狐楚、文彦博、贺知章、张煊等的手迹。由于谷内是典型的温带雨林气候,被游人称为“天然氧吧”,是消夏避暑的最佳去处。
精美绝伦的绵山景点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但是这样一个多姿多彩,巍峨壮观,充满魔幻奇特仙境,况且还是近在咫尺的旅游景点至今只是去了两次。
第一次去绵山的时候好像已经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了吧。不过那时候旅游已经有点鸟枪换炮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用小车了。
记得是那年的春节过后不久,随孩子们一起去的绵山。
从我们古镇出发,走汾阳到平遥的汾平公路,大约两个多小时(那时候公路上运煤车辆非常多,而且大多是超载,汾平公路上好多处都是坑坑洼洼,非常不好走)才到了绵山脚下。随着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一直上行到了绵山的入口处龙头寺。
大道绵山
记得那时候那里的一些旅游景点还在紧张有序地修复之中。那次绵山旅游,大体上是走马观花浏览了一些景点。
第二次去的时候大约是新世纪初了。那是孩子们与介休三佳焦化集团有业务关系人家赠送的免费门票,组织了好几十个人乘坐大巴车前往浏览。
而以上这些景点只是绵山众多绚丽多姿景点中的一部分,整个绵山旅游区面积有40平方公里,14个大景点旅游区,360多个小旅游景点,绵山景点实在是太多,每个景点的历史和文化也实在是深厚,假如10分钟浏览一个景点,一天浏览50余个景点,走马观花下来也得七八天的时间。
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它还是一座藏在深山不太为人所知的荒蛮之地。那时候的绵山,山高,草荒,沟深,地癖,原来有的一些寺庙也是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加之上山没有一条正经的路,山上一些用品还得肩挑人扛,或者毛馿往上运送,和现在的景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风光秀丽的绵山景点
但就是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却被一个有心之人,慧眼识珠发现继而开发出来,以至于成了山西乃至全国旅游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而且还是非常独特罕见的。这个人就是原介休三佳焦化集团董事长闫吉英先生。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我们那里就听到了说三佳焦化集团董事长闫吉英投资好几个亿开发绵山的事情。
也正是闫吉英先生高瞻远瞩,以独到的眼光与科学实干的精神将一座鲜为人知,荒凉破败的绵山修复成了处处有妙景,步步有典故的人间胜景。
也可以说是闫吉英先生生前的一个绝妙大手笔。它不仅给当地人们留下了一座山清水秀,绚丽多姿的旅游胜景,而且也给当地人们留下了一座世代造福致富的金山银山。那是花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而据说闫吉英先生生前还高风亮节慷慨地说到;这绵山也不是我个人的财产,我不过是在恢复它。
绵山是介休人民和晋中人民的,我闫吉英不想挣他们的钱,凭身份证就可以全部免费。如果以后财力达到了,还想让山西人民来绵山旅游也不要钱。
如果有那么一天,来绵山旅游是中国人都不要钱,只要外国人的钱,那才是我闫吉英的希望。
因为绵山不仅是山西人的大道绵山,更是全体中国人的大道绵山!这样的豪言壮语是何等得令人敬佩呀!
绵山丰富多彩的景点
绵山自然景观壮丽,风光独特,,汇“峰、瀑、溪、林、宫,殿,寺,庙,观,庵,堂,洞,窟,坊,墓,碑、谷”于一地。
而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够自成一格,又不类似于他山之石,而形成了异乎寻常,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独特的自然景观。
一字蔽之;“奇”;山奇、峰奇,石奇、岩奇、故事奇。
而且道险、水秀、柏古、唐碑、宋雕、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步步有景,景景有典。
加之众峰巍兀独立,怪石峥嵘,别具一格,迥然各异,真是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特别是纪念先贤介子推忠君爱国精神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来源地。
还有这些随山势而建,深藏在高山悬崖之上的绝险、奇伟道观寺庙群。地道的中国式建筑,它们融于大山,扎根绝壁,整个山脉被这些点睛建筑串联,绵绵延续中华几千年的文明。
集这样一种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的旅游景点恐怕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吧!
是否在世界旅游界也是罕见的。
如果将它打包申请为世界联合国自然遗产,那不仅会为山西人民带来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而且给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上也会留下一个集“奇、险、清、幽、特”于一体,汇“峰、瀑、溪、林、宫,殿,寺,庙,观,庵,堂,洞,窟,坊,墓,碑、谷”于一地的丰富多彩,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瑰宝。
(备注附录)大罗宫及众神殿:
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110米,层楼迭阁,青墙金瓦,画栋雕梁。雄狮背驮整座宫殿,形象逼真,威武生动。
一层至七层面阔五间,以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为主。
七层以上为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
八层至十三层面阔9间,廊下各有10根盘龙大柱,宛如皇宫天庭,一派金碧辉煌。 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群楼高耸,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雍荣华贵,又古朴典雅,可与布达拉宫媲美,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
因此形成了大罗宫供奉从无形、无名、无上、三清四御到道家诸神。
财神殿;此殿正中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左右分别为利市仙官和招财童子。武财神坐元宝座,左手执元宝、右手拿铁鞭;两位文财神一位怀抱如意,一位手捧珠宝。
斗姆殿;中央三目、四头、八臂的女神为“斗姆元君”。左边为"三台星君""南斗星"。右边为“左辅”、“右弼”星和“北斗七星君”。“斗姆元君”为天上众星之母,主管群星。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朝拜诸星君,可增福添寿.《三国演义》中有孔明祭斗延寿以及"赵彦求寿"的故事。壁画上画的是除南北斗星君以外的西方、东方诸位星君。他们主管人间的官禄前程,以及为人们救苦救难、化厄降祥。东汉三万名太学生首领郭林宗为感谢斗姆点化之恩,在这里建了斗姆殿。
三清殿;三清,指玉清、上清、太清,本来指道教天神所居的圣境,后逐步演变为指居住在三清境的道教三位最高的神。殿内中央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是“天界”最高神灵,执掌宇宙,主宰万物,造化阴阳,生成天地,是世界的本源道的化身。
玉清又名天宝君,为洞真之神;上清又名灵宝君,为洞玄之神;太清又名神宝君,为洞神之神。
两侧为“四大天师”,他们均是道教的创立者,分别为东汉“张道陵天师”,是五斗米教的创立者;以及“南北朝时的葛仙翁、许旌阳”和宋代的“萨守坚”。
左右墙上的壁画分别为“玉帝”“王母”带领天界诸神朝拜三清的场面。
供桌两边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和合寓意同心、和睦、顺气,是中国的喜神、爱神。
中间的雕刻为骏马驰骋,龙腾虎跃,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一种龙马精神,喻示着人们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星宿殿;二十八宿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星宿的崇拜。古时星相家根据星宿的移动,占卜吉凶,并把他们分成东、南、西、北四组,称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又称四方四神。民间办喜事、盖房子、出门都要选日子,就是据此而来的。这两位分别是青龙和白虎,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他们的职责是镇守道观山门,驱邪护正。
灵霄殿;殿内中央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左为“天皇大帝”和“南极长生大帝”,右为“紫微大帝”及“后土皇地祗”。两侧为年、月、日、时四值功曹。道经上说:天有三十六层,三清居最上三层。玉帝居三十三天为万夫之主,主宰人间天上的祸福吉凶,及世界兵革、劫运,是民间信仰的最高神灵。左、右四位大帝,分别统帅万星、万雷、万灵、万地,以辅佐玉皇。传说四值功曹体察人间善恶功过,时记月累,年满上奏玉帝。腊月廿五玉帝下界巡世,以人们所做的善恶或赐福或降恶。
这天古代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以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灵霄殿的两壁画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和“玄天上帝”带领各自部下神将朝拜玉帝,奏事请旨的场面。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神态端庄各异,体现了天界的庄严和诸神的无边法力。当年唐玄宗为感谢玉皇大帝的点化、护佑之恩,命人在这里修建了灵霄殿以及九曜星君殿和六丁六甲殿。
五老君殿;五老君是道教初创时期的五方神灵,又叫五帝。他们都是非后学而成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即东方青灵始老天君,号青帝;南方丹灵真老天君,号赤帝;中央元灵始老天君,号黄帝;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号白帝;北方五灵玄老天君,号黑帝.以上“五老”与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相对应。
药王殿;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炎帝,两侧分别供奉张仲景、华佗、扁鹊、孙思邈四位盖世奇医。绵山自古以来就是道家圣地,因介之推归隐于此更成为人杰地灵之处。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号朱衣道人,研究《周易》多年。有一年,母亲重病缠身,妻子产后无奶,真是祸不单行。傅山既是位孝子,又是位好丈夫,对突如其来的灾祸茶饭不思,彻夜陪侍母亲、妻子。有一日,他十分困乏,爬在书桌上便睡着了,恍惚中忽见一仙人飘来,说道:“绵山圣水可治百病.”他顿感神灵在点化自己,便于明天启七年(丁卯)连夜奔向绵山取水。母亲、妻子喝了圣水,病症才得以痊愈。为感谢神灵救命之恩,特在此修建药王殿。从此绵山圣水可以治无名痼疾,又可作催奶剂的消息,传遍了省内外,人们常专程来此接水。
藏经阁;为绵山道教藏经处,藏有《道藏》等道书多部。
讲经台为道士集会和讲经场所。有全国百位名家题写的《道德经》木刻,堪为一绝.
白云庵金刚经石刻;北魏时期,文殊菩萨化作一贫妇,在绵山一带传播佛教。介休的佛教信徒为纪念此事,在此建庵,供奉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并在六块石头上刻《金刚经》。
群仙殿;全部神像均系布画,内容为道家众仙朝拜洪钧老祖,总面积360平方米,为全国绝无仅有。洪钧老祖也称洪元老祖。洪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
主尊九位神为木雕,正中为洪元老君,左为真一天尊、太上道君、高上玉皇道君、太始天尊;右为太上大道君、玄老天尊、太初天尊、太一救苦天尊。
混元殿;主要供奉无形天尊、无名天尊、无上元君。无形天尊为混洞之前,道气未显,荒莽之中的道家之神,意为无形象可察。无名天尊为宇宙处于本始状态的道家之神,正如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虽有质可睹,但不可名。
无上元君为太上老君之母,即天上的玄妙玉女。后下降为尹氏之女,嫁于仙人李灵飞,怀胎八十一年,生太上老君,传金丹密诀72篇即升天而去。
此三位神灵都是宇宙处于本始状态之时无边无际、无阳无阴、无上无下、无表无里、无天无地之时的神。他们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万物的开始与生化者。
载驰载驱牌楼;介休北贾侯家是清代著名晋商之一。康熙年间,侯家尚未发迹时上绵山大罗宫财神殿祈拜神灵保佑。经过几代人的经营,至光绪初年,侯荫昌的票号遍布全国 50多个城市,资产达七八百万两,居全国票号之首。侯荫昌上绵山谢神灵保佑之恩,重修财神殿,并新建牌坊,并请名士题写载驰、载驱匾额。
救苦天尊殿;三国时,群雄逐鹿,连年混战,原始鬼魂也乘机出没人间骚扰百姓。天尊得知鬼魂作怪,便将手中拂尘一挥,使鬼魂消散。百姓抬头一望,只见一九头青狮上驮着救苦天尊,再看一位戴官帽的神仙带领十八神将收了鬼魂。原来是太一救苦天尊领城隍及十八阴司倾城出动。后人便自发捐资修建了天尊殿。自那以后,就有了城隍三出巡,治理鬼魂,使百姓安宁的说法。
这里中央坐九头青狮的为“太一救苦天尊”,两侧为五方接引童子。传说救苦天尊,千处有求千处应,寻声赶来,救苦救难,所以又称“寻声救苦天尊”。他有放百亿瑞光,照亮幽冥地狱,拔度地狱亡灵,使他们解脱罪孽投生转世的法力。右侧墙壁上有救苦天尊施展法力,救助苦海遇难众生的画面。左侧为救苦天尊化身救助病人的情景。五方童子手执“五色宝幡”,意为接引五方世界一切有缘众生。
三官殿;东汉时,有一年蛟怪利用洪水危害四方百姓。三官伸手甩出法器,使洪水平静,蛟怪被定在了沟内,化为巨石。从此以后岩沟里的水在出沟处走地下,出了沟才涌出地面。既能防止蛟龙作怪,又能保证附近百姓用水的清洁。
三官指“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称“三官大帝”。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解难,水官能赦罪。武则天就常拜“三官”。左边的壁画所反映的就是“三官大帝”巡视考察的情景。下方有惩罚恶人的场面。右壁上画的是“天官”为人间赐福的情景。
附近乡民为感谢三官除去蛟怪,在这里修建了三官殿。我们看到的是三尊明代木雕三官像,是汾洲知府请人雕成后请往绵山的。
六十元辰殿;元辰即人们常说的“太岁”、“本命元辰”,总共六十位,以天干、地支相配。六十年一循环,轮流值年。绵山元辰殿分上、下两层。各殿内墙壁上形象逼真的画像也是三十元辰,和塑像一起正好是六十位。在此各个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君”。民间有本命年穿红背心,系红裤带,祭拜本命神,以求消灾免祸,增福增寿的习俗。
仙踪亭;绵山大罗宫的玉清天尊、上清天尊、太清天尊经常和众仙在殿门前的山边平地上围坐切磋道经。有一日,狄仁杰路经介休,只身来到绵山,沿路欣赏山水风光。走着走着,远远看到三清殿门口三清与众仙欢聚一堂。行至大罗宫山崖下,看到山顶上仙气缭绕,烟雾升腾,隐约听到众仙切磋道经的声音。狄仁杰紧走几步,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举目观望,不见众仙踪影。便进殿内焚香祈祷,祈求神灵保佑李唐天下。拜毕出殿后,仿佛又看到殿前山边的空地上众仙端坐的身影。狄仁杰想这是神灵点化。为感谢众仙的保佑,回朝后派人修建了这座六角亭,并取名为“仙踪亭”。
九曜星君殿;九曜是指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及计都、罗睺九位星君。古人认为“九星”主人的吉凶祸福。其中“五行相生相克,相克则有家宅不宁,六畜不旺,人丁不安,口舌官司等凶兆”;又有“男怕罗睺,女怕计都”之说。因而民间有正月初八顺星转运祭九星的习俗,据说可以消除各种灾难,保佑一年吉庆随心。九曜君神像后壁上均有各自星君的天文星座,夜晚可以根据墙上的星图,在天上找出九曜。
六丁六甲殿;就是六十元辰中的“六丁”与“六甲”神。六丁属阴,六甲属阳。六丁都是女神。道士用六丁之法招使六甲神察知远方人或物的吉凶。六甲是男神,是真武大帝的部下,有“祈禳驱鬼”的功能,也叫“制鬼神”。
六丁六甲即:丁卯司马卿、丁丑赵子任、丁亥张文通、丁酉藏文公、丁未石叔通、丁巳崔巨卿;甲子王文卿、甲戌展子江、甲申扈文长、甲午卫上卿、甲辰孟非卿、甲寅明文章。
五老君殿;五老君是道教初创时期的五方神灵,又叫五帝。他们都是非后学而成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即东方青灵始老天君,号青帝;南方丹灵真老天君,号赤帝;中央元灵始老天君,号黄帝;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号白帝;北方五灵玄老天君,号黑帝。以上“五老”与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相对应。绵山乃五方神灵会群仙之所,故善男信女建此殿供奉。
梦圆亭;清道光年间,介休籍仙台村人郎营周一家,三代均为诗人,被称为“诗歌世家”。光绪三年,先祖托梦给营周,讲述当年许愿“诗歌世家”如愿后建亭之事。营周为感谢神灵护佑成才之恩,遂在此建“梦圆亭”。
众妙堂;是彩塑艺术之宫,历代彩塑最多的陈列馆。有唐、宋、元、明各个时期300多尊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神佛像,被文物专家称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之瑰宝。
大罗宫名人纪念馆;是陈列历代皇家文书最多的历史名人展厅。陈列有晋文公、后赵皇帝石勒、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的圣旨、诏书十几道,有西汉拥立文帝的壮武侯宋昌、唐代宰相令狐楚、唐代骁将尉迟恭、北宋宰相张商英、北宋名将郝质的奏折20多篇,有张良等历代名人的祷文、诗词以及保存下来的相关实物,藏品颇丰。绵山众多的旅游景点历史上计有二十多位帝王,八十多位将相以及数百个名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墨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