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栾川县
“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因老君山而名扬天下的洛阳栾川,在历史上,曾经是秦始皇钦定的“国家货币制造基地”,世界上最早的货币,就出自这里。栾川还拥有一个世界级的称号,世界十大乡村度假地,
洛钼集团在栾川拥有全球最大的钼矿。栾川的钼矿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钼都,除了火爆全网的人间仙境老君山,还有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府的鸡冠洞,被誉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的重渡沟,中原第一峰,龙峪湾,养子沟,这些你在抖音里经常刷到的神仙景区,都在栾川,所以栾川也被誉为洛阳的后花园,只要来洛阳旅游的,大概率都会来到栾川。和宜阳、嵩县一样,栾川是洛阳三个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县域之一。要想了解栾川,就要先知道,这里为什么叫栾川。
《山海经》记载:“蔓渠之山,鸾鸟群栖,故曰‘鸾川’,2012年,考古人员在栾川的孙家洞遗址中,发现了6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测定,这些远古的“栾川人”比此前发现的“许昌人”“南召猿人”还要早几十万年,一举刷新了中原人类最早的起源。夏商时期,这里是有莘之野,汉高祖时期,鸾川为亭,隶属卢氏县管辖。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8年,设立“鸾州”,北宋时期,公元1104年,始置栾川县。第一任“栾川知县”李通,在栾川履职31年后,被宋高宗赵构升为统领全国军队的“御前军统”。但在金朝统治时,又废县为镇,依然隶属卢氏县。1947年,重置栾川县,可在建国之后的1960年,栾川县又被取消,这次是被并入给了嵩县。1961年,重新恢复了栾川县。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创立以“黄金”和“铜币”作为国家法定的通行货币,命“三川郡守”在栾川设立了“国家货币制造基地”,此后“栾川造币”的历史,从未间断。1969年8月,原国家冶金部在栾川冷水镇,投资建厂,掀开了栾川钼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972年4月,栾川生产出第一批钼精矿,半年之后,生产出全省第一批符合标准的钼铁。上世纪80年代,栾川在工业领域大放异彩,洛钼集团就是从那时开始,一路披荆斩棘,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手握千亿级海外资产的钼业集团,也华为深度合作,现在可以使用5G技术,实现无人千里挖矿,让外国人都瞪大了眼睛。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曾被迫迁到栾川县的潭头镇办学,在贫困落后的情况下,当地百姓依然竭尽所能的为河大师生提供帮助,他们把自家的住房让出,作为河大师生的教室和宿舍,还无偿捐出各种生活物资,就连关帝庙,上神庙也被改为河大的临时办公室和资料室。为了协助当地的教育发展,河大协助潭头镇创办了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等学校,尤其是七七高中,据说四分之一的学生都能考进河大,河大师生在栾川潭头镇,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然而,1944年5月,日军从嵩县向潭头进犯,河大决定撤离潭头,但当时正值大雨滂沱,山洪暴发,一些没来得及转移的师生就陷入了困境,5月15日上午,数百名日寇侵入潭头,当场射杀6名河大学生,森林系助教吴鹏,为了保护教学用具经纬仪,被日军残忍枪杀;文学院两名学生当场痛骂日寇,被连刺数刀惨死,日军把他们的尸体扔进一口深井中,当年的“潭头惨案”,河大师生代代铭记。直到现在,河大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到潭头镇,参观旧址,缅怀逝去的老师和同时,回顾那段艰难的岁月,正是因为潭头老乡的无私奉献,河南大学才得以在硝烟中成长,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重生。潭头是历史上著名的豫西古镇,传说大禹治水时,龙门尚未疏通,潭头因在“渊潭之头”而得名,“既有重渡沟,何须下江南”,被誉为“北方一绝”的重渡沟景区就在潭头镇境内。
栾川地处深山区,全县高低山头就有9251个,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9.4%,森林覆盖率83.51%,有“中原肺叶”之称;栾川山茱萸,用山泉水做出的栾川豆腐,还有栾川的核桃,都是栾川致富的法宝,也是栾川人用生命保护的珍宝。
中国钼都,中原肺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关于栾川,你还知道什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