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山东华侨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潍坊市坊子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荣耀与牺牲——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展在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为华工招募、远涉重洋、战勤保障等8个板块,共计展出一战华工相关图片500余幅。展览还汇集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山东华侨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市一战华工纪念馆)、潍坊市坊子区博物馆馆藏一战华工相关实物80余件。其中,仅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市一战华工纪念馆)的就有18件/套,包含了华工日记、铜手镯、奖章、华工用炮弹壳制作的工艺品等。
为什么举办一战华工主题的展览,会有山东多所博物馆参与?这是因为,山东是一战的深度参与方:一战在亚洲的战场之一是在山东青岛,一战西线上的华工主要来自山东,战后山东问题又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
20世纪初,一战使欧洲陷入全面混战。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选择中立。然而,日本以参战为名,正式对德宣战,接着便出兵占领了德国的租借地青岛。此后,日本又提出了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在日本的外交讹诈和武力恫吓下,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署了《民四条约》,日本得以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
随着一战酷烈程度的加剧,交战国双方兵员锐减、劳动力匮乏,协约国意识到战争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需要团结更多的国家对抗德国,希望中国参战。时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提出“以工代兵”的策略,此举一方面着眼于为战后收回山东做打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中国脱离孤立状态,提高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
经过一番运作,法、英两国于1916年5月、10月在华开展招工。英国招募华工的首选地本是香港,但鉴于南方人难以适应欧洲北部冬天的寒冷气候,英国军方决定转而在其租借的山东威海等地招募较为强壮的北方人。
英国首先是在威海卫、青岛设立了两个招工基地,后又沿胶济铁路设立了济南、周村、坊子、青岛四个招工站点。法国除在天津设有招工公司外,于青岛设立了招工分公司。随后,大量的洋商、传教士通过胶济铁路涌入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宣传招工、组织报名,在两年的时间里,英、法两国从山东招募了8万华工。要知道,一战期间,中国总共派出了14万华工支援协约国作战,山东人就占了半壁江山。
英国和法国对招募的华工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跟新兵入伍的标准一样严格,被招募的华工大多来自农村,当时卫生条件差,患沙眼的人很多,淘汰率有时能达到60%。通过体检的华工会获得一个手镯,这个镯子就是他们出国的“护照”。进入到华工营的人,还要进行体能和军事技能训练。
自1917年开始,华工自威海卫、青岛、浦口等地登船出发。最初,华工乘坐的轮船南下印度洋,入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到达法国。1917年2月17日,香港利民公司所招华工搭乘的亚多士号游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船上543名华工全部遇难。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后,为了保证安全,大多数华工改为跨越太平洋,穿过加拿大,横跨大西洋前往法国。
到达法国后,未来得及舒展疲惫不堪的身体,华工就开始了危险的工作。尽管招工合同声明华工不参与战事,但是华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战事直接或间接有关,包括制造枪弹、搬运武器、修筑工事、清理战场等,并且派往地点也大多是靠近前线的危险地带。后来,当美军兵力不足,还直接将上万名华工送上战场,充当远征军。
据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服役的死亡或失踪华工多达2万余人。法国和比利时有华工墓地69处,安葬着1874名华工。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地——诺莱特华工墓园安葬了近千名一战华工,其中大部分是山东人。
尽管日子艰难,华工在大部分时间仍保持乐观心态。每到中国新年,华工们都会以家乡传统方式欢庆。比如在营房前贴上春联、摆上鲜花,在营地内组成欢庆队伍,自己动手搭建简易的庙宇向神灵祈福,也会表演中国的京剧、椰子戏、杂耍、舞狮、舞龙等节目,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一战结束后,活下来的大部分华工回到国内,约3000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收到新的雇佣合同而留在法国,成为最早一批成规模留居法国的华侨。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一战华工留下的书面记录并不多,顾杏卿的《欧战工作回忆录》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西方公众已经能够读到另一位一战华工孙干的《华工记》。这名来自中国山东的农村教师回到中国后,以个人笔记的形式写下了他的一战经历。2017年,《华工记》首次被翻译成外语。
尽管一战华工的书面记录很少见,但他们留下的其他珍贵文物仍能帮助我们还原一战华工历史。他们返回中国后,仍然使用着从欧洲带回的工具;一些华工带回了欧洲的明信片;还有一些华工带回了在欧洲战场上服役时的衣物……这些小物件,后来成为打开了解一战华工历史之门的宝贵钥匙。如今,很多文物就收藏在山东华侨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市一战华工纪念馆)、潍坊市坊子区博物馆里。
百余年之前,一战华工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艰苦劳动,支援炮火中的欧洲,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推进了中国国际化进程,铸就了中外关系史上的丰碑,为世界恢复和平书写了壮丽诗篇。今天,一战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这段历史将永被世人铭记,并警醒我们,更应珍惜和平,面向未来。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九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