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6月份如期进行。今年的活动地点选择在了甘肃敦煌,这让我多少有点喜出望外。
身居西安,游走于大西北,一直以来却无缘走进敦煌,如同北京人不太把去天安门广场当一回事,有人一生未曾登临万众敬仰的城楼。人性如此,我们总是不太珍惜身边的东西。
敦煌的干旱超乎我的想象。老家陕北以干旱出名,年平均降雨量为410毫米左右,而敦煌的年平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旱得只剩下天空和沙粒。太阳熔金般炽热,将每一寸土地烤得龟裂,展露出大地最原始的肌理。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苍凉的地方却长出了一片小小的绿洲,敦煌市区就诗意地栖居在这片绿洲当中。
市区敦煌博物馆内,精心排列着见证历史变迁的珍贵文物,石器和陶器,铜器和瓷器,丝绸制品,写经和汉简,珠玉和花砖……一件件展品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漫步其间,真切感受到了时间的厚重与文化的绵延。
车出市区,向东南25公里即来到了莫高窟,这里是敦煌的精髓所在。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算不上高大的砂岩上排列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洞窟。现存洞窟700多个,跨越从十六国到元代等多个历史时期,聚集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包括建筑、雕像、彩绘等。
相传,公元366年的一个傍晚,夕阳余晖下,一位僧人行至敦煌东南的三危山下,见到金光闪耀,他被这奇景所震撼,认为这是佛祖的启示,于是决定留下来,并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塑造佛像,以示对佛的虔诚。随后,僧侣与信徒们纷纷效仿,在此地雕塑佛像,绘制壁画,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这便是敦煌石窟的起源,也是敦煌文化的滥觞。
跟着导游的旗帜,我们先后参观了8个洞窟。洞内佛像庄严,壁彩斑斓,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不同的动态、不同的神情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壁画上的飞天衣袂飘飘,仿佛随时会破壁而出,将飞天袖间的花朵洒向苦难的人间。洞顶的藻井繁复华丽,雕绘着莲花、龙凤等图案,层层叠叠,宣示清净、超脱、轮回的佛理教义。面对这些美轮美奂的艺术,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人的智慧和信仰,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将心中的理想与追求凝固在石壁上,流传至今。
遗憾的是莫高窟的珍藏大量流失。讲解员介绍,藏经洞出土的文献约有5万件,其中约70%流散到了包括英、法、俄、日等至少10个国家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流失文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涵盖了从4世纪到11世纪横跨多个朝代的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文献,以及历史、文学、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的资料,其价值无可估量。如此劫难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逆转的损失,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此行第二天参观阳关、玉门关景区以及雅丹地貌。两关自古便是边塞的象征,是无数诗人笔下离愁别绪的寄托,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倒伏、兀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默默忍受着雨打风吹。站在残破的关隘前,遥想当年,丝绸古道驼铃声声,塞外边关战马嘶鸣,历史的长河中,多少如沙粒一样平凡的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痕迹,此际,胸臆间涌动的不仅是对英雄辈出时代的追忆,更是对世事更迭、沧海桑田无可抵挡的深切感悟,不禁唏嘘。
阳关烽燧下,我看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漫漫黄沙与远处皑皑雪山接壤(后来听人讲,那是阿尔金雪山,距我所站立的地方至少有100公里之遥),天地间一片苍茫,分不清是沙的尽头还是雪的开始,沙与雪在无垠的天际线下融为一体,展现出大自然最为原始且磅礴的美。阳光肆意洒落,给这浩瀚景象镀上了一层金辉,恢宏之中又平添了几分温柔与哀愁。这样的画面中,人显得如此渺小,但内心却因这份渺小而变得更加宽广,仿佛能够包容下这片古老土地上所有的传奇与梦想。
人生不幸诗家幸。两关成就了著名的边塞诗人,也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句。王之涣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走进两关,身临其境,更容易体会、融入那熟悉的诗意,回归到一个由诗句构建的精神家园,那份归属感,温暖而亲切。
雅丹地质公园则是大自然的另一番杰作。奇异的地貌在阳光下幻化出金色的轮廓。风蚀的岩石形态万千,像是陈列于大地上的雕塑展,有的如舰队出海,有的如古城堡耸立,有的如将士威严,有的如孔雀灵动……只得感叹自然之手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风是时间的雕刻师,每一阵风过,都是历史的轻叹。
第三天是鸣沙山与月牙泉。鸣沙山,那是一座会唱歌的山,据说当你沿着沙丘下滑时,沙粒会随风流动发出吟唱。因为听力局限,我个人无缘听得自然的音响,却为沙丘之美所深深折服。高大的沙丘连绵起伏,沙脊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像是大地轻轻吐纳间的悠长呼吸。远远望去,沙丘一片金黄,仔细观察,原来是红、黄、蓝、白、黑五色细微的沙粒,共同描绘出一片光影交织的梦境。
鸣沙山有丰富的体验活动。同学5人一组,由管理员引领,骑着骆驼爬山。骆驼稳健行进,在柔软沙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蹄印,似要为我们记录一段难忘的旅程。驼队中不时传来欢笑声语,大家相互拍照留念,努力捕捉这份远离尘嚣的快乐瞬间。在管理员的带领下,我们还体验了滑沙的乐趣。坐在木制的滑板上,从高高的沙丘上滑下,沙子在滑板下飞快流过,那种刺激和酣畅瞬间带你回到了少年时代。
而月牙泉,就藏在这片沙丘之中。一潭泉水形如弯月,碧绿如玉,清澈而静谧。小小水面,映着四周沙山的倒影,水草摇曳生姿,与周围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周被沙山环抱,却千年不涸,这奇迹般的存在让人心生敬畏,就像是大自然的一个温柔提醒:即便是在最严酷的环境中,希望与美好也能顽强生长。
三天的行程转瞬即逝,但敦煌的厚重与独特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敦煌,一个名字里便藏着千载风华的城市,它让我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个可以去惦念的地方。
曾经,敦煌之于我是一个恍恍惚惚的存在。听人说起过敦煌,书本、电视里看到过敦煌,零零散散关于敦煌的信息如细沙般慢慢积聚,在我头脑中勾勒出一个关于敦煌的朦胧意象,沙漠,石窟,壁画,雕塑……不由心驰神往,心里痒痒。现在不一样了,终于有了亲身走敦煌的经历,此前的忐忑不复存在,敦煌的影像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走敦煌,就是穿越时空的文化的旅行。这里,曾经汇聚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佛教、道教、儒教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敦煌学。季羡林先生讲,世界上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莫高窟,这个“东方艺术宝库”,以它那千佛洞的壮观气象,向世人展示了人类艺术的辉煌。
走敦煌,就是走在历史的脉络上。一个被岁月风沙精雕细琢的地方,每一步足迹都可能带你走进神话,走进寓言,每一次凝视或聆听都可能与古人对话,商旅驼铃,飞天乐舞,阳关三叠,玉门悲歌,都在吟唱着往昔的繁华、磨难与坚韧,时间的脉络在此绵延,历史的烟云在此缭绕。
走敦煌,是一次与自然的亲近。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不朽的胡杨,淡雅的沙枣花,绘就天地间大美的风景。鸣沙山、月牙泉,这些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遗迹交相辉映,彼此依偎,为我们、为我们伤痕累累的民族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护佑和滋养。
走敦煌,更是一次生命的体验。敦煌是美丽的,也是哀伤的,敦煌是倔强的,也是脆弱的。莫高窟的痛是中国文化抹不去的疤痕,这样的疤痕似与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敦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悟、那一份启迪、那一份沉静。敦煌,用它那独特的魅力,吸引各地的人们,让每一个走过的人为之动情、动容。
敦煌行走着诸多非凡的灵魂,他们各自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乐僔和尚,莫高窟的初创者,以一念之诚开启了千年的佛国盛景;王圆箓道士,既是莫高窟文物的最初发现者,亦因其复杂的行为成为了历史争议的焦点,他曾将珍贵文物卖给洋人,这一举动至今引人深思;常书鸿,被誉为敦煌的忠诚守护神,用一生的时光捍卫与修复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还有玄奘、鸠摩罗什……每个灵魂都活泼有趣,个性鲜明,在敦煌,我们随时随地可以遇见他们,与他们握手拥抱、寒暄交流,我们在他们身上照见自己,他们的梦想、坚持、纠结、苦痛、遗憾乃至牺牲,如影随形,不停地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渐渐地,我们不仅是在了解他们,更是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他们,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成为“盛大辉煌”之敦煌故事的一部分。
没走过敦煌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短短三天,走马观花逛了一回敦煌,就以为有了聊以自慰的本钱,并不无骄傲地发布自己的感言——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不禁为自己的天真笑出声来。
我悄悄发愿:有生之年,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再走敦煌,除了惦念深藏于沙漠石窟中的瑰宝,我还惦念一个摩登、精致的小城,惦念小城里优美的党河风情线以及美味的驴肉黄面、胡羊焖饼、杏皮水。
(青衫同学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