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秦黛新
近年来,各地博物馆一直保持火爆热度,从延长服务时间,到上新展览展品,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游客需要。一些博物馆还走到了潮流的前沿,寻求新的玩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纷纷推出沉浸式互动游戏,让在博物馆里玩游戏成为了新时尚。
作为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历代典型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自重新开馆后就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今年5月,洛阳古墓博物馆精心组织策划了北邙千秋系列沉浸式实景互动解谜游戏《忘川遗书》,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游客纷纷表示“太酷了,真是刺激又好玩,下一次来还要体验不同的故事线!”天津首个常态化博物馆夜游活动“叔同之夜”让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夜晚热闹非凡,吸引了很多家长带孩子前来N刷剧情,寓教于乐,成为纪念馆一个崭新的社教品牌。此前,国家典籍博物馆打造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也在动手体验中极大满足了大家对修复这项工作的好奇心,受到了文博爱好者的热捧。
大开脑洞的创意、科技感十足的呈现、沉浸互动式的体验,这些博物馆的新玩法立足自身优势特色,让静态的博物馆“活”了起来。游客能在趣味中观展,与文物共情、与历史共情,通过多元化的手段了解背后的文化,体验不一样的博物馆之旅,这无疑是各地博物馆的一次有益尝试。博物馆火起来了,博物馆的文物也“活过来了”。不断更新的文博新玩法让逛博物馆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日常,博物馆与观展人也有了更多双向互动。只有人们愿意怀着好奇心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博物馆也愿意不断创新创意,为参观者提供更多新奇、美好的体验,才能让博物馆热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现如今,VR、XR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文博领域。数字化文物保护、3D数字文物呈现、人工智能讲解等等,都为博物馆插上了翅膀,让文物能超越时空来到大家面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文博的背后需要更多内容做支撑。只有深入挖掘文物特色、历史背景,积极策划创意,才能在数字化手段的助力下打造出优质的产品和项目。倘若只有技术,打造的产品内容空洞、索然无味,游客体验过一次后失望而归,一时的新鲜和热度也难以持续下去。
古老的文物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一个需要不断深耕、不断思考的课题,在对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看到有更多博物馆以创意引领、内容为骨、技术为翼,推出更多兼具文化和趣味的产品,多样化“华丽转身”,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体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