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蓓
“这里是展示生土建筑艺术的景区,旅拍特别出片,请放心拍摄”——近日,位于吐鲁番火焰山脚下的新疆大漠土艺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上了热搜,原来有位网友晒出了几年前在此拍摄的婚纱照,误以为背景是片墓地,后来经过景区及时的解释回应,无数为此操碎了心的网友总结到“又长见识了”。
但为什么生土建筑会被误认为“墓地”呢?起因是一位网络博主在新疆旅游探险时在一条沙漠公路边发现了一些造型特别的土质建筑,以为是什么“神秘遗迹”就拍摄下来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有新疆博主看到后哭笑不得地回应他:这些都是墓地。这一来一回的互动瞬间激发起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兴趣,纷纷晒出自己类似照片,询问是不是把墓地当成了“景点”在拍照,也有新疆网友热心线上鉴别,并科普起了生土建筑和新疆少数民族的墓葬文化。大家你来我往的热烈讨论俨然一场线上文化交流座谈会,当然,前文提到的婚纱照背景究竟是“景区”还是“墓地”也在这场讨论中迅速得到了明确答案。
原本是一个人在旅途中因为对新疆不够了解而产生的“意外”,最后变成了一群人热闹而认真的交流讨论;一个可能会发酵出不同结果的网络热点,最终以一场建筑文化普及和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交流而收尾。这场旅途中无意间产生的“插曲”,恰恰奏出了一段各民族兄弟姐妹交往交流交融的走心旋律。
旅游是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各民族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渠道。如果说去年一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2.65亿人次,让我们从数字上感受到了“旅游”带来的交流规模之大,那么类似前文提到的小插曲、小故事,则说明随着游客脚步深入天山南北,交往交流交融的层次正在不断深化。从“神秘遗迹”到“太爷太奶的墓地”,各民族同胞在友好且幽默的交流氛围中,掀开的不仅是一层“神秘的面纱”,从传统的逛景、吃喝、看歌舞,到坐下来一起聊一聊生老病死、人生百态,大家积极增进互相了解,正如家人会为彼此所做的那样。
不过这样的“插曲”也提示着我们,当游客想要的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那么尽可能地从各民族文化的角度深化旅游体验,就是高质量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新疆在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方面,仍然需要结合游客需求多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开发利用,毕竟我们习以为常的当下,或许就是游客渴望到达的远方。比如新疆的生土建筑极富有地方特色,但在文旅行业中远不如福建土楼、黄土高原窑洞等其他中国生土建筑形式有名,也难怪游客一时分辨不清。更不用说四时节庆、风俗仪式、生活方式等更能促进各民族深度了解的文化旅游资源了,毕竟有不少游客在观看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之后,还想体验一把牧区转场的苦与乐。
旅途中的未知,本身就是旅游魅力的一部分,而我们希望在新疆,关于未知部分产生的“插曲”,更多的是增进和谐与团结、开放与发展的奏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