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莲花池公园莲花盛开,游人流连忘返。说起莲花池,这一池碧水在北京城的建都史上,也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周时期,蓟国都城——蓟城的西郊,有一片泉水汇流而成的宽阔水域,名曰西湖,那是蓟城的水源地。燕国灭掉蓟国后,将燕都(今房山区琉璃河镇)迁到蓟城(今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依然从西湖取水。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的都城由上京(今哈尔滨市阿城区)迁到燕京(今北京)后,将燕京更名为中都,在大规模营建中都皇城的同时,下令在湖中大量种植莲花,“莲花池”由此得名。
莲花池水源丰沛
在莲花池被称作西湖的年代,湖面烟波浩渺,蔚为壮观。据《水经注》记载:“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
湖水东流,再转而向南,形成一条河,就是现在的莲花河。古时候,莲花河流经蓟城南门,相传汉光武帝刘秀曾在那里洗马,所以莲花河又叫洗马沟。洗马沟从蓟城南门外向东南奔流,汇入“灅水”,即永定河。过去,永定河下游河道叫清泉河,现在叫凉水河。洗马沟故道,即现在的莲花河至凉水河一线。莲花河汇入凉水河后,经通州张家湾,注入北运河。
莲花池与莲花河所构成的莲花池水系是古代北京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举足轻重。早期的北京城,包括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蓟城、隋唐幽州城、辽代南京城,直到金代中都城,莲花池水系在城市供水上占重要地位。
那么,莲花池是如何形成的呢?古老的永定河从京西山峡奔流而出后,频繁改道,形成广阔的冲积扇平原,即北京湾平原。而莲花池刚好位于永定河改道后留下的潜水溢出带,地下水丰沛,泉眼众多,喷涌而出的泉水汇流成了湖泊。
莲花池水系的辉煌时期在金朝。金代营建中都城时,将莲花河的一部分圈入城内,在皇城西侧修建了皇家园林——同乐园。这座与北宋汴京城内同乐园同名的园林,工程浩大,历时三年才完成。园内的瀛洲、琼田、柳庄、杏村等,宛如人间仙境。金代诗人师拓的《游同乐园》一诗,描绘了同乐园的盛景:“晴日明华构,繁阴荡绿波。蓬丘沧海远,春色上林多。流水时虽逝,迁莺暖自歌。可怜欢乐极,钲鼓散云和。”风光旖旎的同乐园,成为金代帝王休闲娱乐、宴饮群臣的地方。假如没有莲花池水系的支撑,这座皇家园林是很难正常运转的。同乐园遗址,位于现在的广安门外小红庙一带。
鱼藻池是金代的另一座皇家园林,位于宫城西南角(今广安门外青年湖)。这座园林又称瑶池,是在辽南京瑶屿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主体部分于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成,包括鱼藻殿、瑶池殿等。金泰和三年(1203年),金章宗在鱼藻池内行拜天礼,并举行了射柳等娱乐活动。同乐园的湖泊与鱼藻池统称为太液池,又称西华潭,那是莲花池水系在金中都宫廷苑囿中的杰作。作为北京城内水系利用的范例,金中都的治水智慧,被后来的元、明、清三朝所继承。
海陵王喜爱莲花
金天德元年(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成为金朝第四位皇帝。有一天,他在宫中大宴群臣。席间,他神情沮丧地告诉大家,他栽种了200株莲花,一株也没有成活。有一个叫梁汉臣的大臣接过话茬儿说:“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海陵王当即表示,可以考虑迁都燕京,因为那里地气暖和,适宜栽种莲花。
莲花能决定都城的去留吗?这不过是海陵王与梁汉臣演的一出双簧戏而已,意在为迁都制造舆论。将都城从上京迁到燕京,海陵王蓄谋已久。在他看来,金朝疆域不断扩大,朝廷官员越来越多,而偏于一隅的上京水陆交通不便,物资补给困难,无法适应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需要。为此,他决意迁都。但他的迁都主张遭到女真贵族的强烈反对。所谓栽种莲花,无非是一种借口,以此向女真贵族表明他迁都的意愿和决心。
当耐心耗尽,海陵王破釜沉舟,将始祖以下十位帝王的陵墓迁移到了燕京附近的大房山。与此同时,一把大火将上京会宁府焚毁,断绝了王室及贵族的退路。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在辽代燕京城旧址,即西湖东岸建成金中都,命名为“中都大兴府”。随后,他下令在西湖大量种植莲花,并将西湖更名为“莲花池”。
有人据此推测,对莲花的喜爱也许是海陵王迁都的原因之一,就像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如果是这样,莲花池不仅为金中都提供了人畜饮用水、护城河用水、灌溉用水、园林用水,还成全了海陵王爱莲的雅趣。
说海陵王爱莲,并非没有来由。他四岁即拜汉儒为师,学习诗词歌赋。因为对汉文化饶有兴趣,他经常穿着儒生的衣服唱汉族歌曲,还结交了一些居住在金地的宋朝名士,与他们品茶下棋,谈古论今。那时的完颜亮文韬武略兼备,是个态度谦和的人。莲花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符号,就像女真人的狐狸尾和雉鸡翎。喜爱莲花,也许是他仰慕中原文化的一种表现。
然而,对莲花的喜爱并没有改变完颜亮野心勃勃、凶狠残暴的本性。作为金朝第三位皇帝金熙宗的堂弟,他与金熙宗一起长大,关系融洽。金熙宗执政时,他是金朝宰相。但皇统九年(1149年)的一天,他突然撕下伪装,举起了谋反的屠刀。在杀死堂兄金熙宗之后,他夺得皇位,将皇统九年改为天德元年。此外,他在皇族内部大肆杀戮,动辄灭门。刀下的众多冤魂,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迁都后,他不仅在莲花池种植大量莲花,还在湖畔修建了四座庙宇,经常到寺庙焚香拜佛。
莲有佛性,是佛的象征。佛祖的手叫莲花手,佛家的坐姿叫莲花坐,僧尼的袈裟叫莲花衣,僧尼受戒叫莲花戒,佛家的庙宇叫莲刹,佛家的极乐世界叫莲邦。然而,佛法虽广,难渡不善之人,正如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假如一个人的手上沾满鲜血,栽种再多莲花也无济于事。金正隆六年(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在瓜洲前线被部将所杀,年仅39岁。
明清时卸去供水重任
莲花池在明代称“太湖”,清代称“南河泊”,现在沿用了金代的名称。
由于海陵王的偏爱,莲花池在金代达到鼎盛。到了元朝,北京城再度扩建后更名为大都。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住人口的大量增加,作为皇城水源的莲花池不堪重负。为此,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设计了一套天才的白浮泉引水方案,将京北温榆河水系的丰沛泉水巧妙地引入了皇城。白浮泉替代莲花池后,大都城的水源有了保证,甚至奠定了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市供水格局。而盛名之下的莲花池虽然还是京郊游览地,周边还有繁盛的庙会,但水势已不如从前。
清朝晚期,居住在宣南地区的文人雅士经常游览莲花池,就像游览免费公园。后来,随着外国人的大量涌入,西方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在京城兴起,赛马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朝廷不允许在城内赛马,地面空旷又近在咫尺的莲花池一带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赛马场。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起,每年春、秋两季都在莲花池一带举行赛马会。春季一般在农历三月初,秋季一般在农历九月。起初,赛马会只有一天,骑手和观众均为西方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秋季开始,改为连续多日,观众除了外国人,还有邻近中国乡民。而维持赛马场秩序,成了宛平县地方官的一项重要任务。
定期举办的赛马会使莲花池一带热闹非凡,甚至超过了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的曲水流觞和端午节的赛龙舟。赛马活动的观赏性也吸引了一些朝廷官员,每逢赛马会之前,地方官便派人搭建临时帐篷,以备朝廷大臣观看赛马。商贩们在小吃棚里出售豆汁儿、焦圈儿、扒糕、灌肠、茶汤、炒肝、驴打滚、老豆腐等老北京风味食品,民间艺人耍戏法、唱大鼓、托木偶、说评书、打快板,或舞刀弄枪,在吹拉弹唱声中摔跤、对棍、玩杠,赛马会的热闹堪比传统庙会。
八国联军侵华后,莲花池变得萧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结束逃亡,踏上了返京的路程。因在右安门外马家堡下火车后途经莲花池,朝廷下令修缮御道,并在御道两旁栽种柏树。尽管莲花池修葺一新,但这一劳民伤财的举动招致怨声载道。
1949年以后,莲花池曾经成为养鸭场。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莲花池的新生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莲花池城市水系遗址公园修建。2003年,莲花池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名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