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山东)于近日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部分都市类媒体记者首站来到济南,赴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展馆等实地采访,一篇引发央媒关注的“黄河文章”从济南起笔。
黄河安澜,宜居宜业宜游总相宜
采访团一行首站来到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百里黄河风景区。时至仲夏,黄河沿岸草木丰茂,随着微风舞动的红叶李将滩地的青草及远处的绿树勾画出层层美感,承载着厚重文化历史积淀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向远方奔流。
这里是济南市区的北大门,在济南阔步迈向“黄河时代”的新征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济南市天桥区,百里黄河风景带与泉城风貌带交汇,黄河和小清河优势资源富集,在济南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丁太鲁片区是天桥区距离黄河最近的区域。近年来,片区立足黄河,辐射两岸,打造起一个以生态为基底、黄河为基因的“黄河客厅”。“丁太鲁片区专门打造了黄河绿地生态公园,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开工,后两期即将开工。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康养等多项服务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康养胜地。”济南市天桥区城市规划协调服务中心主任吕静说。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山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泺口)坐落在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核心景区内,集中体现了黄河下游水情特征和防洪工程特征,承载着厚重的黄河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一堤、两馆、四园区”宣教模式,是目前黄河流域水情宣教载体最全面、手段最丰富的综合性基地,已成为沿黄广大市民群众了解黄河文化、学习水情知识的重要途径和窗口。
“经过生态保护和修复,现在堤坝所在的景区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状态,同时修筑了6处郊野公园,成为市民游览黄河、认识母亲河的窗口。”济南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处处长许洪印介绍,鹊华楼竣工投入使用后,又是一处观光打卡好去处。
九曲飞虹,四桥四隧架起城市梦想
跨河“北起”,交通先行。九曲飞虹,承载着城市梦想。四桥四隧工程是济南市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携河发展的关键性工程,是济南城市发展“北起”战略的重要通道,是济南中心城市跨越黄河向北发展的交通要道,优化黄河跨河通道布局,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对建立黄河两岸一体化有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济南市跨黄通道数量不断增加,现有跨黄桥隧已达18处。在九曲飞虹构架起城市梦想的时候,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在全市跨黄通道规划建设过程中,集约利用跨黄通道资源和土地资源,比如济南黄河公铁两用桥(即济乐高速南延)、黄河大桥复线桥等7个桥隧,采用公轨合建、公铁合建方式,打造复合型跨黄通道,节约土地、保持水土。”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公路处副处长刘秀慧介绍,在设计建设中,还充分考虑防洪影响及生态保护要求,因地制宜优先选择隧道无害化穿越;在适宜修建桥梁位置,通过采用建设大跨径桥梁方式,有效减少桥梁下部结构对行洪影响,确保黄河安澜。此外,采用预制拼装工艺,不仅缩短工期减少对黄河水域的占用,同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粉尘、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还可减少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正在推进的“四桥四隧”是济南主城区与起步区联系最为紧密的通道。截至目前,四桥四隧已建成两桥一隧,分别是济乐高速南延、济南黄河凤凰大桥和济泺路穿黄隧道。济泺路穿黄隧道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隧”,隧道建成后,促成多条公交线路开通,极大方便了两岸市民出行。
近年来,济南不断完善跨黄通道布局,全市规划跨黄通道34处,其中,起步区范围内19处、平均2.2公里1处,将进一步激活黄河北岸发展潜力,有效促进城市空间拓展。
科技赋能,万亩农田尽显好“丰”景
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山东省是沿黄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仲夏时节,阳光炙烤齐鲁大地,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是个极为严峻的“烤”验。
在济南市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的农田里,一台长度近400米的“横架式精准灌溉设备”正喷射出“水雾”浇灌着上周刚播种的玉米种子。“这是一种‘打印式’的浇灌方式,能实现精准灌溉,和传统大水漫灌式的传统方式相比,能够节水60%。”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瑞说,通过这种精准的灌溉方式,连日来的干旱对该处农田没有太大影响。
农业生产尽显满满“科技范儿”。“我们引进中国农科院数字农业专家团队,打造万亩示范区的数字大脑。”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负责人杨蕾介绍,万亩示范区的地面监测传感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农田微气候、病情、虫情、作物生长动态、水质等数据,结合污染及多光谱数据及空中遥感卫星数据,通过数字大脑分析决策后发出作业指令,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管理模式。
科技赋能,也让农业生产更加绿色。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还开展了蛇床草生态种植方法,利用蛇床子涵养有益天敌昆虫,用昆虫吃掉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通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科学的田间管理模式,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固碳的生态效益。
生态优先,向新向绿“起步”向未来
山东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建设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
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大潮中应运而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促进部副部长姚锋介绍,起步区位于黄河北岸,承载着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新“引擎”的历史重任。在起步区产业招引的过程中,当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产业培育上,着重对新能源产业进行重点招引。
“在氢能领域,我们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电投集团达成合作,成功落地‘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落地了一个专业智库——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助推起步区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姚锋说。
“山东省氢能资源非常丰富。”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成鑫介绍,“我们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氢燃料电池产品,比如发电的、供冷的、车用的,已经应用到不同的车辆上,包括4.5吨的小型的厢货、冷链物流车,大至49吨的重卡,其中包括氢能环卫车、渣土运输车、大巴车等。”
崔成鑫透露,今年该公司计划在起步区以共享单车的形式投放500至1000辆氢能助力车,尝试对氢能的全域示范应用。
被“山泉湖河”眷顾的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奋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示范标杆的步履不停,拥河发展脚步铿锵,向新、向绿,向着更美的未来。(济南时报·新黄河 记者:赵璐)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