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镇地处陇中,历史悠久,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是通渭县的西大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为明清时甘肃四大名镇之一,于明成祖永乐四年修建城堡,形成具有防御性质的“三城四堡”礼制格局,曾以畜牧繁盛、位置重要而名冲一方,是商旅辐辏、交通畅达的陇右名区,以至民间有“只知马营监,不知通渭县”的谚语。
这里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地”。马营交通位置优越,四通八达,五市通衢,是连接周边市县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地。
马营距离通渭29公里,距离定西60公里,距离天水140公里,距离兰州160公里。通定高速、310国道、马云公路、马李公路穿境而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给予了马营无限潜力和生机。
这里是物产资源的“蕴藏地”。马营土地资源丰富,耕地开发强度高,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境内盛产冬小麦、苦荞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马铃薯、胡麻、黄芪等经济作物。草畜和黄芪种植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让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草畜重镇和黄芪生产基地。
马营现有耕地26.8万亩,其中有高质量梯田19万余亩,有高标准农田7.5万余亩,计划再修建5200亩,且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链条化种植标准,切实为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夯实了耕地基础。
这里是历史遗址的“富集地”。沿着古老而又狭长的隧道,追逐历史飘逝的红叶。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众多见证过岁月和辉煌的遗迹。
万里长城—秦长城在这里穿境而过,安定监城遗址是古代马营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华川关堡、菩萨楼、药王庙等古遗址更是为这座古镇留下了斑驳古老的历史记忆。
这里是古今人文的“交汇地”。马营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马营小曲与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声”、“秦风”是一脉相承的;明代中期,马营小曲已久负盛名;民国时期,马营已有专门演唱小曲的业余团队。在现代,马营人民用自己的智慧给小曲融入了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文化元素,小曲传唱在马营已蔚然成风,成为了马营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一。起源于古代的社火、剪纸、石雕、脊兽、秧歌、高台、皮影戏等民俗活动在被融入了现代元素后,仍然在马营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古代传承和现代创新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马营兼收并蓄的人文特点,也造就了马营人民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性格品格。
这里是红色基因的“赓续地”。马营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四方面军挺进通渭后,在这里建立了马营镇苏维埃政权,点燃了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在这里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西堡子战斗和喇嘛墩战斗,埋下了烈士的忠骨;在这里有着13岁的放羊娃王振东摔鞭参加红军的佳话。
这里是自然风光的“聚集地”。马营位于巍峨雄伟的牛营大山南麓,地处千年流淌的牛谷河源。
这里山河相映,植被茂密,风光旖旎,冰雪、梯田、森林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马营旅游无限潜力。
华川芳草、蟾山起雾、白马银湫、草芽石月、华岭积雪、石门紧闭、锦屏晚照、水分三县等马营八景形成了马营自然风光的基本基调。
华川古堡、牛谷河源、禅山佛印、长川梯田、尖山映波、营上风电、油坊新村、银龙跃滩等马营新八景进一步让马营风光焕发新机。
这里是各式美食的“集散地”。这里是美食者的天堂,在全长6公里的街道上,马营十三花、马营搅团、马营羊肉、马营大豆等特色饮食盛誉内外,酿皮、甜醅、酸棒棒、荞圈等通渭小吃应有尽有。
各式各样的美食,总有一款小吃让你垂涎欲滴,总有一种美食让你爱上这里。
马营梯田古镇景区被命名为中国西部雾凇冰雪旅游最佳观景地、中国西部梯田风电写生摄影最佳采风地、中国西部避暑旅游最佳目的地,景区被省美协定为书画写生采风基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