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都、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及悬空寺、大同古城、大同长城…
你一定知道了,这就是大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感无以言表,其在中国大陆版图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大同作为山西省副中心城市,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同样难以掩盖。
大同,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交汇处,如今经济实力在省内却位列倒数第3位,山西B牌城市为何走向现状?大同翻身的机会路在何方?
错失的十年
说到山西,国人不约而同会想起大同,名气甚至高过省会太原,一致被误认为山西省会。在解放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大同在山西的经济地位一直处于前列,以中国煤都的称号享誉海内外,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在普铁时代,众多铁路线像毛细血管一样,从山西向全国各地铺展开来,一列列火车的煤炭运往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出海赚外汇。
1992年大秦铁路开通,将煤都大同地区的煤炭通过重载火车直达秦皇岛港口,大大提升了煤炭出海效率。此外,南下的同蒲线——焦柳线铁路,将大同煤炭南下效率极大提升。
改革开放后至本世纪初,大同依靠煤炭资源、煤矿机械、能源化工等传统重工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水平在山西省内一直排在前5位。
在1991-1999年间,大同gdp长期在山西省第2位,仅次于省会太原。2000年前后,大同gdp逐渐被长治、吕梁、晋城等城市超越。2010年前后,大同彻底沦为山西省倒数,直到近年来一直稳定在倒数第三位。
大同经历了什么?
首先,资源型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可再生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枯竭成为资源型城市最大的敌人。80-90年代,是大同煤炭开采的高峰期,经济高速运转,2000年后,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以煤而兴的大同迎来了资源型城市的寒冬。如玉门市、鹤岗市、大庆市等。
其次,过度依赖传统行业,产业转型困难。大同长期以煤炭开采为支柱产业,没有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导致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而后,城市治理与发展战略问题。也许大同在发展战略与定位上有这些问题,在改革创新上不够大胆,从而错失经济转型的机遇,导致经济滞后。直到2008年耿市长的到来,提出加快绿色发展,经济转型的目标,2015年开始大同经济逐步得到好转,从倒数第二位逐步向前靠近。
最后,地理位置不够优越,在高铁时代错失良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迈进高铁时代,2014年大西高铁开通太原至西安段,2019年太同至太原段才开通动车组列车。同年,大张高铁开通,大同正式迈进高铁时代。
大同进入高铁时代,距离全国首条高铁开通已过去十多年,而且平均要晚于中东部大中城市五年之久。高铁时代错失的十年,也是大同经济持续下滑的十年。新时代,大同将迎难而上,重回往日的荣耀与辉煌。
重新出发
经济转型,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5G技术等众多新兴产业的兴起,也让一些传统重工业城市看到了转型的机会,纷纷加大具有高附加值、技术门槛高的新兴产业布局。
大同,作为资源型城市,曾经错过的发展机遇,将重新出发,埋头苦干,瞄准最新科技,敢于创新,引进先进制造业与先进管理城市经验。
大同市最新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大同的城市定位提出:大同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晋冀蒙长城金三角中心城市,对接京津冀城市群、融入环渤海地区的门户城市。
同样,被山西省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对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产业转型再次加快,2022年6月,大同市发布《大同市十四五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转型发展的四大支柱集群产业、三大亮点特色产业以及未来引领产业。
目标到十四五末,大同市将形成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彻底摆脱以煤为主的传统产业格局,将重新树立“新材料、新能源、创新药、智能造、通航梦”转型之城的新形象。
2023年9月,山西省再次印发《关于支持大同市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意见》。将大同市定位为经济转型的八地战略,即首都产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京津冀绿色能源供应地、京津冀数据和算力服务地、京津冀文旅康养首选地、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基地、京津冀优质劳务输送地、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
全面对接京津冀的战略号角已经吹响,大同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大同市产业布局也将从煤炭开采、能能源化工等重污染企业,转向重点发展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
省域副中心的责任重大,环顾全国B牌城市,几乎都为省内第一二经济体,大同重回B牌城市的荣耀就要坚持不懈的立足新兴产业,加快进行产业转型,并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更要提升在全国的战略定位,成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枢纽,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新回到原有位置,并不断突破,承担起省域副中心的使命。
中欧班列顺风车
26日8时30分,一列满载冰箱、油烟机、热水器、烤箱等家用电器的班列,从山西大同平旺站驶出,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标志着山西首趟“大同—阿拉山口—莫斯科”中欧班列正式开行。(山西新闻网)
据山西新闻网的消息,6月26日,首列大同——阿拉山口——莫斯科的中欧班列开通运行。对于大同来说,将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从一个内陆城市转变为对外出口的重要基地。
据报道,这趟中欧班列从大同市出发,向西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电煤站,全程行驶7127公里,预计15天左右到达目的地。
大同此次开行的中欧班列,所走线路为泛亚铁路北部通道中的中北线路。大致为大同——兰州——新疆阿拉山口——中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极大的方便了大同煤炭出海,将彻底改变传统海铁联运模式,直接以铁路运输的方式直达目的地,相比传统海铁联运模式要节省更多时间。
不仅是煤炭,在经济转型之下,更多的科技产品对于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从此次开行中欧班列所运物资可以看出,在家电方面也是首次从大同直达欧洲腹地。未来布局的新材料、新能源、创新药、智能造等新兴产业也将以此方式走向海外各地。
大同,也是山西省为数不多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可见山西省对于大同经济转型的重视程度。为什么是大同?
大同市是中国十二五期间要求建设的42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山西省内除了太原以外唯一的山西城市。此外,市域范围内铁路线网密集,交通便利。同时,大同也是能源之都,对于煤炭出海带来极大便利。
开通中欧班列,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从一个内陆城市转变成对外口岸,加快进出口经贸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化,以及对于城市产业转型,招商引资超级加倍。
在2011年,第一条跨洲域的国际贸易铁路——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了。根据当时国家权威部门对这一历史时刻划时代意义的解释,如下所示:
开通意义是在于打破了国际间贸易依靠海洋的“单一模式”,同时,也为也因它的出现,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快速,时效性更强。对比海洋贸易,铁路货运更加快速,装卸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惠及沿线以及周边更多国家和区域,尤其是针对于一些原先远离海洋的地区,依靠陆地上的铁路,它们也可以享受到繁荣的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影响,这是海洋贸易方式所不具备的。
如此,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将成为大同这个内陆工业重镇,历史文化名城,未来持续优化升级,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快复兴的强大动力。
大同也将借助中欧班列的开通,迎来翻身的机会,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加大马力布局新兴产业,成为京津冀、呼包鄂榆、晋中三大城市群的战略支点,重回曾经的荣耀时刻,与太原一起引领山西省高质量发展。
①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沟通删除。
②原创文章,禁止复制抄袭,将追责。
③感谢留个关注,下期更精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