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没网没电的山洞、日常生活物资全靠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现代人能过多久?肯定一天都受不了了,可贵州中洞苗寨的22户人家却这样过了150多年。
生活在这亚洲唯一穴居部落的人们,即使知道外面的世界花花绿绿也依旧不想搬出去,说是“洞里住习惯了”。
那么,这山洞里条件如此简陋为何村民们始终不愿离开?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水塘镇格井村,是一个独特的穴居社区。这个神秘的苗寨坐落在格凸河畔的山腰上,海拔约1800米,距离最近的城市约161公里。
中洞是三个相邻溶洞中的中间一个,因此得名,这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洞穴深215米、宽115米、高50米,堪比两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洞穴的顶部呈蜂窝状,能吸收回音,创造出独特的声学环境。
通往中洞的唯一入口是一条陡峭的山路,需要攀爬近一个小时的石梯才能到达。这条崎岖的山路蜿蜒盘旋,穿过茂密的山林,为中洞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中洞长期以来与外界保持着相对隔绝的状态。
周围的山地虽然贫瘠,但居民们仍然在石缝中开垦出了一些耕地,格凸河流经附近,为这个与世隔绝的社区提供了额外的水源和有限的交通便利。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洞苗寨与众不同的穴居文化,使其成为全亚洲唯一仍在世上的"穴居部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和游客的关注。
追溯中洞苗寨的历史,我们需要回到150年前的动荡年代。
中洞苗寨的历史
当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一群苗族先民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最终在这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洞穴中找到了庇护。
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却不料一住就是一个半世纪,几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将这个山洞变成了他们的家园,时光流转,外界沧海桑田,而中洞苗寨却仿佛被时间遗忘,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传统。
中洞苗寨的居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农业、畜牧业和打猎。
在洞穴周围的山地上,他们开垦出贫瘠的耕地,种植玉米、土豆等耐旱作物,在洞穴附近的山坡上,他们放养牛羊,为生活提供肉食和奶制品。
男性居民们还会定期进行打猎活动,为家人带回野味,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酿酒、织布,这些手工产品不仅供自己使用,有时也会用来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
传统风俗
中洞苗寨的房屋建造方式也极具特色,房屋的主体结构由坚实的木头搭建而成,墙壁则用竹篾编织,既轻便又结实。
房屋内部的布置简单实用,墙上常常挂着各种农具,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社区中,古老的苗族风俗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们的婚俗,中洞苗寨是目前唯一还在实行周朝"六礼"婚俗的族群。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步骤,每一步都庄重而隆重,体现了苗族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对传统的坚守。
除了婚俗,他们的丧葬仪式同样独特,当有人去世时,整个社区会聚在一起,唱着古老的苗族丧歌,送逝者最后一程。
并非隔世
尽管中洞苗寨与外界保持着相对隔绝的状态,但他们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为了获取一些生活必需品,村民们会定期派人到10多公里外的小镇采购。
这段路程对于常年生活在山中的他们来说并不算远,但对于习惯了现代交通的外人而言,无疑是一次艰辛的跋涉。
距离中洞苗寨最近的城市在161公里之外,这个距离使得大多数村民终其一生都未曾见过城市的繁华景象。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社区中,外来女子嫁入是为数不多的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之一。
当一个外村的姑娘嫁入中洞时,整个社区都会沸腾起来,她不仅要经历传统的"六礼"婚俗,还要适应这里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些外来的新娘为中洞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来了外界的一些信息和习俗,丰富了中洞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洞苗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年轻人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有些人选择外出打工,有些则不愿意回到这个与现代文明有着巨大差距的家乡。
政府曾试图说服村民搬出洞穴,甚至在洞外修建了新房,但大多数村民仍然选择留在他们世代生活的洞穴中,对他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居所,更是承载着他们全部记忆和情感的家园。
中洞苗寨的现代化
2003年,当时一位名叫胡兰克·博德的美国人与当地供电局合作,为中洞苗寨带来了电力。
这是中洞与现代文明的第一次重要接触,电力的引入为这个古老的洞穴社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昏暗的洞穴被节能灯照亮,电视机将外界的信息带入了这个封闭的世界,电风扇为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些许凉意。
甚至,一个简易的篮球场也在洞内建立起来,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娱乐方式。
然而,中洞苗寨真正引起外界关注,是因为一位名叫王东灵的支教老师。
2003年,王东灵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中洞的存在,毅然决定来到这里支教,她努力融入村民的生活,不仅教授孩子们知识,还帮助村民改善生活。
在她的努力下,中洞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学生人数从40人增加到70多人,甚至吸引了周边村庄的孩子前来就读。
2004年,王东灵带领学生们去城里参观,不幸遭遇车祸,修养一年后痊愈的王老师又回到了山洞里。
2005年,王东灵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她的故事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中洞苗寨,也为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社区带来了更多关注和支持。
政府也开始关注中洞苗寨的发展,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政府在洞外不远处建造了新房,希望村民能够搬出洞穴,享受更现代化的生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村民选择留在他们世代生活的洞穴中,这个决定反映了中洞居民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珍视,也展示了他们面对现代化时的独特态度。
尽管如此,中洞苗寨的基础设施还是得到了逐步改善,除了电力,通讯设施也逐渐引入,使得村民能够更方便地与外界联系。
道路条件也有所改善,虽然仍然崎岖难行,但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确保了中洞的孩子们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随着中洞苗寨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增加,它开始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
好奇的游客们慕名而来,希望一睹这个"活着的化石"的风采,村民们开始尝试发展旅游业,第一家旅馆和农家乐相继出现,一些村民开始售卖土特产。
繁荣后的平静
这段时期,中洞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外来的游客为这个安静的洞穴社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上景色相对单一,中洞的旅游业很快就开始衰退。
游客数量逐渐减少,为旅游业而建立的设施开始闲置,更重要的是,这段与外界密切接触的经历,让许多年轻人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
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体验城市生活,有些人甚至不愿意再回到这个与现代文明有着巨大差距的家乡。
面对这些变化,中洞苗寨的居民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对传统的坚持,他们接受了一些现代化的便利,如电力和通讯,但在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他们的选择或许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但对他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居所,更是承载着他们全部记忆和情感的家园。
参考:
中华泰山网:《亚洲惟一“穴居部落”仍按周代六礼娶亲》
中国网络电视台:《王东灵: 一个女孩的洞中岁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