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走进古街,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
欧式风格的罗马柱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泛着青光的卵石路、卫士般肃穆的罗马柱,从古建筑上斑驳的招牌和残留的商号字迹中,可依稀辨别出旅社、打金铺、米铺、杂货铺……在佛冈科旺村有一条风格奇异的步行街——龙冈古街,因其中西合璧的建筑格调,直到今天仍魅力不减,成为文青推崇打卡的视频“素材库”。
繁华鼎盛了大半个世纪
“由于这个古街并未开发成景点,隐藏在乡村的民居中,要找到它还真颇费周折。”一位网友慕名而来,沿途一路打听,才在村民的指点下,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街的青砖门楼。只见上面嵌有一块花岗岩门额,写有“龙冈市”三字,风貌与百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穿过小门,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窄巷像是打开了时光隧道,百年前的古街展现在人们眼前:古街的两边是骑楼走廊和商铺,整齐划一的青砖黑瓦木门商铺依次延伸上百米,沿街用三四十根高大的砖柱支撑。有趣的是,其中有一部分柱子居然是欧式的罗马柱,柱头上还装饰着各种花草图案的灰塑。阳光下,一个个列柱将长长的斜影投射在长巷,古街现出一道神秘的光影,像是在默默讲述着曾经的繁华往事。
上了年纪的村民说,当年龙冈市是一个繁华喧闹的集市,整条街都是商铺,钱庄、杂货铺、米铺、当铺、肉铺等一应俱全。据当地史料记载,龙冈市古街建成于1923年,共有商铺78间,呈坐东向西的朝向,全长共有90米,宽62.2米,街巷宽2.6米,以鹅卵石铺底,街内建筑属砖木结构,青砖墙,悬山顶,盖灰瓦。骑楼支柱为砖砌柱,共42根,其中有20根为欧式风格的罗马柱,较为完整地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靠近广府文化圈的乡村墟场民俗特色。龙冈古街为佛冈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金融商贸建筑),被列入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街后面是旧的潖江河道,南来北往的帆船每日满载货物在此装卸。”据当地的文史工作者介绍,古墟依靠有利的水运交通要素,吸引南来北往的商船来此交易,周围的三八、龙南汤塘、龙山、四九等地的人们都是到龙冈市赶集(趁圩)的,令当时的古街繁华鼎盛了大半个世纪。
独特风情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现在的龙冈市古街虽仅有一户人家开着小卖部,但在以前每逢墟日,趁墟的人多达两三千。街内商铺数量多、种类丰富,商户们白天把木板门拆下摊开放置商品,晚上装回门板,一物两用。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如今,古街的繁华已褪,而现在住在街上的只有几户暮年老人。每当有外来的游客好奇地经过这里,都会看到老人们坐在老屋破旧的长板凳上,扇着凉扇边看电视边闲聊的怀旧风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冈市古街终究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有的老商铺已然成了危房,有的柱子外墙也出现了脱落。为此,当地利用广东省下拨的文物保护修缮专项资金共30万元,对古街两处受损比较严重的建筑进行抢险加固。
龙冈古街多为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物,整体风貌呈现出极具特色的新旧杂陈和多元共生状态,历史价值颇高,常常吸引大批对古建筑深感兴趣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有专家认为,古街现存的骑楼和商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交融地,见证了佛冈的发展变迁,承载着无数难忘的故事和历史记忆。未来,可通过引进艺术家策展、灯光秀、非遗展等手段,发掘历史遗存的独特美学价值,创造全新的文化融合场景,用“针灸式”方法保护开发,通过修复和活化,让古街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新阵地。
近年来,佛冈以重点旅游项目为引擎,充分用好红色、绿色、古色、特色“四色资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目前,佛冈美丽乡村连片成景,785个自然村全部达到省级干净整洁村标准,示范带成效凸显,成为乡村休闲娱乐的“打卡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