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经常出差的人来说,有机会去不同的城市看看,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这半年里,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先后去了郑州和福州两座城市,虽然两地相距不算太近,但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大相径庭。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眼中的郑州和福州,以及这两座城市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城市定位不同,气质大相径庭
提到郑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的确,作为"米"字形高铁网络的中心枢纽,郑州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心脏"。但郑州不仅仅是一个交通中转站,近年来,郑州抓住了"米"字形高铁网的历史机遇,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相比之下,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气质则显得恬淡许多。作为福建省省会,福州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有"榕城"的美誉。虽然这里也在大力发展经济,但相比快节奏的郑州,福州的生活步调要慢得多。漫步在三坊七巷,品茗在茉莉花茶馆,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郑州是一座雄心勃勃的新兴城市,节奏快、变化大,透着一股子"生猛"的劲头;福州则是一座慢生活的江南古城,节奏慢、气质雅致,带着几分"世外桃源"的韵味。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短短几天相处下来,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
二、方言口音迥异,饮食习惯不同
作为北方城市,郑州当地人说话自然离不开浓浓的河南话。我同事第一次在郑州吃饭,服务员飞快的说了一通话,我同事差点没反应过来她在说什么。后来我解释下才知道,原来"俩填俩去"的意思是"两碗面","赶海碗儿了"的意思是"再来一碗"。这种麻溜利索、飒爽豪迈的语言风格,倒是跟当地人麻利的性格很搭。
反观福州,当地人讲话的声调就婉转得多。第一次在福州打车,司机一路跟我聊天,我觉得司机声音好温柔亲切,结果下车才发现,人家其实是个中年大叔。从那之后我就知道了,原来榕城人讲话就是这么轻声细语,跟他们儒雅随和的性格如出一辙。
至于饮食,郑州人喜欢吃面食,牛羊肉也是餐桌上的常客。蒸、煮、烩、炒……无论什么做法,最后端上桌的菜,色香味俱全,吃起来津津有味。而福州菜注重清淡,多以海鲜河鲜为主料,口味偏甜偏润。记得在福州吃饭,一桌十个人,上了十几个菜,没有那么重口味。要不是当地人极力推荐,我还真以为他们在减肥呢。
总的来说,郑州的方言饮食,透着一股豪爽劲儿,实在爽利;福州的方言饮食,则是温润如玉,婉约动听。就冲着这口音和饮食的反差,也让人对两地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三、城市面貌各异,未来可期
这半年多来,我算是见证了郑州的"变形记"。政七街区域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曾经的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到处都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看着满城的塔吊林立,不禁感慨郑州的发展速度之快。据说,郑州过去十年GDP年均增速高达12%,未来还要大力发展会展、金融、文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雄心壮志昭然若揭。
相比之下,福州虽然也在大力发展经济,但似乎并不急于一时。鼓楼区、台江区一带,古色古香的坊巷依然保存完好;三坊七巷、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了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标,彰显着"老福州"的独特韵味。作为千年古城,福州正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福州,必将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郑州和福州,一南一北,一新一旧,虽然气质大相径庭,但在我看来,却各有千秋。未来的郑州,一定会凭借区位和产业优势,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未来的福州,也必将在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期待有朝一日,再踏上郑州和福州这两座城市,为它们的蜕变所惊艳。
短短半年内,我两次造访郑州和福州,虽然时间不长,但两地鲜明的地域特色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豪爽奔放、充满激情的中原新城,一个是娴静优雅、古韵犹存的江南古都,真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相信,无论是日新月异的郑州,还是老城换新颜的福州,他们都将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