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318对许多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旅人通过各种方法入藏。
一、各类大神的进藏方式
飞机、火车最简单,开车自驾最常见,骑行、摩行最自由,徒步、磕长头最辛苦,还有推轮胎、开挖掘机、骑马、牵骆驼等各式各样的进藏方法。
对喜欢独特的旅友,还没人尝试的进藏方法似乎真的不多了。
人生必驾318,似乎真的有着巨大的魔力。
二、我的西藏行
去年,我单人单轿车,用了比较常见的方式,自驾8706公里,用进24天,花费7098.59元,从山东往返西藏,回来多次回想,回味无穷,无数次翻看拍摄的几千张照片,感觉收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去年去时,没做太详细的旅行计划和攻略,只是把车辆提前保养好,刹车片等安全零件提前更换掉,准备好必备的衣物、被褥、地图和一些应急工具、药物就出发了。
目标地设定为布达拉宫,途径地设定了泸定桥、72拐等几个有名的景点,然后按照导航走就行,不开夜车。
一路上除了部分路段堵车,整体十分顺利。
三、西藏行应该了解的20条常识
回来后,看着照片,查找了一些感兴趣的资料,发现去西藏前,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些常识,主要有以下20条:
(1)布达拉宫:由松赞干布创建,是拉萨的象征。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在拉萨,无论哪个角度,只要没有遮挡物,都能看到。徒步游逛拉萨市区时,可以不用导航,看着布达拉宫方向,随心所欲地沿着大街小巷往前走就行。
(2)阳光:西藏海拔高,最受阳光眷顾,被称为“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紫外线很强。去西藏一定要带上长袖、遮阳帽、高SPF的防晒霜。
(3)大昭寺:寺内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整个藏区最受崇敬的佛像,也是藏族朝圣者的目的地。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汇聚了各地来的朝拜者。
(4)磕长头:学名叫“等身礼”,磕长头者匍匐在地上,口诵“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六字真言、三步一拜、每拜都五体投地。许多藏族同胞花费好几年时间一路磕长头到拉萨,震撼人心。
(5)转经筒:里面装有纸或布印经文,外面刻着“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六字真言,藏族同胞用转经筒来代替念经,许多寺庙里有大经轮,许多人拿着手摇小经筒。
(6)风马旗:也叫经幡,在西藏无处不在,分蓝、白、红、绿、黄五色,其中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绿色代表水,黄色代表土,经幡每在风中飘摆一次,表示向上天祈祷一次。
(7)玛尼堆:藏语叫“多崩”,是刻有经文的祈祷石堆,在西藏随处可见,藏族同胞每过一次玛尼堆,都会在上面放一块石头,代表一次祈祷。
(8)转山/转湖:西藏有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猴年转森林的习俗。传说吉祥法轮将“转身”圣地冈仁波齐定为马年,“转语”圣地纳木错定为羊年,“转意”之地杂日山定为猴年。按此朝拜,幸运不可限量。
(9)神山圣湖:西藏有很多神山、圣湖,其中,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最神圣、最受尊崇。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是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古耆那教“四大宗教”共同尊奉的“世界中心”。转山首选,转一圈56公里,需要1-3天。
(10)纳木错:距拉萨不远,羌塘草原上的一颗美丽蓝宝石,北岸有“圣象天门”,是游人必去的景点之一。
(11)雅鲁藏布江:西藏第一大河,藏族同胞的母亲河,在藏人心中有着洗涤心灵的能量。
(12)南迦巴瓦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中国名山之首,在林芝、波密之间,雅鲁藏布江畔,时光在它的额头似乎睡着了。通常是十看九不遇,也被称为“羞女峰”,被称为“西藏众山之父”。
(13)哈达:生丝做成,白色。藏族人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重要场合都有献哈达的风俗,出门也都要随身带上几条。
(14)酥油茶:原料为酥油、茶叶和食盐,味道香醇,营养丰富,可以抗缺氧,藏人大都每日饮用。
(15)糌粑:青稞晒干、炒熟后磨成粉状就成了糌粑,是藏族人的主要食粮。大都和酥油茶搭配食用。
(16)卓玛:意为“仙女”,藏族最常见的女孩名字之一。
(17)藏袍:藏族人常穿的宽大藏袍,通常用换穿法,平常右臂裸露,到了夜晚或天冷时,再套上右边的衣袖。天热时,可以把两只袖子都放下来。非常适合高原温差大的气候。
(18)藏饰:包括项链、吊坠、手链、手镯、戒指、耳环等,材质主要是藏传佛教的“西方七宝”:金、银、红玉髓、蜜蜡(上品琥珀)、砗磲、珍珠、珊瑚。
(19)锅庄:藏族最著名的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藏族男女围成圆圈,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自右而左,边歌边舞。
(20)唐卡:是藏语“卷轴画”,以各类佛像为主,因容易携带,流行于西藏各地,被誉为“随身携带的庙宇”。
提前掌握这20条,将让你的西藏行更加随心所欲,受益无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