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将上海称之为“魔都”开始讲起。
上海在“魔都”的这个词汇里,穿越了一百年的时间迷雾,走过了被定义、被遗忘和被赋能三个阶段。
村松梢风笔下的上海是华洋杂居,森罗万象的远东第一大都会,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
在他的《魔都》小说里,上海曾是,对有钱人是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天堂,对穷人是充满阴暗罪恶,苦难深重的地狱。
如今的上海,已然是2500万人的世界级大都会。它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了这个“初始”并不美好的词。
“魔都”二字早洗尽腐化,摇身一变为:国际、华丽、摩登的代名词,更是“充满不可思议”的上海,另外一个称呼。
这是一座“魔幻都市”和“魔力之城”。
上海的“魔性十足”表现之一便是:无数“旧有街道”的焕新。
那些充满历史感和故事性的花园建筑,经过商家或主理人的经营,仿佛被打翻的“潘多拉”,幻化为一个个离奇、有趣、潮流、叛逆的“MINI珍奇馆”!
上海最有魅力的地方,就藏在这条条历久弥新的老街道里、老建筑里、老店铺里。
琳琅满目的杂货店、光怪陆离的小酒吧、前卫时尚的咖啡馆、珍馐荟萃的美食馆……高大的梧桐树将阔大的叶子布满马路的上空,夏日浓绿冬日金黄。
疫情之后兴起的citywalk,让年轻人喜欢上了逛街。
上海人称之为“荡街”。这种沿街溜达的行为,充满了浪漫和冒险,代表着包容挑战和机遇的上海气质。
到处是极其精致、极富腔调的马路和小店。
或许正如村松梢风说的:只是,吸引我的、令我向往的是,人的自由的生活。这里,在失去了传统的同时,所有的束缚都被解除了。
每一条马路名称或经改变,但它依然连接着过去和当下,连接着本土与现在,是中国与西方文化接触、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
我们前两篇讲了:最值得去的十五条街道,也讲了最嗲的六条马路,其实也挺想讲讲上只角、下只角,甚至是中只角的无数小马路变迁。
鉴于篇幅关系,我们还是从“有趣”的马路慢慢讲吧!
如今上海“地倾西南”的发展模式,其实还是受“魔都人”对不同地段文化意识的影响。
比如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还是上只角满满的高级感!
上只角的老建筑、老花园、老街道,从租界的欧风美雨中走过,在建国后上海的发展大潮中,重新被打磨后,惊艳面世。
city不city是一个网络流行热梗,该热梗通常被释义为“洋不洋气”。
让我带您“荡荡”以下这五条马路,感受一下什么是上海的经久不息,日新月异的魔力和魅力?
体验一下魔都上海到底“city不city”?
一、思南路。
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话本。在这里,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口都是生活的艺术。
一条镶嵌在黄浦区的历史长廊,自1914年修筑以来,便承载着法租界的浪漫与岁月的沉香。这条以法国著名音乐家Massenet命名的马路,两旁林立着风格各异的花园洋房,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老上海的故事。
漫步思南路,仿佛穿越回那个优雅的年代。路旁,法国梧桐轻摇,光影斑驳,映衬着巴洛克风格的门廊与红砖墙面,尽显精致与文艺。这里有梅兰芳的寓所,孙中山的故居,还有周公馆,周恩来曾在此办公与生活,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思南公馆内,更是汇聚了众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是体验上海近代建筑风貌的绝佳之地,经过更新,成为一个充满文艺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时尚地标。
转角处,不妨走进Radar Coffee或warming·,一杯手冲咖啡,伴你静享午后时光。不期然走进古董咖啡,花园里与名人邂逅。
晚餐时分,月湖萃·思或Pane e Vino的精致菜肴,定能满足你的味蕾。夜幕降临,拳击猫Boxing Cat Brewery的精酿啤酒,带你领略微醺的夜上海风情。
二、多伦路。
百年多伦路,群星闪耀,上海虹口最有文化的一条马路。
这条镶嵌在上海虹口区的心脏地带,被誉为“文化名人街”,它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与文艺的交响曲。自20世纪初起,多伦路便汇聚了众多文化精英与革命先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
漫步多伦路,两旁的老式洋房与石库门建筑错落有致,每一栋都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这里是鲁迅、茅盾、叶圣陶等文学巨匠的故居所在地。
他们的足迹让这条街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走进这些名人故居,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大师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不仅如此,多伦路还是现代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街角巷尾,各式各样的咖啡馆、书店、文创小店林立,每一处都透露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杯手冲咖啡的香醇,也可以沉浸在一本好书的世界里,更可以挑选几件心仪的手工艺品作为纪念。
夜幕降临时,多伦路又展现出另一番风情。
X-Verge Coffee,隐乐 Live Bar,平成屋,鹤城杨记、Darroch达洛克餐厅、傣妹火锅、D A R R O C H·小酒馆等,都是值得一试。
灯火阑珊中,各种美食香气四溢,从地道的小吃到精致的西餐,应有尽有。在这里,味蕾也能享受到一场文艺的盛宴。
多伦路,就是这样一条充满历史韵味与文艺气息的街道,它等待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你,来此探寻、品味、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
三、绍兴路。
上海绍兴路,最具书卷气的文艺小马路。
一条穿梭于喧嚣都市中的静谧小径,宛如一幅细腻精致的水墨画,缓缓铺展在上海的历史长卷中。这里,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栋老建筑都低语着往昔的故事。
张国荣生前非常喜欢在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店”消磨时光,那里的一杯香茗、一本好书成为了他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
虽然汉源书店后来搬离了绍兴路,但张国荣与这条街道的情缘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绍兴路的历史,深厚而悠长,它见证了上海从开埠到现代化的沧桑巨变。沿街的老洋房、石库门,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红砖墙、黑木门,以及那不经意间露出的雕花木窗,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韵味与风情。这些老建筑,如今大多已转化为文化空间,成为上海文化地图上的重要坐标。
漫步绍兴路,咖啡香与书香交织成一首悠扬的旋律。推荐你探访“汉源书店”旁的咖啡馆,那里不仅咖啡香浓,更有满室的书香与温馨的氛围,是文艺青年们的聚集地。
而美食方面,不妨尝试“绍兴路85号”的精致小食,每一道菜都如同艺术品般呈现,让人在品尝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此外,绍兴路还是文创的沃土。在这里,你可以走进“朵云轩”的艺术画廊,欣赏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探访“言几又”这样的独立书店,在书海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些品牌,如同绍兴路上的璀璨明珠,为这条小路增添了无尽的光彩与魅力。
四、湖南路。
上海湖南路,一条藏匿于都市丛林中的趣味小巷,仿佛是时光特意留下的秘密通道,带你穿越回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
一踏入湖南路,你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瞬间被那些知名的老建筑所吸引。它们或优雅地矗立在路边,或静谧地藏在巷弄深处,每一栋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最出名的是湖南别墅。建于1931年,原为英商锦隆洋行大股东住宅。1943年,周佛海买下此宅,西班牙式花园洋房。
建国后,邓小平、陈毅两家曾入住此楼,后作为上海市委招待所,专门接待来沪的高级首长。贺子珍也曾长期定居于此。此之外,还有赵丹故居、张叔驯旧居、 陈果夫旧居、湖南路296弄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建筑风格。
而说到咖啡,湖南路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咖啡乐园。走在这条路上,你几乎每走几步就能遇到一家有特色的咖啡馆。比如那家“熊爪咖啡”,它不走寻常路,用一只可爱的熊爪递送咖啡,让人在品尝之前就先被这份创意所打动。
当然,湖南路的美食也是一绝。从街边小吃到精致料理,应有尽有。如果你想要尝尝地道的上海味道,不妨去那家“老弄堂面馆”,那里的面条筋道十足,汤头鲜美无比,保证让你一吃难忘。
最后,我还要特别推荐一家在湖南路上备受好评的品牌——“幸福集荟”。这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个集阅读、咖啡、文创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还能挑选到各种有趣的手工艺品,让心灵得到全方位的滋养。
五、五原路
上海五原路,全长仅820米,一条藏在繁华背后的俏皮小巷,仿佛是老上海的一封未寄出的情书,字里行间都透着股子玩味与趣致。
上海少有的不通公交的马路,五原路自然成为了如今citywalk的热门之选。最为人所熟知的老建筑莫过于,被誉为“三毛之父”张乐平的故居。
上海设计师奚福泉设计的自由公寓,还有宋庆龄女士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在地。
还有任德耀旧居,周碧珍、洪念祖、陈传熙、蔡昌旧居,江寒汀旧居,包达三旧居,俞振飞旧居等老建筑。如今,它们中的许多已经成为保护建筑或文化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探访和品味。
说到咖啡,五原路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咖啡小资地。那些藏在街角的小小咖啡馆,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比如那家“Cafe On Air”,名字就透着股子轻盈与自由,店内装饰简约而不失格调,一杯手冲咖啡,就能让你在这里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
至于美食,五原路更是应有尽有。从地道的本帮菜到精致的法式甜点,每一样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极致的享受。特别是那家“武康大楼下的冰淇淋店”,别看店面不起眼,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进去尝上一口。
最后,怎能不提五原路上的那些好品牌呢?比如那家“% Arabica Coffee”,简约的日式风格,纯正的咖啡口感,吸引了无数咖啡爱好者前来打卡。
还有那些藏在老建筑里的时尚买手店,每一件单品都透露着独特的品味和格调,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
结语
在魔都上海,但凡是能够和过去链接,并且融入不同时代信息的物体,无论是一栋建筑、一片花园,一株梧桐,都是那么有味道,值得我们去慢慢探索。
上海city与否,从其上述马路便能窥见一斑!
上海处处充满着“东方的异域感”。
永不拓宽的街道,可阅读的建筑,有温度的小店,要问上海city不city?
我们且逛完上面这五条街道再做结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