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的须弥福寿之庙,也被称为“班禅行宫”,是清代皇家兴建的外八庙中建造最晚的一座。
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皇帝70大寿,从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当时正值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插足西藏,八世达赖尚年幼,六世班禅作为西藏领袖,不满英国插手西藏内政,以祝寿之名觐见乾隆皇帝。乾隆敕建这座寺庙,作为班禅行宫,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意义重大,遂有“敬一人而使千万人悦,修一座庙胜养十万雄兵”的说法。
须弥福寿之庙,“须弥”即须弥山,藏语为“扎什”;“福寿”藏语为“伦布”。须弥福寿的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正好契合乾隆大寿之意。
庙前的五孔石桥几乎被泥土淤没,护栏处的围栏和宣传栏给人的感觉就是画蛇添足,完全破坏了石桥古朴典雅的美感。山门的正门是寺庙的游客入口,这在过去可是只有皇帝才有的特权。
进去以后,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碑亭。石碑雕刻精美,形制规格极高,碑上刻有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的乾隆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碑亭西侧有阁楼连通寺外。
拾级而上,到达造型精美至极的琉璃牌坊。当时大清章嘉国师规定:“凡蒙古扎萨克等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准其登红台礼拜,其余有官职者只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余概不准入庙门。”也就是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越过这做牌坊的啊!
穿过牌坊,到达须弥福寿之庙的“大红台”。这里是整座寺庙的主体建筑,也是乾隆皇帝接见班禅的地方,从第二层可以穿行到后面的建筑。大红台中央院落内是妙高庄严殿,也是六世班禅讲经说法的地方。
沿山坡继续上行就是万法宗源殿。
寺庙的最高处是琉璃万寿塔。门口设有围挡,正在维修。
从大红台的西侧出来,绕行到前门。西侧的台阶用石头随形堆砌而成,与周围的红墙绿树搭配浑然天成。
站在大红台前,周边风景一览无余,远眺磬锤峰孤兀挺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