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圩乡前往大新县县城的路上看到有旧州屯,起名旧州的地方都会有一定的历史底蕴,为此前去参观旧州屯。到达旧州屯后大失所望,这里只是非常普通的村民聚集点,并没有内心想要看到所谓旧州的历史痕迹,不过既然来到旧州屯,就挖掘一下旧州屯的来历。
旧州屯是榄圩乡康谭村下辖的小自然村,康谭村的路边石碑刻上醒眼的“拉街”两个字,能够称得上街,想来以前必定是一个乡。广西境内大部分的街都称之为圩,好比如榄圩、龙门圩等,要是拉街起名为拉圩,想来这个名字更中听,人们更加记得住。不过拉圩用谐音听起来就有点不雅,先辈们起名拉街不叫拉圩,想来有一定的道理。
来到旧州屯正巧碰到一位大哥,问起旧州屯的来历竟然一无所知,就还跟他聊起养利州更是一头雾水。索性就问起旧州屯目前剩下的还有古老的东西,哪怕是一座祠堂、一座庙等可以,大哥说祠堂没有只有一座十多年前修建的小庙。听到大哥这么说感到非常的失望,不过既然说到养利州,就简单的书写一下养利州的历史。
养利州是唐宋时期在桂西大地上实行羁縻制度下设的土州,土州也就是土州长官司,简称为土司。土州长官司的最高长官必须是当地土著,土州享有高度自治权,并且实行的是世袭制,土司相当于土皇帝。养利州成为土知州的是元朝末期,首任土司是赵志兴,共有赵方、赵志真、赵武宁、赵武高五任土司。
养利州设立不久元朝覆灭归附明朝,仍旧是世袭制,但不难看出几位土司唯有赵方是世袭,赵志方是赵志兴的弟弟,赵武宁和赵武高亦是兄弟,足见当时的土司家庭为争夺土司座椅多么的惨烈。赵武高是养利土州最后一任土官,因家族争夺惨烈,为了上位而相互残杀,最后被朝廷罢免而改土归流,不过保留世袭制,赵姓仍旧出任土官,但只是象征性官职并无实权。
明朝弘治年间养利州州府搬迁至桃城,当时的旧州屯地形隐蔽,而且地处半坡直上,背后则是断头路,绝对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但对于城建扩张受到极大的限制,为此不得不搬离迁府。养利州州府搬迁后就剩下几户人家,为此将此地起名为旧州屯。在旧州屯逛了好几圈,房子挺多的,的有上50户人家。50多户人家就有好几个姓,想来古代的旧州屯就是一个杂居姓生活区。
养利州在民国时期改为养利县,解放后跟万承县、雷平县合并设大新县。雷平县是下雷州和太平府合并设的雷平县。下雷州就是现在的下雷镇,太平府则是现在的雷平镇,其实雷平镇应该叫太平镇,只不过后来成为雷平县的县城,后来跟养利县和万承县合并设大新县后县城降为镇,索性就叫雷平真。
万承县的前身是万承土知州,民国元年州改县,县治位于现在的龙门乡。三个县合并设大新县,要说县城最悲催的应该是万承县的县城,目前还是一个乡,更悲催的是万承县撤销后县治更名为龙门乡就没有万承什么事了。还有更悲催的是万承县的原管辖地布泉乡和屏山乡划归隆安县,万承县的原辖地竟然没有一个镇全是乡,足见当年的万承县混得多么的不容易。
旧州屯的路边发现很多石墩索性就拍张照片,或许这几个石墩就是旧州屯唯一留下的老物件,亦是养利州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石墩并非是简单的石墩而是石鼓,在古代没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是不能用石鼓的。石鼓就是修建皇宫、大殿或者大户人家修建房子时用来垫房柱的,这几个石鼓极有可能是旧州府所用的石鼓,或则是祠堂所用的石鼓,一场“迎四新除四旧”运动把所有老建筑都给摧毁,留下几个石鼓并没觉得感到意外,而是对人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够而感到遗憾。
询问旧州屯的大哥为何叫旧州屯,养利州等历史问题,大哥竟然一问三不知,足见当地村民对养利州和土司文化极度缺乏。或许是书念得少的问题,或许是历史上过于悲惨而不愿提及,养利州改土归流是明朝末期的事,至现在都有400多年,老祖宗的历史搬出来说一说又有何妨,也好让大家知道旧州屯也有一段非常非常辉煌的历史。本文所写的养利州有点肤浅,往后有时间再继续深挖养利州的历史,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