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话说葫芦岛市龙港区有一半岛,三面临海,形状像极了一个大葫芦,于是人们称这个半岛为葫芦岛。到了1961 年,在这里设置了葫芦岛区,起初葫芦岛区归锦州管辖,后来又划归到锦西市,直到1994年10月,锦西最终改名为葫芦岛市,葫芦岛市由此得名。
葫芦岛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就属燕国辽西郡管辖。葫芦岛位于渤海湾西北部,海上可以扼守渤海湾,陆上又可以看护住东北通往华北的咽喉要道,所以近代以来,此地成为了军事重镇。不仅如此,葫芦岛风情景优美,旅游资源还很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跟随下面这些拍摄于100多年前的历史老照片,去一睹葫芦岛百年前的样子吧!
葫芦岛兴城的一座古代庙宇,远远看去庙门高大,整体布局很是壮观,这规模的庙宇当时在北方不多见。
1935年的绥中县古城南门,此城门一开始没有上面的城门楼子,城门楼是1907时修建的,城门前街道两侧遍布商铺,行人络绎不绝。
1935年,绥中古城北城墙,画面中的城墙已经有些破败,不但杂草丛生,砖石松动,宽阔的古城墙上面还堆放着秸秆和木头,城墙里面是成片的房屋,可以从细节之处看到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场景。
1935年,宁远古城城门,说起宁远古城,可是不一般,此城建于明代,当时由明朝大将袁崇焕亲自驻守,著名的宁远大捷就发生于此,此城至今保存完好,很不容易。
古城内的石牌坊,这座石牌坊十分高大,街上行人陆续从牌坊下面通过,看起来当时街上很热闹。
1935年,葫芦岛海边的美景。由于葫芦岛的特殊地形,所以导致葫芦岛的海边既有沙滩,也有礁石,还有图中落差很大的靠海悬崖,是一道独属于这里的奇特风景线。
1930年代,葫芦岛军港外的防波堤。葫芦岛属于当时的海军驻扎地,这道一眼望不到头的防波堤,很好的阻挡了海波的冲击,看上去很是壮观。
葫芦岛军港老照片,葫芦岛港分北湾和南湾,北湾吃水浅,南湾吃水深,是当时北方有名的深水不冻港,便于军舰停靠。照片中远处靠近海边的山峰,造就了葫芦岛港天然的吃水深度,画面中一艘停在岸边的船,正冒着浓烟。
1932年的葫芦岛港内全貌,只见一条铁路蜿蜒通向港口,一下子打通了海和陆的连接。
1932年,放满货物的葫芦岛港北湾。
1932年,葫芦岛港全貌,整个葫芦岛港口内外一览无余,是一张难得一见的老照片。
1932年,葫芦岛港近景,从港里复杂的设施,可以直观的领略到葫芦岛港当时的重要地位。
1930年,葫芦岛港开工仪式,身后是一门大炮,旁边的纪念碑上写着“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
位于葫芦岛兴城的一座古建外形的温泉雅舍,葫芦岛在远古时期火山多发,所以境内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
葫芦岛乡下,一位挑着担子的人缓缓走来,乡村的路两侧长满了高大的柳树,从光秃秃的树梢可以看出,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冬季。
1930年的龙仙池老照片,照片中的龙仙池平静的像一面镜子,岸边一排茂密的杨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群少女在池边洗头,让人心旷神怡。
1935年,一处贮藏梨的大型地窖,上面修着许许多多的泥制通风口,防止进去东西,都让筐盖着,也不知道当时谁能吃上这么来之不易的梨。
1914年,美国克拉普考察队在葫芦岛境内拍摄的照片。平坦的山间平原里,考察队一行人骑着马一字排开,面向镜头。
1914年,克拉普考察队在六股河对岸边下马漫步,远处是起伏的山峦,河中间的这座简易的桥,是用草和泥土临时铺设的。
探险队5人来到了一处山下,这座山的构造很是奇特,从表面看上去是一层层的曲线。
克拉普考察队经过石门岭附近的一条山间古道,他们如此辛苦的跋涉,是为了寻找石油。
探险队拍摄的石门岭山谷,从山谷的缝隙中,可以看到远处的一个村落,被绿树碧水围绕着,美轮美奂。
六股河从石门岭的群山中穿过,弯曲向前。
探险队行走在六股河一侧山下的小路上。只见他们都背着枪,看来这勘探石油,也得拿着家伙事防身啊!
写在文末:
一张张葫芦岛的老照片,定格了岁月,凝固了时光。在这光影交错的瞬间,我们读懂了这座城市的坚韧与成长。当我们凝视着它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愿这些珍贵的影像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