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五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的开凿目的有二:为统治者征集物资;避免海上的干扰,从内陆建立运输体系,确保中国的统一,这条水道成为国家兴盛的标志。京杭大运河发轫于春秋战国,元代形成鼎盛时期,明清早期继续发展。它也叫漕河,是一条南北运输的通道。
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不仅是人类伟大水利工程的历史见证,更承载着文化、历史、经济……滋养着运河两岸。因为种种原因,进入20世纪后,这条古老运河的黄河以北河段,基本上处于断流状态。直到2022年4月28日10时,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全线通水后,一个被很多人畅想多年的,带着“中国式浪漫”的问题又一次引发热议——大运河何时实现全线通航。
我们距离从北京坐船直达杭州的那一天,还要等多久?而在京杭大运河上,居然藏着一座永不沉没的小岛,千年来无人敢动!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座藏于京杭大运河上永不沉没的小岛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黄埠墩的那些事。黄埠墩又称“小金山”,它的具体位置是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北塘大街。
黄埠墩是京杭大运河无锡段中的一个小岛,因春申君黄歇在此治理芙蓉湖而得名;墩上建筑始建于唐代(618年—907年),于1981年重建 。黄埠墩占地面积625平方米,建筑面积226.6平方米;墩上主要存有蓬莱门、望山楼两座建筑,以及康熙帝题字“兰若”和文天祥诗词碑等文物。有人说它是座庙宇,有人说它是座酒楼,还有人说它是康熙乾隆的行宫。在静静流淌的大运河中,黄埠墩矗立其中已有2400多年。
在古代,黄埠墩主要是供运河中航行的人们休憩的一个场所。220多平米的黄埠墩,走一圈只需1分钟。但它却如同一本翻不完的历史书,不断在无锡民众中代代相传。大河澹澹,其韵悠悠。1868年4月28日,瑞士人阿道夫克莱尔给黄埠墩留下了第一张影像。当时的“正气楼”,名为“环翠楼”。海瑞做巡抚时途径无锡,为这座楼题词“临山玩水第一楼”。古时黄埠墩有“洪水淹不没,水枯不见底”之说。
可是,随着三里桥到吴桥防洪墙的建立和地面的加高,黄埠墩与四周地势相比,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高,每到大汛期,黄埠墩都会被淹。因而,此次对黄埠墩的修缮,防汛是重点。墩的周围创新性地设置了移动式防洪墙,汛期来临,可根据水位变化安装围墙,等到汛期过去,再将围墙拆掉。不仅如此,而且,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埠墩1983年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14年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除此之外,黄埠墩素有“小金山”之称,无锡人印象中的黄埠墩也一贯以金黄色为主色调。现如今,经过修缮和亮化工程以后,夜间的黄埠墩将根据城市亮化安排常态化亮灯,市民乘船夜游或散步运河边都能一睹“运河明珠”璀璨新装。黄埠墩四周围墙泛光,主体景观“正气楼”顶部的灯光强化了挑檐飞梁的结构之美。
瓦面上灯光明暗交错,在景观绿化灯光映衬下,古建筑在树叶婆娑间若隐若现,引人一探究竟。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江苏无锡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这座藏在京杭大运河上,千年来无人敢动永不沉没的小岛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