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源自天际,栖身于荒野,与浩瀚大海相依为伴,以青草为餐,石头为伴。" 如此诗意的描绘,置于文学作品中诚然动人,但若现实中有人秉持此念,付诸实践,恐怕多数人心中会浮现疑问:这岂不是位“超脱凡尘”之人?
然而,世间确有此等“不羁灵魂”——谢建光,一位平凡的宁波青年,自23岁起,便踏上了以双脚探索世界的征途。
他孤身一人,“以苍穹为顶,以自然万物为伴”,从南方蜿蜒的山峦到西北辽阔的沙漠,足迹遍布中国广袤的土地。
这一走,便是36载春秋,累计行程高达35万公里!直至59岁,在旅途中安详离世,他才结束了这段非凡而独特的旅程,留下了“独行侠”的传奇人生。
「1」
1959年,谢建光生于宁波市鄞州区一个毗邻大海的宁静小村。他的求学之路因政治风波而坎坷,小学仅读了五年便被迫中断。进入中学后,对文学的热爱又让他遭遇了来自政治老师的偏见与校园欺凌,这让他对学校及规则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最终选择辍学,步入社会。
在那个年代,掌握一门手艺是生存之本,谢建光也不例外地跟随木工师傅学习技艺。然而,命运弄人,十七岁那年的一场意外,刨板机无情地夺去了他的两根食指,这不仅是对身体的重创,更是心灵的巨大打击。面对生活的残酷与不公,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绝望。
在这绝望之际,文学成了他心灵的慰藉。他回想起自己本可能拥有的学术之路,心中涌起无限感慨。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考试,但久未触碰的书本让他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差距,最终遗憾落榜。
家庭的催促与社会的压力接踵而至,面对婚姻与生计的双重考验,谢建光深感迷茫与挣扎。他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愿在平庸中度过余生。于是,他以打工为由,毅然离家,踏上了寻找自我与梦想的征途。
在大学中文系旁听的尝试,因贫困、残疾与社会的偏见而屡屡受挫,这让他深刻体会到社会的残酷与不公。他意识到,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里,唯有大自然才是最为公平与真诚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拥抱大自然,用双脚去丈量世界,用心灵去感受文学。
从此,谢建光踏上了漫长的徒步之旅,以天地为家,以文学为伴。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证明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2」
在谢建光23岁那年,他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踏上了流浪的旅程。这段旅程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灵的洗礼。云贵高原的壮丽风光、崎岖山路上的艰难跋涉,都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旅途中,谢建光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桥底、山洞还是荒野,都能成为他临时的避风港。食物虽然简陋,有时甚至需要依靠野菜根和剩菜剩饭充饥,但他却从中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简单而纯粹。同时,他也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存能力和乐观态度,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山洞中的惊悚遭遇,也能保持冷静,甚至从中找到一丝幽默感。
在流浪的过程中,谢建光还意外地发现了废品回收这一“副业”,这不仅为他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来源,也让他更加珍惜每一分收获。此外,他还乐于接受各种临时工作,无论是做木工、刷油漆还是农活,都能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乐趣。
然而,旅途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贵州山区的迷路和暴雨中的惊魂一夜,以及被机动三轮撞飞的意外,都让他经历了生死考验。但正是这些磨难,让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也让他意识到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
于是,谢建光有了一个很切实际的想法——买一辆车。这辆车不仅将成为他旅途中的得力助手,让他能够更自由地穿梭于山川湖海之间,也将成为他实现梦想、追求自由的象征。他相信,只要有了这辆车,他的流浪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也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个广阔而神秘的世界。
「3」
为什么说谢建光的想法非常务实呢?原因在于,他追求的并非昂贵的小汽车或电动三轮,而是仅需小几百元的“农用手拉车”。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务实的态度。
购车后,他利用自己的木工技能,巧妙地将手拉车改造成了一个半开放式的“房车”,为他提供了一个移动的栖身之所。这一创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他的生活质量,使他免受风雨侵扰,还能享受平躺安睡的舒适。更重要的是,这片小天地为他提供了一个静谧的阅读环境,让他能够沉浸在书海中,自由思考与创作。
多年来,谢建光在旅途中以打零工为生,他生活节俭,却将积攒下的钱用于购买书籍,藏书量达上万册。夜晚,他常在手电筒的微光下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甚至创作诗歌和散文。面对携带不便的问题,他会将已读之书赠予途中遇到的有趣之人,以此延续书籍的价值与缘分。
在一次露宿子弟学校操场时,谢建光的手稿不慎被一位好奇的女教师带走。次日,女教师发现手稿主人正是昨晚的“流浪汉”,便主动归还并与之交谈。两人因文学结缘,共度了愉快的三天时光。女教师还慷慨相助,为谢建光理发、购衣,并赠予他钱财与粮票。然而,深知自己无法给予对方稳定生活的谢建光,最终选择了离开,以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此后的二十余年里,谢建光在旅途中结识了众多朋友,也经历了情感的波折。他逐渐明白,自己的人生注定与行走相伴,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与需要安定的爱情难以相容。这份清醒的认知,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在自己的旅途上。
「4」
2018年,谢建光抵达黑龙江省黑河市时,突感身体不适,决定暂停行程,稍作休息。
在朋友圈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状况:下身浮肿,浑身无力,呼吸受阻,但末尾仍附带着一抹憨厚的笑容。
历经36年的徒步生涯,谢建光早已将生活的种种不易视为“小病小痛”,淡然处之。
然而,这次疾病却非同小可,它不再是生活的戏谑,而是命运发出的严峻警告。
据同行驴友回忆,当时谢建光的身体已出现严重症状,连续半个月排出黑色粪便,并伴有消化道出血。众人苦劝其就医,他却固执己见。最终,在大家的安排下,他入住了一家宾馆。
遗憾的是,宾馆老板不得不拨打急救电话120,将谢建光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这一年,他年仅59岁。
电影《罗马假日》中的经典台词:“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谢建光的一生——他的身体和灵魂始终在旅途中。
2016年,谢建光出版了《疯行天下》一书,书中写道:“我以一生为薪,不为煮沸一壶茶,但求铸就一炉丹霞。即便不成,至少我已燃烧自我。”这句话,如今看来,正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深刻总结。
在外人眼中,他是“天下第一疯”,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坚定与理性。他未曾成家立业,也未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完全沉浸并享受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
他做了自己热爱且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活成了自己渴望成为的模样——一个真正丰富、有趣的灵魂。这,对他来说,已足够圆满。
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