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其建县之初的疆域极为辽阔,北与中宿(现今的清远)隔江相望,东边紧邻博罗(覆盖今日博罗、惠阳等地),西面则与四会(涵盖四会、鹤山等地)接壤,南端则延伸至海滨,面积相当于现在番禺的十多倍。
东吴时期,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动,步骘于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将交州州治东迁至番禺,这标志着番禺作为重要政治中心的地位初步确立。
到了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为了更好地管理南方地区,将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从交州分离出来,新设广州,州治定于番禺,从而奠定了广州名称的由来。西晋时期,广东省腹地大部分属于广州,粤北地区则属于荆州,而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则属于交州管辖。
历经汉至清的漫长岁月,番禺的地域历经多次变迁。自汉建安六年(201年)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约1500年间,番禺不断析出新的行政区域,如增城、东官(今东莞)、怀集、熙安、南海、从化、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等,这些地区随后又进一步分化出龙门、香山(今中山)、新安(今宝安)、顺德、三水等县,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在此期间,番禺曾两度并入南海,时间长达110年,并三次成为南越、南汉、南明等小国的都城,累计时间达到148年。
自1686年析地建花县后,直到1921年广州建市,这235年间番禺的边界基本保持稳定,形成了以县学宫为中心,辐射四周各邻县的地理布局。
1921年,广州正式建市,番禺的部分区域被划入市区,随后几年,更多近郊乡村被纳入广州市区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番禺北部和东部的区域逐步并入广州市区。1959年,原属中山县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等地被划归番禺。进入21世纪,番禺的行政区划继续调整,
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沙区,将番禺区的部分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
2012年,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亦被划入南沙区。
2013年,番禺区的范围大致确定为海珠区以南、沙湾河以北及南部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530平方公里。
目前,番禺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市桥街道、桥南街道、东环街道、沙头街道、洛浦街道、大石街道、小谷围街道、钟村街道、石壁街道、大龙街道,以及6个镇,包括南村镇、沙湾镇、石碁镇、石楼镇、新造镇、化龙镇,这些镇街共同构成了番禺区的行政版图,见证了番禺从古代至今的行政变革和历史发展。
大家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