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粉丝朋友的要求,发一篇赣南四大古镇有关的文章,为此,笔者特地搜罗官方资料,发现并没有官方给定的赣南四大古镇,但是有一些主流的说法:
一种是“头唐江、二营前、三古陂、四(筠)门岭”的说法;还有一种是“唐江镇、营前镇、潭口镇、筠门岭镇”,主要的争议在于古陂和潭口。那到底谁是呢?我们先来看看其他三个古镇:
唐江镇
唐江镇,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下辖镇,位于赣州市南康区中部,东邻凤岗镇、三江乡,西接龙华乡,南连太窝乡,北接十八塘乡。
据《赣南卢氏族谱》载,唐末,卢氏(传说还有蓝、罗等姓)就已在此定居。据传明初以七间店为中心渐成集市,名大平圩。因圩临上犹江,圩中有过路塘,塘、江相连,改名塘江圩。后人图简便写成唐江圩。三十年代开始设镇至今。
由此观之,唐江镇并不算“古”。但为什么它这么有名呢?继续往下看:
原来在2001年3月时,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唐江镇、平田乡、唐西乡、大岭乡合并为唐江镇,截至2022年,该镇户籍人口为9.8万人,常住人口超12万人。由此,唐江镇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巨无霸”镇,同时还是大赣州重点卫星城镇之一,南康区次中心发展城镇,为赣南四大名镇之首,享有“小赣州”之美誉。
人口这么多的镇,很难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说的“头唐江”,与其说是“古镇”,倒不如说是“名镇、大镇”,更名副其实。大家觉得呢?
营前镇
营前镇,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位于上犹县西部,南屏崇义县,北枕遂川县,西邻湖南省桂东县,东连平富乡、五指峰乡,2020年末,营前镇辖区有户籍人口32624人。
据《上犹县志》载,唐末虔州节度使卢光稠在此建兵营,宋朝赠封卢为太傅,此地称太傅营,圩场称太傅圩。明正德年间蔡氏在太傅营前面筑城名营前城,太傅圩逐渐称营前圩。圩场原在坪子街,后移河边,1956年因建陡水水库,圩迁今址。
由此看来,营前算得上“古镇”,但历史上似乎没有那么繁华。
筠门岭镇
筠门岭镇,江西省会昌县下辖镇,位于武夷山脉西麓、赣江贡水上游,东邻武平县东留镇,西靠本县清溪乡和寻乌县水源乡,南接寻乌县罗珊乡、澄江镇,北连本县周田镇、中村乡和洞头乡,2014年末总人口46733人。人口较多。
筠门岭,在明朝隆庆年间曾叫“军门岭”。因盛长筠竹又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遂于清朝顺治年间改名为“筠门岭”;此地原有稻田九十五亩,四周为小山,所围山上筠竹一片葱郁,东有洋子寨和彭旱寨两峰相崎耸立,恰如门户,故取名筠门岭。
筠门岭始建于宋朝。明万历年中期,梁国栋从福建省迁此搭棚卖烟、茶,尔后日渐成圩。筠门岭公社与福建省武平县、广东省平远县相邻,呈三角菱形状,有三省交界地之称。这里青山郁郁,湘江长流,水陆并进,自筠门岭开圩后一直是福建、广东和江西三省的商品转运枢纽,交通要冲和重要集镇。据有关史记,1937年至1944年期间,全国有十七个省(市)的商人在此经商,常住人口达五千人(不包括旅客),来往商船五百多只,筠门岭住夜停泊的就经常有三百只左右。筠门岭圩上设有油店、米店、盐店、豆店、布店、客店等七十七个行业,中国三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曾在此挂牌营业,广东、福建和江西地方银行也相继在此开业经营。中国邮电部、中国电报局、中国贸易部也曾在此设立业务机构,车水马龙,可谓繁华,俗有“头唐江、二古陂、三筠门岭”之说。
坦言,此镇在历史的某些时期的确繁荣无比,但算不上很早就成为大镇,各位怎么看?
古陂镇
古陂镇,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辖镇,位于信丰县东部,东临大桥镇、新田镇,南临安远县、安西镇,西接大塘镇、嘉定镇,北靠赣县。2021年8月,信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乡镇常住人口数据情况发布,古陂镇人口数为22749人。人口相对较少。
传说河道的瓦桥下建有一陂,故名。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农历三、六、九为圩日。是信丰县主要圩镇之一,素有赣南“头唐江,二古陂”之称。是信丰的农业大镇,商贸重镇。
(千年红色古县会昌的20个乡镇地名来源知多少?)
潭口镇
潭口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南部,东临潭东镇,南界赣县区,西临南康区龙岭镇,北靠南康区三江乡。2019年末,潭口镇辖区有户籍人口4.76万人。
境西章江东边有水潭,潭水清莹如玉,名玉潭。汉时牛形岭下(今潭口镇潭口街)有店铺居玉潭口岸边,潭口以此得名。
潭口镇建制于明朝洪武年间,江西通往广东的古驿道途经潭口,清代潭口又称“九牛圩”,是赣南历史上的古镇和名镇。
如此看来,潭口镇确为赣南古镇名镇!
各位觉得赣南四大古镇到底是哪四个?
关注点赞,好运不断!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