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在几个目的地中,选择了沈阳。
5月2日早上,到达沈阳北站。第一站计划去博物馆,先了解当地的历史概况。本计划去辽宁省博物馆,但这两天的票几天前已经预约满了,只好去沈阳市博物馆。
沈阳市博物馆位于市府广场东南角,人也很多。这些年博物馆从门可罗雀变成车水马龙,免费政策恐怕是第一大原因。
看了沈阳的历史展览,印象是燕国故地,胡汉混杂,曾被高句丽占据过,辽金属地,明朝建中卫城,为军事重地。明末后金兴起,1625年,迁都沈阳。1634年皇太极改称“天眷盛京”。1644年,成为留都,清两京之一。1657年设奉天府。有清一代,渐成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清亡后,成为东北王张作霖、张学良的天下。九一八事变之后,被日本占据。1945年日败后苏占。1946国民政府收回。1948年底解放。共和国初期至1990年代前,是中国知名的重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共和国的“装备部”,创造了众多第一。1990年代,经历改革阵痛,众多大厂工人下岗,生活艰难。在网上有极惨痛的传说。电影《钢的琴》反映的就是这个阶段。目前的沈阳,作为一个过客,了解不深,看起来欣欣向荣。
秦陶片
第二站计划去沈阳故宫,一进怀远门,就看见街上滚滚的人流,到了故宫门口一看,东西两侧,都排了弯弯曲曲五六道弯,当天的门票也售罄。临时改变计划,到附近的少帅府参观。这里也是人流涌动,好在排了半个小时队进去了。
院子只开放了一半,西部被某单位占据,所以感觉不大。有张作霖办公地,起居室,夫人起居室,以及张学良、于凤至卧室等。东院有小青楼,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懿建的一座二层小楼。
小青楼
小青楼后边有大青楼,既是张作霖的宅邸,也是当时东北的最高权力所在。里面有老虎厅,张学良在这里枪毙了张作霖时代的肱股重臣杨宇霆和常荫槐。大青楼后有关帝庙,凸现了张作霖的江湖本色。少帅府的东门府外有赵四小姐旧居,据说是于凤至出资建的,颇为唏嘘。民国时的思想和现在差别很大。
大青楼
少帅府的建筑以及内饰颜色,均以青色为主,不知是张作霖的个人喜好,还是有什么讲究。从大青楼、小青楼的名称以及普遍的青色来看,我倾向于认为有特别的含义,也许是青龙之类的寓意。
站在故居里,心生感慨,张学良在现代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了,东北易帜、九一八、西安事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没有他的作为,中国现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第三站,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东南侧。博物馆内详尽地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前后相关的历史资料。
当日15:37,入馆人数已达最大承载量的将近两倍。
第四站,北陵公园。皇太极的昭陵位于北陵公园北部,进去时昭陵已经关闭,没有进去看。公园建的不错,干净整洁,游人如织,有民间舞蹈队在为游客表演,有板有眼。
皇太极的巨幅塑像,矗立在路中央。
第五站,看二人转表演。具体的地方我就不说了,反正不是刘老根。二人转剧场的气氛真够热烈,一千多观众,每个人一个小手板,不停地拍,不停地喊,震耳欲聋,这是在其他演出里看不到的。每个演员都要掌声,有正面要的,恭维你;反面要的,不笑不鼓掌的,讽刺你;还有跪下要的,你能不给吗?除了一个节目是传统二人转外,其他都是插科打诨搞笑的,再表演一下绝活,如翻跟头、鼻子喝水、折腿等。还有杂技表演,比较显真功夫。场边的乐队老师,不光奏乐,还是配角,是演员嬉笑怒骂的对象。整体感觉,就是一台搞笑为主的综艺晚会,比较接地气,颜色也不算黄,看看热闹是可以的。
一天的景点、演出看的我眼花缭乱,新的信息不断冲击我的大脑,一天储量是平时的若干倍。有许多信息都给挤掉了,看过的都没了印象。然而,有两个小场景却记忆深刻。都不在景点里,而是在路上、在街边。
一个是在少帅府门外东边的路口,一个快递员大概是送错了或送迟了,大声的和客户解释,很快转化为骂战,快递员边骑车边高声叫骂,“WCNM,WCNM,WCNM”,巨大的声音盖过了汽车的轰鸣,响彻半条街。
另一个场景在泰山路边一个小饭店门口,我从那里走过,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男人在说话。女人站在门口,男人似乎是蹲着或是也是站着,总之比女人低。女人带着口罩,外形酷似徐童纪录片《算命》的女主角。她似乎抽着烟,又似乎没抽,记不清了。虽从他们身边一闪而过,不过几秒钟,但她的话我记忆深刻。“WCNMD,你也不想想,我掏心掏肺对你好是为了啥?”似乎是男朋友变了心?过了十来分钟,我返回来又经过他们身边时,女人还在继续,“WCNMD,吃饭不花钱吗?打电话不花钱吗?抽烟不花钱吗?喝酒不花钱吗?”没听见男人说一句话。来回经过只有几秒钟,听了只言片语,却是我在沈阳印象最深的事了。典型的NE女人,心直口快,无遮无拦,不平则鸣,敢做敢为。
在NE,WCNMD似乎是一句男女通用的口头禅,而且和中原地区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原地区,如果两个人对话,一方说WCNMD,那就是骂对方,在NE,可能是骂对方,也可能是骂不在场的第三人,具体是啥要看语境。如同NE话的另外一个特征,“咱”的用法不同,中原地区两人对话,如果一方说咱俩,是指对话双方,而NE话里,咱俩是指说话人和另外的人,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俺俩,听的人莫名其妙。
5月3日上午,第一站去沈阳故宫,人仍很多,但终于进去了。在故宫的每个殿也都要排队,到了门口只能简单看一眼,拍张照片。总的感觉,这是一个小号的简版的北京故宫,远比不上北京故宫宏大。记忆里有崇政殿、凤凰楼、大政殿、后花园、八旗亭等。
八旗亭里简述了努尔哈赤从起事到称帝的过程。看了之后颇为感慨,虽对清没有好感,但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确是一位杰出人物,而且他身边有一个杰出人物群体,如八大贝勒中的皇太极、多尔衮等。靠一个家庭的人物,就能打下如此大的江山,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他一家出了这么多豪杰人物?是天命所在还是时势造英雄?更多的还是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中,靠战争实践筛选人物,被淘汰的人物被人忘却,留下的人物成为英雄,如此而已。如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一样。而在和平年代,如果没有机会,英雄人物也泯然众人矣。甚至有些战争年代能成为英雄的人物还可能成为地痞、流氓、罪犯。
出了故宫北门,走到了中街上,看到刘老根大舞台大红的招牌墙,有不少人在排队,当天有赵四的演出。
第二站,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著名的铁西区,是在以前的铸造厂和机床厂车间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现建有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铁西新区十年馆等,对1990年代的阵痛一笔带过。
出来工业博物馆不太远,有西塔朝鲜风情商业街,除了招牌上的韩语,没有别的文化特征,是纯粹的商业街。
最后一站来到老北市,老北市是“最沈阳”的文化地标,于1921年开埠,拥有独特的满、蒙、锡伯、藏、汉等多民族文化及繁盛的百货、特色各异的美食小吃,是中国的“十大闹市之一”。强力推荐,外地游客一定要来看一下。
市场有不间断的沉浸式演出。每天晚上18:30、20:00有凤舞九天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演出前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到中心广场。在凤凰的鸣叫声中,一只红色的凤和一只蓝色的凰从远方飞来,上下翻滚,来回盘旋,演出一局凤求凰的绝美画面。万众齐仰视,拍照声不断。
此地有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锡伯族家庙,原来锡伯族最早生活在沈阳周边,在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伊犁戍边。这里是锡伯族的老家,每年四月十八为“西迁节”,阖族聚会组织庆祝活动。
结束了沈阳之旅,想找个大超市买点地方特产,在网上搜了半天,大超市不多,生鲜超市倒是不少,沈阳好像没有什么地方特产,有不老林糖,在别处也能买到,就算了。
来沈阳之前,觉得按中国命名的传统,应该有沈水,沈水在哪里?为什么不见沈水而是浑河呢?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个说法,浑河古称沈水,是努尔哈赤因思念故乡浑河水而改沈水为浑河。在网上查了一下,并不那么简单,也没有再仔细探究。
还有一个皇姑屯的地名,原以为此地曾有皇姑居住,其实是清初一个叫黄桂的农妇接待了打猎经过此处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将此地命名为黄桂屯,后来因口音的缘故,变成了皇姑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