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固国 图片/李固国
导游说十六沟算不上大景点,只给了我们两个小时的时间,确实紧张些。
十六沟大门就地取材,石木结构,原始色调,古朴厚重,虽然不大,却气势恢宏。进了大门,是一个水潭,石砌的道路连着山脚。水潭中,亭台楼榭一应俱全,多有小道或者桥梁相通。
自然,小道是石砌的,桥梁形态各异,毕竟水潭面积不大,所有的建筑都显得小巧玲珑。无论是路上,还是台子上,临水的地方,都栽种树木,还有畸形怪状的石头点缀,阴凉而有意境。
水中有塔,塔的形状也不一样,与众不同的是,高些的塔顶部都冒水,环绕周身,如瀑布一般流下。还有几艘游船,载着游客,在水中游弋,和树木、青山的倒影融为一体,烘托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如梦如幻景色。
山上植被茂密,有两股水流从上面跌宕而下,一大一小,就是我们常说的瀑布,只是多了些人工修饰的痕迹。我从宽些的瀑布下面,踏着凸出水面的石块,绕到一个缓坡处,开始登山。
路顺着山沟修建,两侧是高山,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了些许山峰,山峰之间自然是沟,据说有十六条小沟和这条大沟相连,所以叫“十六沟”了。两侧山峰,多悬崖峭壁,有的海拔一千多米,对于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来说,就觉得多了些危压、高耸入云了。
山上最不缺的是石头。道路石头铺的,屋子石头垒的,拱门石头建的,水坝石头砌的,石桌、石椅、石凳,石头雕像,还在木橱里,放着许多所谓奇石,供人欣赏。甚至路边的墩子上,也镶着石头吸引人的眼球,你看本来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因刻上字,也显得境界全出了。
我是不懂石头的,看了两个放置石头的地方,觉得除了好看些,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一个人指着其中的一块石头对我说:“这块石头,你出八千,也不一定搬走。”
听后,自己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如果把它丢弃在路边,怕看也懒得看。带着好奇,我再仔细看看那块石头,除了纹理清晰,颜色浓淡不一外,真的没有特别之处。
那人接着说:“这块石头有蓝天、白云、矮树,像水墨画,又像一个小屏风,还是块玉石料子。”经他指点,我再看去,有点像,还有点牵强。
我对这不感兴趣,接着看水。山,因为水才有灵性,可下雨毕竟是有时候的,不见得每座山上都有泉水,于是顺着陡峭山势,修建了一道道人工坝,借以调节水量,还有黑色水管掩蔽着伸到山下水潭里,估计着为了吸引游客,必要时把水抽上来,造造声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峰回路转,从不同的角度看山,真的不一样。“十六沟”吗?山峰多的是,清一色植被茂密,连悬崖峭壁也似乎各有特点,从不同的地方看,每一次都大饱眼福。即使居高临下,向远处看,层峦叠嶂,悬崖峭壁斧劈刀削,尽收眼底。
悬崖峭壁上裂开了一道缝,仅仅容一个人通过,里面黑乎乎的,叫什么“藏书阁”。台阶陡峭,大部分路段需要拽着铁链才能攀爬,还需要侧着身子,然后从另一头出来,很刺激,也有风险,胆小的不得不望而却步。
山路修成“之”字形,平缓,长时间走不是太累。“无限风光在险峰”,越向上走,越感到风景绝美。可是,仅仅这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两次,导游说车上的人已经等急了。
等着遗憾,我不得不一路小跑,原路返回,自我觉得错过了不少景色。
壹点号李固国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