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此滦州(唐山滦州市滦洲古城)
坡堤下的滦河水静静地流淌,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河岸广场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雕像,一位母亲怀抱幼儿,目光和蔼慈祥,母亲高髻,孩子髡发,不像是汉族的传统装饰,底座前的石块上刻写着四个大字“滦河母亲”,见一旁的碑记写道:“雕像乃滦洲初为州郡之契丹母亲怀抱婴儿,寓意滦河流域系契丹发祥地之一,于华夏文明影响深远。”如此说来,这位母亲不是别人,正是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皇太后”萧绰萧燕燕了。
萧太后,《杨家将》故事里的最大反派原型,却是滦河流域的形象代言人。如果抛开汉族正统观念,从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角度,萧太后无疑是个值得肯定的卓越政治家,这位辽景宗的皇后、辽圣宗的母亲,参与和决策军国大事近四十年,她知人善任,锐意改革,在治国期间,减免税赋,发展生产;她多次御驾亲征,果断杀伐,极力开疆拓土,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为辽国争得大量物资并实现了辽宋间的百年和平,契丹民族也因此结束奴隶制,逐步走上汉化的道路。
中华发展史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梁启超于上世纪初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后便被国人广为接受,因为这符合历史的进程,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因此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能够爆发出最强烈的集体吼声,万众一心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作过贡献的人们。
滦河母亲不仅关怀抱着的孩子,还注视着不远处的滦州古城。滦河岸边的这片土地历史久远,可远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孤竹国时期。这里也是历史上契丹民族的龙兴之地,公元923年,耶律阿保机在滦河下游建滦州城,这座城池“枕燕山而踏渤海,屏京津而扼关外”,有关西第一州之称。据说曾有十八位帝王光临此地,但人们还是把更多的怀念给了萧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离开了滦河上游金莲川的梳妆台,萧燕燕纵横驰骋在滦河中下游两岸,铁蹄铮铮,刀光闪闪,她终于把大辽国推向巅峰。在萧太后主政时期,滦河流域出现了“滦麦秀两岐”的丰收景象,人民安居乐业,佛寺兴盛,连孔庙州学也拔地而起,游牧文明融入农耕文明之中,一个雅化的滦州横空出世。其实,今天在冀东、辽西还留存一些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古塔,其精美程度叹为观止,正可诠释那个非凡的年代。
滦州古城是座复原和创新的“古城”,它由文旅公司化巨资在原址上精心打造,以再现三千年大河之畔的盛世风采。一条天赞道横向贯通,串联起东城门、钟鼓楼、文姬楼和韶音广场,文庙、关帝庙、紫金塔、戏台、蜡像馆等在横轴线两旁依次排开,一条环形水道再把诸多景观围在中间,水道两边商铺林立、店肆棋布,无限风华皆在色彩之中。
城中建筑大都仿明清风格,砖木为主的二层小楼在水光的衬托下颇有风格水乡的韵味。《杨三姐告状》是景区重点突出的人文项目,这是一个民国初年发生在滦州的真实故事,杨二姐嫁于州县大户高家第六子为妻,长期受辱,不幸被高家族人合谋害死。杨三姐随母来到高家吊丧,发现情况可疑,决然为姐报仇,到滦县衙门控告,无奈贪官百般刁难,断高家赔些银两了案。杨三姐不服,最后告到天津检察厅,恰逢新庭长上任,为沽名誉,准诉改判,杨二姐冤案昭雪。杨三姐告状的故事被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编成经典剧目,在北方地区广为流传。评剧因广大群众的喜闻乐见,在全国五大剧种中排到受众人数的第二位。
故地还旧颜,古城耀新光。当年乾隆皇帝巡游滦州,曾留下钟情的诗句:“揽景目难给,千古此滦州。”变化的是匆匆过客,不变的是千古滦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