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悬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建筑、代表着理学观念的白鹿山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文化景观。
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造就了神奇的庐山。儿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庐山叠峰九层、崇岭万仞的气势,伴生出诡峰不穷、怪石不绝的阴柔之美。
“庐山”始见于史书是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中有“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自史载司马迁第一个“南登庐山”以来,庐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东西南北、古往今来的游人。
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僧人羽士、文臣武将,多有在此驻足建舍,刻石留文,庐山因此成为一座文化名山,这也是庐山不同于其他众多名山的一大特点。
庐山方圆250平方千米,有90余座山峰,山势崔鬼,危崖罗列,所以古人有“庐山诸峰面面奇”之说。
庐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由花岗岩构成的山体,高耸峭,形如华盖。
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登上峰顶,可以看到汉阳灯火,故名曰“汉阳峰”。峰顶一处悬崖形同靠椅,相传大禹治水时,就坐在这崖上俯视长江,考虑如何疏导九江,故称之为“禹王崖”。
司马迁曾专程登此崖凭吊大禹。登峰顶,只见黑松遍布,矮小盘结,形状奇异。大汉阳峰下有康王谷,为庐山最大的峡谷,长约1000余米。相传秦始皇灭六国时,秦国大将王翦追楚康王至此,为暴风雨所阻,康王脱险并隐居于此,故名“康王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描写。
水是山之灵,庐山瀑布数量之多,气势之宏伟世间罕见,其中庐山三叠泉可谓“庐山第一奇观”。
三叠泉从海拔1453.2米的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流出,落差达到155米:谷风吹来,流水如冰绢飘酒在空中,好似万斛明珠,晶莹夺目。
由观瀑亭绕道下行,可临观音崖、观音洞,洞下即绿水潭,潭畔岩石上刻有翰林邓旭书写的隶书“竹影疑踪四字。
元代书画家赵孟频的《水帘泉》对三叠泉做了细致的描写:“飞天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
庐山还是座天然植物园,享有“绿色宝库”之称。
植物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热带种类较多、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
庐山区域内植物品种有3400多种,植物科的地理分布类型共有7个,其中尤以“中国特有类型”引人瞩目,它们大多属于第三纪以来的古老子遗植物,主要有鹅掌楸、香果树、大血藤、青钱柳、血水草,长年兰、杜仲、喜树等
东晋时期、庐山成为中国南方佛教中心。
庙宇巍峨,宝塔峻峭,漫山充溢着宗教色彩。时至今日,东林寺、西林寺、千佛塔、诺娜塔、赐经亭等宗教建筑艺术杰作,仍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东林寺位于庐山西北麓,因在西林寺(现仅存遗址)之东而得名,是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学,并创设莲社(亦称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被推为净土宗始祖。
唐时极盛,有殿堂310余间,门徒数以千计,藏经及论著数万卷。明、清以来,东林寺屡遭兵祸毁坏,现存殿宇塚麼曄揿潿高本砗慍颜为清末遗物。
庐山的牯岭地区别墅林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这里有不同国家建造的别墅1000多栋。这些别墅大部分是西方建筑风格,但别墅中园林的布置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方式。
西式别墅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庐山独特的人文景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