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贾晓雯
编者按:中国大运河,是文化之河、经济之河、生态之河,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传承、保护、利用,在中国大运河的每一寸河道中,都极尽体现。时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潮新闻沿运河而行,从运河的三种声响中,找寻千年脉络延续,目及千里滔滔奔新,感悟一步一寸光阴。大运河两岸村庄的清晨,是被鸟儿叫醒的。
一个清晨,浙东大运河(绍兴段)南岸,记者漫步在被运河支流环抱的上虞区担山村,宁静的村道间,清脆的鸟鸣萦绕耳边,虾塘鱼塘落下一排排白鹭,清风拂过脸颊……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一切都散发着岁月静好的韵味。
“每天早上听着悦耳的鸟叫声,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心情很是舒畅。”嫁到担山村十多年的陈佳说,相比之前满是垃圾的河道、泥泞的村道,以及低矮的小破房,可以说如今的担山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止是担山村,大运河两岸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完成一场脱胎换骨的巨变:鸟儿归来了,水质改善了,支流变清了,河岸变绿了,人流变多了,村舍更整洁了……
沿线村镇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发展,各自正展现出独特的生态宜居风貌。而这一切的改变,是运河沿线万千人家共同的努力。
担山村位于浙东古运河南岸,被运河支流环抱。潮新闻记者 贾晓雯 摄
“养”河
村民河边淘米洗菜,河中鸭子成群……走进担山村,可以看见宽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整洁的河岸,不时有三五结对的村民依河休憩闲聊。
一切,都显得闲雅、和谐。
“以前,我们村远没这么整洁漂亮。”现任担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周文苗说,曾经,因为担山贫穷,当地还流传着“有囡勿嫁担山郎”的说法。直到后来,担山挖到了第一桶金:采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担山村发展“石头经济”,成立采石队,开采的石头用于农业水利渠道建设,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造房,最盛时,百余辆拖拉机穿梭于矿山和周边的村庄之间。
依靠运河运输的便利,采石给担山带来的经济收益很可观,年集体经济收入一举跃上50万元。在当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钱包鼓了,但采石产生的噪声和扬尘,给大运河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周文苗说,河道积淤、水草丛生等现象日益严重,昔日的清澈水质正日益远去,家门口的母亲河成了“垃圾河”。
面对这一现状,更为了守护担山的家园。2016年前后,村两委会决定关停采石场。与此同时,担山村大力开展“五水共治”行动,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对全村河道进行整治,清理河底淤泥,修砌沿河石坎,拆除养猪场和铝铜管厂,试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逐一消除村内河道污染源,成立专职巡逻队每天巡视河道,保持河水清洁。
陈佳说,爱水护水的观念也早已深入村民心中,并产生了一项新民俗:“村民家中但凡有婚嫁寿诞等喜事,就会买来鱼苗投放进河道,既能帮助净化水环境,也能讨一个生生不息的好彩头。”
几年下来,担山村的小河水质不断改善,鱼虾重现,野鸭、白鹭、松鼠、野兔等野生动物在此休憩繁衍。
“石头经济”渐成历史,担山村运用自然恢复、人工修复两种手段进行系统治理,喷撒各类草、树种子上千次,“曾经伤痕累累的坑洼矿山,经过生态修复终于复绿,实现华丽蜕变。”陈佳告诉记者,村民们还用一首村歌,表达着对碧水的依恋,对守护“绿水青山”的执著。
歌是这样唱的:门前有条小河,在缓缓地流淌,一朵浪花,一团波光,流淌着担山的美丽风光……
担山村矿山复绿。潮新闻记者 贾晓雯 摄
“修”塘
从空中俯瞰,一方方波光粼粼的桑基鱼塘,宛如碧玉般镶嵌在运河旁的土地上;走在鱼塘旁的阡陌小道,你能听到成排的桑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说道“桑基鱼塘”,你定会想到一个古村——荻港村。它位于湖州南浔区和孚镇南部,京杭大运河穿村而过,一边是桑基鱼塘,一边是古村落。2023年,荻港依托桑基鱼塘吸引中外游客约80万人次,正在以生态资源的转化推进富裕。
桑基鱼塘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法生态养殖模式。
2500多年前,当地人利用独特的河流地势特点,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上面种上桑树,桑叶拿来养蚕,蚕沙用来养鱼,由此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
桑基鱼塘。潮新闻记者 贾晓雯 摄
“不得不佩服,先辈们对资源利用的智慧和对生态的最大保护。”70多岁的荻港村原党委副书记章金财说,可是,上世纪90年代,桑基鱼塘也曾迎来危机时刻。
关于桑基鱼塘,章金财的记忆异常清晰。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民开始在鱼塘养种河蚌育珠,一斤淡水珍珠售价最高时收入可达1000元。为追求更高收入,不少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桑基鱼塘鱼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鱼塘蓄水少,淤泥日渐增多,整个桑基鱼塘区域出现了“鱼塘像盆子,塘埂如筷子”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河道流水不畅,水质污染。
传统的“桑基鱼塘”虽风貌还在,但生态养殖模式渐渐退化。“保护好桑基鱼塘,加以传承利用,就成为当务之急。”章金财说,土生土长的荻港人徐敏利,看到当时桑基鱼塘现实情况,就提出《关于湖州“桑基鱼塘”保护传承基地建设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重视。
2013年10月,湖州市成立了桑基鱼塘保护区工作指导小组,制订湖州市桑基鱼塘保护区管理办法,荻港村成立合作社组织,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分步实施:老鱼塘按原样整修,浅塘挖深,塘基垫高,桑地进行土地整理,补种桑苗16万枝,塘边种上杨柳。通过保护、整修,绿桑成荫,鱼塘连片,水质清澈的原生态桑基鱼塘风貌重现。
“通过对桑基鱼塘区域的村民开展文化遗产宣传、保护,村民们纷纷加入,捐助种桑、养蚕、养鱼的农具。”章金财告诉记者,多年来,荻港村对原生态桑基鱼塘开展修复性保护,同时整合生态资源,衍生出桑叶茶、桑葚汁等特色生态食品,创新发展“稻—渔”“稻—虾”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我们作为荻港人,有义务、有责任,把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桑基鱼塘保护好,传承好。”
改造后的练市镇老街。潮新闻记者 贾晓雯 摄
复生态
网红盥洗室、约拍馆、咖啡馆、民宿……白墙青瓦间,是古朴与时尚的碰撞,这里是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老街。
练市镇处于杭嘉湖平原的地理中心,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纵贯全镇,沿线是练市镇的14个行政村,这一带是长三角最大的粮食和丝绸产区。运河支流流入镇区,练市老街和粮仓沿溪而建,这条支流叫“练溪”。
“改造之前,这里的环境真实不敢恭维。”老居民严子良对彼时的古镇印象深刻,房屋间是像蜘蛛网一样乱拉的电线,有人在河水里清洗马桶,练溪边散发着阵阵臭味。“每到梅雨季节,满地泥泞,连个踩脚的地方都没有。”
很快,镇子成了空心镇,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严子良觉得,环境之所以变差,主要原因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练市镇粮库在关闭后,租赁给了各种小作坊。
练市镇粮库。潮新闻记者 贾晓雯 摄
练市镇粮库,由一座直径15米的大型露天粮仓、十座一字排列的圆锥形单体粮仓以及十余座矩形厂房组成,小谷仓的仓顶为小青瓦覆盖。
1956年,练市多家私营米行实行公私合营,后更名为国营练市米厂,是练市历史上最早的工业企业,也是当时唯一的国营企业;1969年,中国粮食的首次出口从这里始发;几经分合,最终于2009年下半年停产关门。
“那个年代,我们摇着小船,载着粮食,前来交公粮,卖余粮,从粮库出发沿着练溪摇船,500米就到了运河主线,当时运粮食都是通过运河。”老居民严子良说,但粮库关门后,一切就变了:粮库被低小散的小作坊租用,做纺织,亦或是石料加工,不仅粮库里垃圾成堆,而且对运河和街区的环境产生了污染。
严子良记得,再次的转变是在2017年,老街危旧房腾退,同步开启了环境整治。2021年,练市镇将古镇复兴工程列入当年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5.16亿元,对京杭大运河支流练溪河北岸民房进行修缮,对南岸建筑群进行改造提升,深度挖掘练市作为大运河沿线千年古镇所蕴含的蚕桑丝绸、湖羊、船拳非遗等文化。
“经过改造的老街,分成了“LIAN上”女神商业街区、布谷里文化商业街区。茶余饭后,小朋友有了阅读和玩耍的地方,居民有了休闲、娱乐和散步的地方。”严子良说,很多老朋友回到家乡,也更愿意多住几晚,“运河古镇复兴,不仅让保护了运河生态,也让古镇更宜居。”
自2022年10月1日正式开街以来,这里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成为一处备受欢迎的打卡胜地。尤其在去年的五一黄金周,吸引了大量来自上海、苏州、杭州等周边大城市的游客,游古镇,赏运河。
沿线数不清的城镇村庄,与大运河相伴相生,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基础上,正不断提升大运河生态价值、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因地制宜努力将大运河建设成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