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地方,她是我儿时心目中的城市印象。这是扶风老城区东口,从这个坡道上去左拐就是扶风老城主街道。记得在坡坡的东边,有一排门面房,有一帮子南方人在这里配眼镜,都是坑蒙拐骗,一副近视眼镜随便要个三五十块钱,当时的主要客源是学生,县上各地的穷学生,坐个车子到这里来配眼镜。现在回过头想,当时南方人厉害,一个小店,一家人,全靠配眼镜挣钱,挣得盆满钵满。
扶风县人民医院,我小时候来过几次,记得大门在北边开着,七岁的时候在舅舅家玩耍不小心把胳膊摔折了,在这里进行了接骨和打石膏。当时的扶风人民医院的大夫态度挺好的,而且很负责任。
扶风的陕西胜利机械厂,那可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扶风人心目中的好企业。扶风胜利厂是军工企业,生产高射炮弹,全厂职工二千多人,加上家属超过了五千人,妥妥的国营大厂。记得父亲在胜利厂有同学,要了一些下脚料,回来做了一个鸡笼笼,这可是纯铜啊,风吹雨淋几十年都好好的。
扶风宾馆,在那个年代里可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地方。记得小时候每次从扶风宾馆门口过,想不明白,宾馆到底是吃饭的地方还是住宿的地方?还有就是后来一到暑假,扶风宾馆门口有很多野鸡学校招生广告,宾馆里住的也是野鸡学校招生人员。
扶风飞凤市场,曾经号称扶风的康复路,九十年代,这里的物资琳琅满目,不但品种齐全,而且价格便宜,当然不乏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记得当时在这里买了一双运动鞋,二十元,爱不释手,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体育课或者过年的时候穿,结果仅仅只穿了两次,直接鞋底子掉了,只好用绳子把鞋面和鞋底绑在一起。
绛帐火车站是扶风人民外出坐火车的唯一车站,位于扶风县绛帐镇,那个时候除了扶风县城繁华,下来就算是绛帐火车站。小时候经常跑十几公里路到绛帐火车站看火车,远远的望见蒸汽机冒着白烟,鸣着笛,然后卡塔卡塔卡塔的进站,心里高兴极了,坐在铁路边的煤堆上,一看就是一晌,然后衣服上和脸上都被煤粉沾了一层。绛帐火车站还有个特点,就是这里的人很多,有很多外地人,操着一口河南话,然后就是这里企业也比较多,扶风氮肥厂,扶风水泵厂,扶风磷肥厂等,这些厂子效益好,职工们穿的好,操着一口普通话,看着洋气极了。
那个时候扶风除了正街道比较热闹,下来就算是东门桥上很热闹。记得桥上不仅是交通主干道,而且还是群众自发的集市,这里摆摊卖东西的很多,也有一些人买点瓜子,靠在桥栏杆上,磕着瓜子,瓜子皮往河里一吐。
1987年,法门寺地宫开启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世界轰动。作为我来说,老家距离法门寺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虽然还在上小学,但是内心激动不已,拉着几个小伙伴,走了几个小时到法门镇,结果去了一看,武警叔叔已经在一公里之外戒严了,根本就看不到地宫开启现场。虽然没有看到地宫现场,但是听了当地人关于法门寺的传说,在我儿时的脑海里刻下了印记。有一个传说是太白金星下凡,把当地所有的牛组织起来,把法门寺宝塔拉直了,所以才有了法门寺宝塔在唐朝末期斜了一段时间,在五代十国时期又重新直了起来。还有就是法门寺里面有一个石头,上面有两个膝盖窝窝,传说是当年宋巧娇跪出来的,感动了上苍。
当年坐公共汽车到县城,当看到东关十字岗亭的时候就知道到了,马上汽车进站了。岗亭的北边就是扶风汽车站,记得汽车站候车室里人很多很乱,吵架的,偷东西,有的还躺在长椅上睡觉的。在岗亭的西北角,就是扶风食堂,记得当时一碗羊肉泡七毛钱,羊肉泡的香味老远就闻见,只可惜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最多能吃一碗一毛钱的豆腐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